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根茎类禾草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易津,李青丰,谷安琳,门中华,何文兴

    根茎类禾草是草地植被中的重要植物类型 ,具有极强的无性繁殖能力 ,本文从植物生物学特性的角度 ,综述了近 40年来根茎类禾草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对今后重点研究方向的建议。

    2001年S1期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66 ] |[下载次数:983 ] |[引用频次:95 ]
  • 根茎类禾草发育特性的研究

    易津,谷安琳,门中华,何文兴

    本项研究结果表明 ,根茎类禾草的生育期普遍较长。一般情况是长根茎禾草的有性生殖期相对较短 ,而其无性生殖期相对较长 ;短根茎禾草则相反。不同根茎类型的禾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发育动态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地上部重量差异表现为短根茎 >中根茎 >长根茎 ,三者在地上部生长均呈现单峰曲线 ;地下部根系重表现为长根茎 >中根茎 >短根茎 ;根冠比的变化趋势三者均呈现由高—低 -高的“U”型曲线 ,根冠比大小表现为长根茎>中根茎 >短根茎。根茎类禾草中根茎的发育程度与种子的休眠程度有明显的关系 ,根茎越发达 ,其无性繁殖能力越强 ,种子的休眠程度越严重

    2001年S1期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81 ]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10 ]
  • 赖草属(Leymus Hochst.)3种牧草营养器官耐旱结构的研究

    王六英,赵金花

    本文对赖草属 3种牧草进行了营养器官抗旱结构的研究 ,发现了许多耐旱特性 :如营养器官维管束数目增多、后生导管的直径增粗 ;根、根茎的皮层薄壁组织环加宽 ;根茎、茎的薄壁贮藏组织面积增大 ;叶表皮泡状细胞列数增多、叶肉细胞呈短柱状 ,大、中型维管束两端形成较宽的维管束鞘延伸区 ,维管束为由两层维管束鞘围成 ,为 C3 植物 ,与外表皮之间形成较宽的维管束鞘延伸区 ,内表皮下为较宽的薄壁细胞层 ,。 3种牧草中 ,大赖草的抗旱特性强于其它两种明显。

    2001年S1期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34 ]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34 ]
  • 小麦族6种根茎型牧草叶表皮气孔特性与抗旱性的研究

    王六英

    本文对小麦族 6种根茎型牧草叶的气孔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6种禾草间气孔特性存在着基因型的本质差异 ;赖草属中 ,赖草叶对水分的蒸腾、气体交换的调控功能强于羊草和大赖草 ,其抗旱性强 ;在偃麦草属中 ,中间偃麦草叶的水分的蒸腾、气体交换的调控功能弱于其他 2种 ;在同种不同品种中 ,巴顿硬叶偃麦草叶的抗旱性强于茹莎娜硬叶偃麦草 ;6种禾草中 ,赖草属植物抗旱性强于偃麦草属植物。

    2001年S1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14 ] |[下载次数:222 ] |[引用频次:15 ]
  • 赖草发育过程中同工酶的研究

    乌仁其木格,易津,门中华,林小虎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对赖草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 :赖草不同发育期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及酶活性存在明显的器官间差异和多态性 ;其中过氧化物同工酶与赖草生长发育的关系比酯酶相对密切 ,同时稳定性也较强 ,可以作为赖草生长发育特性的生理指标和遗传鉴定指标

    2001年S1期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48 ]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13 ]
  • 羊草发育过程中同工酶的研究

    乌仁其木格,易津,门中华,胡有林,彭运翔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对羊草不同物候期不同器官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 :羊草酯酶同工酶活性在地上与地下营养器官间存在明显的互补性 ;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有性生殖器官的发育有一定的一致性。总的来看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羊草的生长发育的关系较酯酶密切 ,可以作为生长发育特性评价较好生理指标 ;酯酶的稳定性较强 ,标志性酶带较恒定 ,可以作为遗传鉴定的指标。

