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新疆典型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与预测研究

    高志刚;沈君;

    众多研究和实践表明,区域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已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文中以新疆内部典型区域作为研究样本,在构建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典型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进行了评价,采用灰色系统方法对未来经济与环境协调状况进行了预测,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启示。

    2010年02期 v.24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0 ] |[下载次数:953 ] |[引用频次:54 ]
  • 内蒙古资源环境绩效与变动态势研究

    智颖飙;邱爱军;王再岚;李红丽;韩雪;李静敏;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改善区域生态承载力的核心和关键。利用生态环境评价指数和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PI)对地处我国西部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仍然为我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落后的地区之一。虽然综合绩效指数从2000年的53.9上升为2007年的112.3,但其在全国的25~29位徘徊。主要污染物SO2和COD排放的总体绩效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中部其他10省(自治区)平均水平。COD排放绩效指数变幅明显,SO2排放绩效指数却呈现"Ⅴ"型变动态势;内蒙古自然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下降态势不明显,环境绩效改善也不稳定。环境治理指数呈"N"型变动态势,区域生态脆弱性没有明显改观。提高内蒙古资源环境综合绩效任重而道远。

    2010年02期 v.24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5 ] |[下载次数:430 ] |[引用频次:14 ]
  • 陕西省耕地变化驱动力区域差异分析

    李世平;岳永胜;

    根据陕西省以及11地市(区)1997-2006年耕地变化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陕西省各地市(区)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及其差异。结果表明:陕西省省域耕地面积变化第一驱动力为社会经济因素,第二驱动力为退耕还林政策;根据驱动因子内容划分,咸阳、宝鸡、渭南、榆林、商洛属于产业拉动型,铜川和延安属于投资推动型;西安、汉中和安康属于社会经济综合驱动型;10个地级市均受到退耕还林政策的驱动,杨凌示范区则由于特定的发展时期受到固定资产投资的驱动影响。陕西省11地市(区)耕地变化的第一驱动力存在区域上的差异,第二驱动力差异较小。

    2010年02期 v.24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6 ] |[下载次数:674 ] |[引用频次:19 ]
  • 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方法与应用

    张俊艳;李俊杰;

    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前提与基础。基于可拓分析理论,在建立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资源节约型社会各指标的节约程度分为高、较高、中、低等四个等级,通过确定待评物元、节域、经典域、指标权重以及关联函数对资源节约型社会进行综合评价,并以2007年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四个直辖市的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研究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2010年02期 v.24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4 ] |[下载次数:426 ] |[引用频次:9 ]
  • 西部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风险评价研究

    宋锋华;

    西部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近年来西部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如何在不断推进西部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同时,尽可能降低高速发展中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风险已经成为西部各中心城市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需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此,在阐述城市可持续发展风险概念的基础上,引入城市可持续发展风险评价指数并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从可持续发展风险系数和协调发展风险系数两个方面对乌鲁木齐市1995-2007年城市可持续发展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风险总体上呈螺旋式下降趋势,但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风险仍处于较高等级,协调发展面临的风险也仍然较大,这与乌鲁木齐作为西部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还不相称,作为西部中心城市的典型代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西部中心城市对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人口控制等方面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用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才能尽可能降低西部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风险,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010年02期 v.24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2 ] |[下载次数:417 ] |[引用频次:4 ]
  • 近60年来乌鲁木齐河流域土地利用变迁及人文因子研究

    吴秀芹;尹薇;韩光辉;

    利用史料及土地详查资料分阶段定性和定量地回顾了乌鲁木齐河流域近6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迁,并分析了各个阶段影响土地利用变迁的主要人文因子。得出乌河流域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如下:建国初至20世纪80年代,土地利用变迁主要表现在建设用地的增加及未利用地的开发。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之间,农地继续减少,林地有所恢复,但成林地破坏严重;建设用地面积整体有所增加。20世纪90年代至2004年之间,耕地面积继续下降,园地和建筑用地增加。此外,分析了影响乌河流域土地利用变迁的主要人文因子:人口因子、政策因子、社会经济因子和城市化。并指出地区开发伊始,政策因子是先导因素;80-90年代,人口因子占主导;而目前的发展阶段,四个因子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

