吉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Analysis of Dynamic Changes of Relat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in Jilin Province
王宗明,张柏,何艳芬,宋开山
摘要(Abstract):
本文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与计算方法 ,分别以全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作为参照区 ,计算 1 978- 1 998年吉林省相对士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并指出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障碍主要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配置问题 ,经济发展长期效益不高 ,而且近年来耕地资源减少的问题应该得到重视 ;应加快一二三产业结构及其内部结构的调整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合理保护自然资源 ,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关键词(KeyWords): 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综合承载力;可持续发展;吉林省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 SW— 416)
作者(Author): 王宗明,张柏,何艳芬,宋开山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吉林省志—卷四/自然地理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
- [2]孙乃民.东北地区经济形势分析与发展对策[J].社会科学战线,2002,2:1-13.
- [3]李怀.“东北现象”:问题的实质与根源[J].管理世界,2002,4.26-34.
- [4]梁长虹,贾春玉.“新东北现象”的对策—发展吉林省玉米产业的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02,5:62-63.
- [5]张艾.广西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J].学术论坛,2000,4:53-56.
- [6]石玉林.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 [7]封志明.区域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模式刍议—以甘肃省定西县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1990,5(3):271-283.
- [8]马世骏.王如松.复合生态系统与持续发展[A].见:中国科学院复杂性研究编委会编.复杂性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230-239
- [9]赵济,陈传康.中国地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 [10]申玉铭,毛汉英.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18(4):287-295.
- [11]陆大道,刘毅,樊杰.我国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与区域发展的基本态势[J].地理学报,1999,54(6):496-508.
- [12]衣保中.建国以来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J].长白学刊.2002,3: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