    2001年S1期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62 ]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6 ]
  • 赖草属牧草种子及幼苗耐盐性生理基础的研究

    齐冰洁,易津,谷安琳,袁金柱

    本文对赖草属牧草 8个材料的种子和幼苗的耐盐能力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赖草属植物耐盐性存在明显的种、品种间差异。其中耐盐能力最强的为巨型赖草(50 ) ,其耐盐半致死浓度为 2 .8% ,耐盐极限浓度为 5.6% ;其次为盆地赖草(52 ) ;耐盐力中等的为羊草、阿尔泰赖草(64 ) 、阿尔泰赖草(54 ) ;较差的为盆地赖草(58) ,最差的为大赖草(3 3 ) 和无芒赖草(56) 。试验结果表明赖草属牧草的平均耐盐能力远远高于非根茎类禾草 ,可以作为禾本科牧草耐盐育种的理想材料。

    2001年S1期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25 ] |[下载次数:331 ] |[引用频次:93 ]
  • 赖草属牧草幼苗耐旱性生理基础的研究

    易津,谷安琳,贾光宏,吴萧

    本文采用间断干旱胁迫法对国内外赖草属牧草 1 0份材料的幼苗进行耐旱性测定 ,结果表明 :赖草属牧草间存在耐旱力的显著差异 ,其中我国特有并广范分布的羊草、赖草、毛穗赖草和阿尔泰赖草抗旱能力较强。而国外引进的巨型赖草抗旱能力最差。其余均中等。试验还表明 :幼苗存活率、苗高、根冠比、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可以做为一组评价禾本科牧草抗旱性的生理指标。其中 ,幼苗存活率、根冠比和叶绿素含量最能反应植物抗旱能力的差异

    2001年S1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02 ] |[下载次数:358 ] |[引用频次:130 ]
  • 盐胁迫对11种禾本科牧草根系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白玉娥,易津,谷安琳,阮征

    本研究采用电导法测定了盐胁迫下 1 1种禾本科牧草不同季节根系细胞膜透性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1 1种禾本科牧草根系细胞膜透性与其耐盐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 r=-0 .993 ) ;1 1种禾本科牧草的耐盐性存在种 (品种 )间、季节间明显差异 ,评价结果与大田试验结果一致 ,因此根系电导率测定细胞膜透性可以作为植物耐盐性评价的指标之一。根系是评价多年生禾本科牧草 ,尤其是根茎类禾草耐盐性的较好的植物器官

    2001年S1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12 ] |[下载次数:523 ] |[引用频次:65 ]
  • 根茎禾草发育过程中糖含量与能值分配规律的研究

    易津,李青丰,乌仁其木格,门中华

    研究表明根茎类禾草含糖量和能值分配存在明显的发育时期、发育器官和植物根茎类型的差异。一般根茎类禾草含糖量在地上部呈单峰曲线 ,前营养期高于后营养期 ;地下部呈“S”型曲线 ,后营养期高于前营养期。根茎类禾草总含糖量和地上部含糖量是 :短根茎大于长根茎 ;地下部含糖量是 :长根茎大于短根茎 ;穗部是 :短根茎大于长根茎。根茎类禾草有性生殖器官的能值分配较低 ,一般在 5~ 1 0 %之间 ,短根茎高于长根茎 ;地上部的能值分配较高 ,一般在 40~ 80 %之间 ,短根茎明显高于长根茎 ,前营养期高于后营养期。地下部的能值分配一般在 1 0~ 50 %之间 ,短根茎明显低于长根茎 ,后营养期高于前营养期。根茎类禾草在生育期内 ,地上部与地下部的能值分配存在明显的互补性 ;在前营养期地上部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能值分配存在明显的一致性。糖含量与生长发育相关分析达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 ,这表明糖含量与根茎类禾草的生长发育有较高的一致性。

    2001年S1期 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27 ]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19 ]
  • 偃麦草属(Elytrigia Desv.)3种牧草营养器官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的研究