    2010年02期 v.24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6 ] |[下载次数:450 ] |[引用频次:9 ]
  • 兰州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中的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研究

    王生荣;

    城市人口规模问题是城市发展战略的一个研究内容,是城市规划编制中各种空间研究的基础。通过对兰州中心城区人口规模预测和人口容量的比较分析,得出兰州中心城区人口将很快达到适宜人口规模,因此,寻找新的城市发展空间,以及如何转移和疏散人口,是下一阶段城市规划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2010年02期 v.24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1 ] |[下载次数:430 ] |[引用频次:3 ]
  • 退耕还林对铜川市农村经济结构的影响研究

    查小春;赖作莲;

    通过对铜川市自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指出铜川市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有计划的实施退耕还林,1999年至2006年平均每年造林和退耕造林面积分别为16.91×103hm2和4.19×103hm2。耕地面积的减小,有力地促进了铜川市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降低,促进了粮食亩产量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退耕还林还草增加了牧草和饲料产量,为铜川市后续产业—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成为铜川市发展当地经济的支点;退耕还林促进了铜川市林业的持续发展,经济林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退耕还林还促进了铜川市农村劳动力内部结构调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摆脱出来,从事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加快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

    2010年02期 v.24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3 ] |[下载次数:477 ] |[引用频次:37 ]
  • 甘肃省耕地数量变化特征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党国锋;尚雯;洪媛;

    利用51年的耕地统计数据和近年的土地利用详查变更数据,揭示了甘肃省土地利用结构和耕地面积变化的总体特征,1955~2005年,甘肃省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而粮食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却呈现出上升趋势,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面积压力指数虽逐渐减小,但耕地压力指数历年都大于1,说明此期粮食的供给小于需求,粮食处于不安全状态。运用回归分析方法、预测理论、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在定量分析耕地数量变化和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对未来15年耕地、人口、粮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2006~2020年,耕地压力指数继续减小,且越来越接近1,这说明耕地面积-人口-粮食之间的供需矛盾减小,粮食安全形势有所缓解。

    2010年02期 v.24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3 ] |[下载次数:746 ] |[引用频次:22 ]
  • 新疆绿洲城市石河子生态安全评价

    周彩霞;叶茂;徐海量;龚君君;

    生态安全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尤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是维护地区或国家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不受威胁的状态,它能为整个生态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采用OECD与UNEP共同提出的PSR概念模型,构建了一套包括资源环境压力、资源环境状态和社会经济响应3个方面15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以石河子市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评价石河子市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结果显示:石河子市城市生态安全水平近10年来大致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良化。据此进一步对解决石河子市的生态安全问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0年02期 v.24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7 ] |[下载次数:621 ] |[引用频次:12 ]
  • “5.12”地震灾区甘肃陇南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郭成利;董晓峰;刘理臣;王乃昂;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与计算方法,以"5.12"地震灾区甘肃陇南为研究区域,参考多个不同参照区,计算了1998-2007年陇南及其各县区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研究表明:1998-2007年,陇南综合承载力不断增长,但一直处于超载状态,超载呈下降趋势,由1998年的超载70.79万下降到2007年的57.92万;陇南及其各县区的相对资源承载力中,自然资源承载力对综合资源承载力的贡献远远大于经济资源承载力的贡献;陇南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其内部区域差异明显,如武都、文县、宕昌县、西和县等严重超载,而成县、徽县承载力具有明显富余。因此,为实现陇南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促进城乡地区间人口转移;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强各县区城区环境治理等。

    2010年02期 v.24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6 ] |[下载次数:408 ] |[引用频次:9 ]
  • 内蒙孪井灌区地下水补给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刘贯群;张玉芳;王言思;宋涛;李义雯;

