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S的极端干旱区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以新疆鄯善县为例Study on the County Ecological Function Regionalization in Extreme Arid Area Based on 3S: a Case Study of Shanshan County,Xinjiang Province
徐晓芳,王让会,李锦,薛英,林毅
摘要(Abstract):
生态功能区划通过揭示生态系统空间分异规律,对生态地域和生态单元进行划分和合并。作为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合理管理及持续利用的基础,其目的是为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极端干旱区县域生态功能区划的原理、原则与方法进行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应用3S方法对鄯善县进行了生态功能区划。将鄯善县分为5个生态功能小区。最后,文章分析了各功能小区在县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指出各小区协调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KeyWords): 3S;生态功能区划;极端干旱区;鄯善县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KZCX3-SW-327-0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No.G199904350902)资助
作者(Author): 徐晓芳,王让会,李锦,薛英,林毅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刘国华,傅伯杰,陈利顶.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分布[J].生态学报,2000,20(5):13~19.
- [2]杨勤业,李双成.中国生态地域划分的若干问题[J].生态学报,1999,19(5):596~601.
- [3]贾良清,欧阳志云,赵同谦,等.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J].生态学报,2005,25(2):254~260.
- [4]Hal1 Ola,Amberg Woher.A method for landscape regionalization based on fuzzy membership signature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2,59:227~240.
- [5]傅伯杰,陈利顶,刘国华.中国生态区划的目的、任务及特点[J].生态学报,1999,19(5):591~595.
- [6]李兴隆,张颖.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30(6):66~69.
- [7]王平.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自然灾害区划的方法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6(3):410~416.
- [8]蒋勇军,况明生,李林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及评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8(4):627~632.
- [9]高群,毛汉英.基于GIS的三峡库区云阳县生态经济区划[J].生态学报,2003,23(1):74~83.
- [10]胡孟春,马荣华.黑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划遥感制图方法[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7(1):49~54.
- [11]徐昔保,张建明,祁永安,等.基于3S的石羊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5,22(1):41~44.
- [12]卞有生,蔡博峰,赵楠.3S技术在区域生态功能区划中的应用—以河南省濮阳市为案例[J].中国工程科学,2005,7(12):54~60.
- [13]国家环境保护局.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M].北京:环境出版社,2002.
- [14]巩文.略论生态区划与规划[J].甘肃林业科技,2002,27(3):27~31.
- [15]宋治清,王仰麟,丁艳,等.市域生态功能区划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资源科学,2004,26(5):118~124.
- [16]李永洁.编制城市生态功能区划的相关思考[J].人文地理,2003,18(4):85~89.
- [17]傅伯杰,刘国华,陈利顶,等.中国生态区划方案[J].生态学报,2001,21(1):1~6.
- [18]艾努瓦儿.新疆生态功能区划[M].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