    王六英,赵金花

    本文对偃麦草属 3种牧草进行了营养器官解剖结构的研究 ,结果表明营养器官的抗旱结构特性非常明显 ,表现在 :维管束数目多 ;靠近内皮层的 2 -3层皮层薄壁组织细胞 ,从内向外 ,由小到大呈辐射状排列 ;根茎的皮层薄壁组织环较宽 ,茎无色薄壁贮藏组织面积增大 ;泡状细胞的列数增多 ;叶肉细胞呈栅栏状 ,大型维管束两端形成较宽的维管束鞘延伸区 ,均为C3 植物。 3种牧草中 ,中间偃麦草的旱生特性较其他两种明显 ;巴顿硬叶偃麦草较茹沙娜硬叶偃麦草抗旱。

    2001年S1期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59 ] |[下载次数:250 ] |[引用频次:33 ]
  • 偃麦草属3种植物的持水力和蒸腾速率

    张力君,彭运翔,王永生

    采用盆栽育苗法 ,对偃麦草属 3种植物的持水力和蒸腾速率进行了测定。提出了判定植物持水力的新概念 -拐点持水力。依此方法 ,毛偃麦草的持水力远大于偃麦草和中间偃麦草。毛偃麦草的蒸腾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种植物

    2001年S1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14 ] |[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21 ]
  • 论我国牧草种子业生产体系中的一些问题

    李青丰,肖彩虹

    牧草种子业是一个包括种质资源搜集、品种选育、种子生产与推广、种子加工及处理、种子流通和质量监控等一系列内容的产业。通过对牧草种子业中各主要内容组分现状的分析 ,作者认为 :在目前阶段 ,牧草种子生产是牧草种子业中的薄弱环节 ,是限制我国牧草种子业发展的主要因子。在牧草种子生产中 ,由于生产条件、思想认识、市场价格等方面的原因 ,牧草种子生产的相对效益长期以来一直偏低 ,成为制约牧草种子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要保证牧草种子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提高效益是第一位的。在目前的基础上 ,牧草种子生产的效益要提高一倍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保证牧草种子各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 ,本文提出了以牧草种子生产为重点 ,以提高牧草种子的产量、质量及生产效益为突破口 ,组织协调好科研、推广、生产和销售各环节 ,靠挖掘现有生产条件潜力、依靠技术进步、理顺市场供求关系等措施 ,推动我国牧草种子业发展的设想。

    2001年S1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02 ] |[下载次数:290 ] |[引用频次:15 ]
  • 六种根茎类禾草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和种子生产性能的研究

    赵威,易津,李青丰

    对 6种根茎类禾草的种子产量构成因子作了研究 ,并通过测试单穗种子数、结实率、千粒重及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等指标对其种子生产性能进行了比较。由结果可知 ,巴顿牧冰草的种子生产性能最高 ,茹莎娜牧冰草的种子生产性能最低 ,其它 4种牧草居中。

    2001年S1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68 ]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7 ]
  • 旱作条件下施肥对老芒麦和冰草种子产量及构成的影响I-氮、磷、钾对牧草种子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贺晓,李青丰,索全义

    对老芒麦和诺丹冰草种子生产田的施肥试验表明 ,N肥、P肥单施及 N、P和 N、P、K混施可使老芒麦实际种子产量及各产量构成因子指标有显著提高 ,但 N、P、K及 N、P混施效果优于 N肥、P肥单施。 N肥、P肥、K肥单施对诺丹冰草种子增产效应不明显 ,但 N、P、K混施对提高诺丹冰草种子产量及各产量构成因子指标有显著效应。在老芒麦种子生产中每公顷施用 1 2 0 kg的 N和 90 kg的 P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而在诺丹冰草种子生产中每公顷施用1 2 0 kg的 N和 60 kg的 P可获得较高的产量。施肥试验的结果亦提示 ,在旱作条件下 ,干旱年份施肥可能并不是一种较经济的提高产量的措施