    系统分析了内蒙孪井灌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包气带水文地质特征,对地下潜水深埋区降雨(灌溉)入渗补给的滞后性进行了分析,估算出了孪井灌区降雨(灌溉)入渗补给的滞后时间;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利用GAMS软件优化种植结构,减小整个灌区的灌溉入渗量;最后利用VisualMODFLOW软件预报了现状灌溉和优化灌溉条件下的地下水水位。研究表明:深厚包气带对降雨(灌溉)入渗补给具有明显的滞后分配作用,孪井灌区岩性下的入渗补给滞后时间约为240-360d;实行水资源优化配置后,由于灌溉入渗量减小,水位上升幅度明显减小,减缓了土壤盐渍化的发展进度,但是仍然存在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必须改变现行灌水方式或者采取适宜工程措施加以防治。

    2010年02期 v.24 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8 ] |[下载次数:326 ] |[引用频次:10 ]
  •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探讨

    王旭;周爱国;甘义群;张溪;张俊;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丰富,但其脆弱的地质环境制约着矿产资源的开发。为了促进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的保护,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探讨。青藏高原具有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程度低和开发利用潜力大的现状特点,因矿产资源开发产生占用和破坏土地资源、造成水均衡破坏与水污染、诱发的地质灾害等环境问题,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协调发展的保护对策。

    2010年02期 v.24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8 ] |[下载次数:820 ] |[引用频次:20 ]
  • 近47年来京津冀地区降水的变化

    张健;章新平;王晓云;张剑明;

    利用线性回归、突变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1960-2006年84个地面台站降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47年来京津冀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5mm/10a。除夏季外,其余季节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由于华北地区夏季降水量集中了全年降水量的60%至70%,所以夏季降水量的显著减少使得年平均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京津冀地区夏季降水量在1996年代初减少是一突变现象,其他季节降水量无突变现象;京津冀地区年降水量和四季降水量大致存在3个主要周期的变化。

    2010年02期 v.24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9 ] |[下载次数:527 ] |[引用频次:35 ]
  • 黑河中游张掖地区近48a气候变化及径流的响应

    王海军;张勃;靳晓华;康淑缘;刘艳艳;张华;

    将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地学统计方法中的Kriging插值结合,分析了位于黑河中游张掖地区6个气象站的近48a的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并且空间显示了各季节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结果表明:张掖地区6站的年均气温在3.97-8.04℃之间,变暖最快的是山丹站气温倾向率为0.47℃/10a,变暖最缓慢的是高台站气温倾向率为0.19℃/10a。年均气温最低出现在1956年,为2.5℃,最高值出现在1998年,为9.06℃;降水地域分布不均衡,地区降水差值可达200mm以上。夏季张掖地区的降水变化范围为67.11-193.30mm,冬季降水是4.69-10.48mm,表明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且冬、夏降水变化幅度大;张掖地区气温在1991年开始发生突变,气温增加趋势明显。西支流地区和整个张掖地区气温突变时间一致,东支流气温突变是在1993年和整个张掖地区相比推迟了2年。整个张掖地区包括西支流和东支流在降水的时间的变化上没有发生突变。张掖地区年水变化周期现象明显,第一主周期为15年第二主周期为7年,但年均气温变化周期现象不明显;平原地区气温不是影响径流最根本的决定因素,但对河流径流的影响是正向的。降水和径流虽然在时间上拟合,径流总体的变化趋势在减少,但径流的降幅比降水要大。

    2010年02期 v.24 8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3 ] |[下载次数:671 ] |[引用频次:15 ]
  • 景泰县近50年来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王银花;石光普;

    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子波分析和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景泰县近50年年气温、降水的演变特征及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景泰年平均气温在1970年代中期发生了由降温到增温的转型,增温趋势明显,年平均气温增温率为0.32℃/10a。平均最低气温增温率高于最高气温,年平均日较差呈明显下降趋势,说明夜间增温高于白天增温。四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但增温趋势表现出明显的季节非对称性,冬季增温最为显著,平均气温增温率达0.63℃/10a,为四季最高,秋季平均气温增温率为0.33℃/10a,春季为0.20℃/10a,夏季增温最小。降水量无明显的增减,但年际变化波动性较大。气温在1990年代中期发生增温的突变,降水没有突变现象发生。近50年来,景泰县气温的变化以8~10a、2~4a的周期振荡较强,年降水量变化的周期振荡以25a、9a、6a为主,在显著周期9a尺度上,两者为反位相变化结构,在5a时间尺度上自1990年代初期之后,降水与气温大致呈同位相变化。

    2010年02期 v.24 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8 ] |[下载次数:693 ] |[引用频次:23 ]
  • 新疆石河子地区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凌红波;徐海量;史薇;

    根据石河子地区4个区域(石河子市,莫索湾垦区,下野地垦区,安集海垦区)1959-2006年的年均降水量资料,利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和时间序列的线性趋势检验得到:石河子地区的年际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该趋势在0.05水平上不显著;通过Morlet小波变换对石河子地区降水量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分析和趋势预测,结果表明:石河子市,安集海,下野地,莫索湾垦区分别在15a,16a,14a,16a的中心时间尺度上存在约4个主周期,6a,5a,6a,6a的时间尺度上存在约9个次周期;2006年后的一段时间内石河子地区降水量可能呈下降趋势,经过2a左右以后该区将进入降水量的偏少期,并将有5年左右的持续时间。

    2010年02期 v.24 96-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0 ] |[下载次数:391 ] |[引用频次:6 ]
  • 大气降尘研究进展及展望

    李晋昌;董治宝;

    地表起尘和大气降尘在大气圈、陆地表面和海洋间的物理和生物化学交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该交换过程从地质历史时期以来一直延续至今。对大气降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阐述了大气粉尘的形成、传输、沉降机制及理化特征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大气粉尘的源区、降尘的时空分布、环境效应及与黄土堆积的关系等,并提出了目前大气降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2010年02期 v.24 102-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47 ] |[下载次数:1772 ] |[引用频次:83 ]
  • 风沙防治中覆网床面风沙流特性的风洞模拟

    张克存;倪成君;屈建军;韩庆杰;牛清河;

    在风沙防治中,根据气流与沙物质地表作用的机理来看,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降低床面风速,二是减少沙源,第三就是阻截运动气流与床面的相互作用。借助风洞模拟实验,对覆网床面风沙流特性研究发现:覆网床面沙面稳定性主要受覆网形状参数的影响,通过对覆网床面风速廓线、风沙流结构观测,主要探讨孔隙度、孔径等覆网参数对沙面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另外,覆网床面蚀积状态还受进口风速的影响,在风速较小时,床面表现为积沙,风速较大时,床面开始风蚀。

    2010年02期 v.24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1 ] |[下载次数:320 ] |[引用频次:7 ]
  • 中国入境旅游区域发展差异演变特征分析:1980-2006

    白晔;吴三忙;

    利用可以多层次分解的泰勒指数测度了1980-2006年中国入境旅游在地区内省际间、地区之间和以省区为单位全国范围内的发展差异变化状况。测度结果表明:1980-2006年中国入境旅游虽然在全国省际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和东部地区内部省际间发展差异非常明显,但是总体呈现逐渐缩小趋势;地区内部特别是东部地区内部省际间发展差异是构成以省区为单位中国入境旅游区域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由于中国入境旅游区域发展差异总体呈现缩小的趋势,因此中国入境旅游的发展对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0年02期 v.24 116-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3 ] |[下载次数:953 ] |[引用频次:57 ]
  • 河北太行山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探讨

    陈景;葛京凤;梁彦庆;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专项旅游,以保护资源与环境为前提,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教育和社区参与,已成为全球旅游发展的热点。河北太行山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但是由于沿袭了传统的开发模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重视,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现象仍比较普遍。在对河北太行山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发展生态旅游进行了SWOT分析,因地制宜提出了山区农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区域合作开发模式以及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模式等,并探讨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相应保证措施,以期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010年02期 v.24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0 ] |[下载次数:897 ] |[引用频次:17 ]
  • 科尔沁沙地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沙漠化成因分析——以奈曼旗为例