    2001年S1期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01 ] |[下载次数:298 ] |[引用频次:35 ]
  • 旱作条件下施肥对牧草种子产量及构成的影响Ⅱ-分期施氮及微量元素对牧草种子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贺晓,李青丰,索全义

    对老芒麦 ( Elymus sibiricus)和诺丹冰草 ( Agropyron desertorum cv.nordan.)种子生产田进行了分期施氮试验和微量元素喷施试验。结果显示 ,春季施氮肥是保证牧草种子获得高产的首要条件 ,而抽穗期再追施一次氮肥可进一步较大幅度地提高产量。 0 .0 5浓度的硼、锰、锌、钼在牧草抽穗期喷施后 ,均产生负效应 ,造成种子减产。

    2001年S1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10 ] |[下载次数:183 ] |[引用频次:18 ]
  • 浇水施肥对华北驼绒藜生长及种子生产影响初探

    徐军,于冰,阿拉坦,乔枫,贺俊英

    浇水、施肥 (尿素 )、喷 KH2 PO4 和喷丰产素及其不同组合对华北驼绒藜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没有显著的影响。施肥 (尿素 )可以明显提高华北驼绒藜种子的产量

    2001年S1期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46 ]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36 ]
  • 北方牧草种子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

    李青丰,王芳

    本文探讨了我国北方内蒙古地区气候条件对牧草种子生产的适合性问题。重点分析了辐射、温度和降水对牧草种子生产的影响。作者认为 ,北方的高辐射能气候条件对种子生产是一个有利的因素。温度和降水虽能满足大多数北方牧草物种的种子生产需求 ,但多变的气候和水、热不同步是限制种子生产的主要问题。根据对北方气候特点和主要牧草植物生物学特性的分析 ,作者提出了北方牧草种子生产的区划并就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2001年S1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00 ] |[下载次数:216 ] |[引用频次:16 ]
  • 典型草原冷蒿-小禾草群落实生苗种群构成的研究

    青秀玲,李青丰

    实生苗是植物种群更新的主要资源。通过对实生苗种类组成和数量的分析 ,研究了典型草原冷蒿 -小禾草群落的种群更新特点 ,结果表明 :不同年度实生苗的数量和主要植物的实生苗的优势地位均有差异 ,这是降雨分布与实生苗出现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同放牧率的实生苗数量以无牧区最低 ,轻牧区最高 ,随放牧率的增加有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 ;浇水后实生苗的数量大大增加 ,主要是增加了一年生藜属植物的数量 ,对种类的影响不大。

    2001年S1期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05 ]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3 ]
  • 两种雀麦种子萌发期耐热性比较研究

    李景环,李青丰

    设置了八个变温梯度 ,三种播前预措方式及一个对照 ,分别对两种雀麦 (沙地雀麦Bromus ircutensis和无芒雀麦 Bromusinermis)种子进行萌发测试。测定了不同处理下的发芽率、发芽指数、休眠率和死亡率 ,并依此比较了这两种牧草种子在萌发期的耐热性能。结果表明 ,从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看 ,二者并无明显的差异 ( P<0 .0 5) ,在较低的温度下二者都有较高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 ,当温度超过 45℃时二者都不萌发。从休眠和死亡状况可知 ,沙地雀麦种子比无芒雀麦种子有较强的耐高温性。三种预措方式中 ,三次回干效果较好

    2001年S1期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21 ] |[下载次数:155 ] |[引用频次:28 ]
  • 典型草原冷蒿小禾草群落实生苗动态的研究

    青秀玲,李青丰

    从实生苗的出现和死亡情况研究了冷蒿 ( Artemisia communtata)小禾草群落的实生苗动态 ,发现实生苗出现时间和数量均受水分条件的制约。而不同植物的种子萌发特性不同是造成实生苗出现时间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自然条件下由于水分的限制这种差异并不明显 ,浇水后显出规律性的变化 ,出现两个明显的高峰期。种子萌发后并不意味着完成了实生苗的补充 ,大部分实生苗会在各个阶段死亡。造成死亡的外因主要有三个 :干旱、竞争及家蓄和野生动物的采食、践踏。但在放牧条件下 ,实生苗死亡率的变化仍有较一致的趋势 ,即随着牧压增加实生苗死亡率增加。