    包慧娟;郭佳;闫丽;

    奈曼旗是科尔沁沙地乃至中国北方沙漠化典型地区。在"RS"、"GIS"技术支持下,对奈曼旗1990年和2000年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监测,在此基础上,应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分析奈曼旗1990年、2000年人类活动强度及其变化。在研究期,用生态足迹表示的人类活动强度呈增强趋势,1990年和2000年人均生态足迹分别为1.0144hm2/人、1.9735hm2/人,表明人类对生态的占用在扩大;奈曼旗生态承载力1990年、2000年分别为2.1760hm2/人、2.2183hm2/人,10年间变化不大;生态有一定程度盈余,1990年、2000年生态盈余分别为1.1616hm2/人、0.2448hm2/人,减小明显;耕地是承载力最高、利用强度最大和生态盈余量减小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研究期耕地的承载力分别为2.0330hm2/人、2.0842hm2/人,分别占生态承载力的93.43%、93.95%,耕地承载的生态足迹分别为0.6111hm2/人、1.6238hm2/人,占总生态足迹的60.24%、82.28%,耕地的生态盈余由1990年的1.4219hm2/人减小到2000年的0.4604hm2/人,说明耕地是当地主要生产性土地、且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该区域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需要控制土地的利用强度,尤其是耕地的利用强度,以保证当地的生态安全。

    2010年02期 v.24 126-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9 ] |[下载次数:528 ] |[引用频次:15 ]
  • 西安城市森林绿地构建模式研究

    秦耀民;胥彦玲;李怀恩;刘康;

    以QuickBird卫星遥感影像为基础,运用GIS技术,结合景观生态学和生态学等理论,在对西安城市森林绿地布局分析的基础上,对西安城市森林绿地的构建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西安城市森林绿地的类型、结构,参照城市总体规划,完成了西安城市森林绿地建设模式的构建,并提出了西安城市森林绿地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西安城市规划、生态城市的建设及最终将西安市建设成为人工景观与自然生态相融合的森林城市提供理论指导。

    2010年02期 v.24 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0 ] |[下载次数:493 ] |[引用频次:9 ]
  •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不同林型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暴晓;吕宪国;张帆;

    利用扫网,黄盘和巴氏罐诱法对三江平原典型环形湿地周围三个不同类型树林(岛状林,杨树林,松树林)的昆虫进行采集,经初步整理和鉴定,共采集标本24212号,其中昆虫20948号,分属于14目。其他的属于蛛形纲和多足纲。昆虫中种类最多的是双翅目和膜翅目,其次是弹尾目,同翅目,鞘翅目和缨翅目。在高的分类阶元(目)Shannon-wiener指数在松树林最高,杨树林最低。昆虫数量在各个林型中没有明显的不同。在这三个林型里面发现了长翅目蝎蛉,丰富了我国对于蝎蛉分布北限的记录,表明三江平原湿地区是我们昆虫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区域。

    2010年02期 v.24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4 ] |[下载次数:442 ] |[引用频次:12 ]
  • 基于TM影像的草原沙漠化植被盖度分析研究

    刘同海;吴新宏;董永平;

    植被盖度是草原沙漠化评价的重要指标,以TM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和对应点的NDVI值,建立了植被指数与植被盖度间的回归模型,利用该模型生成植被盖度分布图;同时利用前人的植被盖度计算经验公式,生成同一区域的植被盖度分布图,并分别对其植被盖度数据进行分级。对比分级结果,发现:通过大量的地面调查数据建立的盖度分析模型分类精度较高,总精度达到85.42%,而通过经验公式计算,效果相对较差,其分类精度仅有75.00%。

    2010年02期 v.24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4 ] |[下载次数:791 ] |[引用频次:32 ]
  • 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典型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杨军;傅德平;杨晓东;秦璐;吕光辉;

    采用Shannon-Wiener和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Margalef和Gleason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指数对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典型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群落在垂直结构上的多样性分布是灌木和乔木的物种均匀度、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均大于草本,而生态优势度指数则与其相反,表现出单一的植物群落结构,说明艾比湖自然保护区典型群落在多个层次上物种的数量和分布与该地环境条件成正相关,即该区植物种类少、盖度低,生物资源丰富度十分匮乏。

    2010年02期 v.24 145-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6 ] |[下载次数:707 ] |[引用频次:36 ]
  • 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土壤空间异质性研究

    金海龙;白祥;满中龙;昝梅;

    通过对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土壤颗粒组成、水分、盐分、pH值和速效养分(氮、磷、钾)、有机质含量等土壤理化性状的空间分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土壤颗粒组成主要以粉粒与砂粒为主,土壤质地以粉砂质壤土与砂质壤土为主;土壤含水量总体呈现湖周湿地>河流入湖口>泉眼分布区>荒漠的规律;艾比湖湿地不同类型土壤盐分存在明显的表聚现象,土壤盐化、碱化严重;艾比湖湖周土壤pH值北部高于南部,东部高于西部;艾比湖东部土壤速效氮含量最低,南部速效钾含量最低,北部速效磷含量最低,与此同时,艾比湖湿地速效养分在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剖面中的含量具有一致性;土壤有机质与碱解N含量相关性较强,其空间分布的特点是环湖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阿其克苏河沿岸土壤有机质含量,梭梭荒漠表层及平均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呈弱线性相关。

    2010年02期 v.24 150-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0 ] |[下载次数:900 ] |[引用频次:52 ]
  •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乌审旗景观格局模拟与预测

    吴晓旭;邹学勇;钱江;

    在遥感与GIS的支持下,以2000年和2005年两期30m分辨率的TM遥感影像作为基础数据,获取乌审旗景观类型的转化数据,确定相应的转移概率矩阵,应用马尔科夫模型模拟景观的动态演变情况并预测未来景观演变的趋势。结果表明:(1)从2000-2005年,居民地、草地和水域景观面积增加迅速,分别增加了32.26%、16.9%和9.83%。工矿用地景观面积变化不大,增加了0.46%。沙地、草地和林地景观转换频繁,其中草地增加了575.38km2,沙地增加了137.45km2,林地减少了444.58km2。耕地景观减少了121.82km2,主要是向草地和林地景观的转换;其它未利用地减少了81.14km2,主要是向草地和沙地转换。(2)利用马氏过程模型,得到未来研究区景观面积的变化趋势:草地、居民地持续增加,其它未利用地、耕地、林地、水域、沙地持续减少,工矿用地有较小幅度的增加。当到达稳定期时,各类景观面积百分比分别为:耕地占0.58%,林地占5.1%,草地占38.70%,水域占0.29%,居民地占0.22%,沙地占54.11%,其它未利用地占0.40%,工矿用地占0.60%。可见,该旗未来景观以城市建设用地尤其是居民地建设用地景观的面积增加为主;退耕还草、围封草场等工程措施的实施,使得耕地面积减少、草地面积增加;沙地仍然是未来景观的主要类型。

    2010年02期 v.24 158-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0 ] |[下载次数:540 ] |[引用频次:18 ]
  • 典型草原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变化

    单贵莲;徐柱;宁发;

    针对退化草地恢复进程及恢复过程中的合理利用问题,选取生长季围封(4至9月)收获干草,其它时间轻度放牧利用的草地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自由放牧草地为对照,开展典型草原围封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变化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典型草原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的物种组成基本一致,但主要物种的优势地位发生了显著改变。在自由放牧草地,以星毛萎陵菜、冷蒿、糙隐子草为优势物种,采用生长季围封恢复措施后,优良牧草羊草、克氏针茅的优势地位增加,退化草地正向演替,群落的盖度、密度、地上、地下生物量及优良牧草比例增加,群落结构优化,物种多样性增加。但若围封后连续多年(13年以上)刈割利用,容易导致群落的盖度、密度、地上、地下生物量再次下降,草地发生2次逆行演替。研究认为:季节性围封的管理方式既可保证退化草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也能避免全年围封禁牧所带来的饲草资源浪费。季节性围封在我国牧区是可行的草地管理方法,但适宜的围封季节及围封后的合理利用问题(如合理的割草制度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2010年02期 v.24 163-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51 ] |[下载次数:816 ] |[引用频次:38 ]
  • 小流域防护林适宜覆盖率与植被盖度的理论分析