    2001年S1期 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49 ]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9 ]
  • 放牧制度对短花针茅草原主要植物种群繁殖特征的影响

    杨静,朱桂林,高国荣,卫智军,韩国栋

    本文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划区轮牧与自由放牧条件下主要植物种群的繁殖特性进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划区轮牧与自由放牧相比有利于短花针茅生殖枝的形成 ,且能够产生较多的种子 ;划区轮牧有利于主要植物种群实生苗的存活 ,但禁牧条件下对实生苗的生长更有利 ;短花针茅草原主要植物种群以无性繁殖为主 ,有性繁殖机会较少 ,且受降雨量的影响较大

    2001年S1期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46 ] |[下载次数:218 ] |[引用频次:33 ]
  • 不同利用方式下短花针茅草原生物量的形成规律

    韩国栋,贾鲜艳

    在内蒙古包头市达茂联合旗哈雅教学牧场 ,采用随机区组法对短花针茅草原在不同刈割时期、次数和高度下的生物量形成规律进行了研究 ,旨在探索短花针茅草原的合理利用方式 ,为草原放牧畜牧业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短花针茅草原对刈割高度较为敏感 ,适宜的刈割高度为 2 cm;短花针茅草原植物生长缓慢 ,再生能力差 ,不宜于频繁利用 ,一年适宜利用 1 -2次 ;考虑牧草产量和营养物质含量 ,一年两次利用的间隔期应为 2 -3个月 ;一年一次利用的最佳利用期为 8月中旬以后。

    2001年S1期 117-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89 ] |[下载次数:147 ] |[引用频次:8 ]
  • 干草原区植被保护支持技术研究——冬春季绵羊最佳饲养模式初探

    贾玉山,格根图,张秀芬,田青松

    针对在干旱草原区生态脆弱期 (冬春季节 )放牧家畜 ,导致植被严重破坏和家畜跑青掉膘的“双损”现象 ,在该期进行了绵羊禁牧舍饲饲养和反季节育肥试验。并与该时期放牧绵羊在体重变化、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在草原生态脆弱期采取绵羊较低成本禁牧舍饲是维护草原生态安全的较好方式 ,同时结合该期羊肉价格较贵的特点 ,搞好冬春反季节育肥出栏 ,则是促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统一 ,较为理想的措施

    2001年S1期 125-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35 ] |[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1 ]
  • 干草原区植被保护支持技术研究绿色添加剂—大蒜(Allium sativum)对肉牛增重影响的研究

    贾玉山,格根图,嘎尔迪,张秀芬

    大蒜是一种植物鳞茎 ,作为肉牛饲料添加剂尚未见报道。本文研究的目的是 :研究大蒜对肉牛增重的影响。试验选用西门塔尔杂交后代公牛 3 8头其中 3 5头牛随机分为七组 ,大蒜组 A( 50 g/ d.头 )、D( 1 0 0 g/ d.头 )、F( 1 50 g/ d.头 ) ;大蒜素组 C( 0 .2 g/ d.头 )、E( 0 .4g/ d.头 )、G( 0 .6g/ d.头 ) ;对照组。试验采用完全拉丁方设计。试验结果表明 :1 .大蒜在添加 74.6g/ d.头左右 ,对肉牛增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Y=-0 .0 0 2 2 x2 +0 .3 2 8x+2 8.3 2 ,R2 =0 .972 8( Y为增重 ,X大蒜用量 )。 2 .当大蒜素添加量为 0 .3 5g/ d.头时肉牛体增重最高 ,y=-92 .5x2 +65.4x+2 7.3 3 R2 =0 .91 96( Y为增重 ,X大蒜素用量 )。 3 .大蒜促进肉牛增重的主要成分是大蒜素

    2001年S1期 13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30 ]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