    魏天兴;

    从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水分容量两个方面出发,分析了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植物系统的覆盖率、植被盖度与形成良好的健康的森林水分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功能的关系。分析了小流域森林覆盖率与水蚀的关系,地块尺度上植被盖度与水蚀的关系。提出根据最大土壤侵蚀量、年允许土壤流失量和小流域的水分供应关系来确定区域宜林地林分面积与适宜森林覆盖率。根据水分、树种、林龄和立地条件对森林密度做具体分析。研究表明:在黄土区小流域尺度,合理的森林分布是防治水蚀的关键;适宜植被盖度是保证水土保持功能持续的关键,乔木成林林分郁闭度达到40%,草本植物的盖度达到90%就具有较好的防蚀功能,植被盖度与生物量同时处于适宜状态时,林分的水土保持功能最佳。研究认为水土保持有效植被盖度不应低于有效盖度(群落下土壤流失量等于允许流失量),最大为临界盖度(群落下土壤流失量为自然侵蚀量),群落灌层下死被物应具有一定厚度为1.0~2.0cm。研究表明在山西省吉县,阳坡刺槐造林密度小于2250株/hm2,以1111株/hm2为最佳;成林密度为300~1800株/hm2,以小于1500株/hm2为佳。

    2010年02期 v.24 170-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5 ] |[下载次数:582 ] |[引用频次:22 ]
  •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不同植被盖度下土壤水分特征分析

    崔利强;吴波;杨文斌;李刚铁;赵名彦;李禾;

    2007年利用EC-5土壤水分探头对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土壤水分进行了定位观测,分析了不同植被盖度下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土壤蓄水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固定沙地土壤水分含量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土壤水分含量为:夏季>秋季>春季。在垂直方向上,固定沙地整个剖面土壤水分变化成"S"型曲线变化,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土壤水分成反"S"型曲线变化。0~200cm沙层中,流动沙地土壤蓄水量最大,半固定沙地次之,固定沙地最差。

    2010年02期 v.24 177-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7 ] |[下载次数:686 ] |[引用频次:45 ]
  • 5种景天科地被植物抗旱性比较研究

    李云霞;张建生;吴永华;张梅花;杨永东;

    通过对5种景天科地被植物干旱胁迫处理后的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相对含水量等指标的观察测定,评定了5种地被植物的抗旱性。结果表明:5种景天科地被植物均有一定的抗旱性,但抗旱性强弱不同,其中胭脂红景天抗旱性最强,其余抗旱性较弱。

    2010年02期 v.24 183-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8 ] |[下载次数:773 ] |[引用频次:44 ]
  • 金昌市城区绿化带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污染评价

    黄璜;南忠仁;刘晓文;李媛;丁海霞;

    通过对金昌城区主要交通干道周围绿化带土壤的取样调查,分析了Cu、Zn、Ni、Pb和Cd五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布的总体特征,并利用地积累指数法对绿化带土壤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五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均超过了该地区的背景值,其中Cu和Ni含量最高,且具有明显的高度富集的特征。绿化带土壤中五种重金属变异系数均较大,其中Cu和Ni变异系数达到了125.06%和86.64%,属强变异性。地积累污染指数法的污染评价结果显示,Cu和Ni已分别构成4级和3级污染,且污染范围较广;而Zn和Pb均未构成污染,Cd构成了1级污染,但大部分样点中其含量均已超过了该地区的土壤背景值,表现出了明显的积累。

    2010年02期 v.24 187-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68 ] |[下载次数:567 ] |[引用频次:16 ]
  • 新疆奎屯垦区土壤砷含量及耐砷植物的筛选

    罗艳丽;余艳华;郑春霞;蒋平安;仵红鑫;

    土壤砷污染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植物对砷的耐性与积累性,已经成为污染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以新疆奎屯垦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对该地区土壤和植物中砷含量的测定,分析土壤中砷的污染状况,研究该区域内植物对砷的吸收特征,筛选适合当地气候的耐砷植物。结果表明:奎屯垦区土壤中砷的含量范围在7.25-39.63mg·kg-1,平均值为19.32mg·kg-1,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对该区域内植物的采样分析发现藨草(ScirpusL)和芦苇(Phragmites)两种植物对砷具有较强的耐性。砷在两种植物中的含量分别为:藨草根部251.40mg·kg-1,地上部12.38mg·kg-1;芦苇根部92.91mg·kg-1,地上部4.03mg·kg-1,两种植物根部砷含量均高于土壤中砷含量(39.63mg·kg-1),表现出根部囤积型植物的特征。

    2010年02期 v.24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0 ] |[下载次数:554 ] |[引用频次:28 ]
  • 伊犁可克达拉剖面有机碳、碳酸钙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凌智永;李志忠;王少朴;曹相东;

    选取位于新疆伊犁塔克尔莫乎尔沙漠中部的可克达拉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剖面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和碳酸钙的组成变化。该剖面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1.02g/kg~4.97g/kg,平均值2.52g/kg,标准偏差1.04g/kg,变异系数41.3%;碳酸钙含量变化范围为8.71%~15.99%,平均值13.44%,标准偏差1.94%,变异系数14.4%。整个剖面有机碳的含量较碳酸钙的含量有较大的变化,二者随剖面深度变化的总体趋势比较相似,但仍有较大差异。对有机碳和碳酸钙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了0.01极显著水平的检验,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2=0.498。结合两种物质在剖面不同深度的含量变化,探讨了它们所对应的环境信息;结果表明有机碳、碳酸钙含量变化可以作为分析沙漠古环境的有效代用指标。

    2010年02期 v.24 195-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33 ] |[下载次数:365 ] |[引用频次:16 ]
  • 内蒙古西部沙漠颗粒物和黄河沉积物对磷的输运

    马晓宇;王培鹏;周新革;郭博书;

    黄河上游内蒙古西部沙漠的颗粒物作为磷"源"向黄河输送了大量的磷,乌兰布和沙漠每年向黄河输运约1.1万吨总磷,其中生物可利用磷约为492t。库布齐沙漠每年向黄河输送约为9200t总磷,其中生物可利用磷约为688t。黄河沉积物向海水中释放磷,黄河是海洋中磷元素的内源。研究了黄河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吸的动力学和等温线,实验所得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在自然粒度下黄河下游三个站位沉积物的EPC0值在0.005~0.08mg/L之间。

    2010年02期 v.24 200-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26 ]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4 ]
  • 小桐子不同产地种子性状及苗期生长差异研究

    栗宏林;张志翔;张鑫;

    对小桐子22个产地种子性状及苗期生长差异进行研究,共测定种子千粒重、纵径、横径、侧径、纵横径比、出苗率、苗高、地径等8个指标。分析表明不同产地小桐子种子形态、出苗率及苗高存在显著差异,但地径无显著差异。种子大小具有一定的经向变异。种子大小及千粒重分别受产地的年均温及降雨量影响。种子形态及千粒重与苗高、地径等生长特征无相关性,但种子千粒重对出苗率有较大的影响。根据种子形态特征将22个产地种子性状自然分布区初步划分为三个组群。结果表明:小桐子种子及苗期生长产地间存在一定分化,具有种源选择潜力;不能仅依据种子形态对幼苗生长做预测;较大区域内种子调拨及生产潜力大。研究结果对于小桐子种源选择及种子调拨生产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10年02期 v.24 204-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06 ] |[下载次数:342 ] |[引用频次:3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