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耕地变化特征及对粮食安全的影响The influences of cultivated land change on grain security in Xianyang area
杨勇;任志远;
摘要(Abstract):
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不仅是国家层面的研究问题,也是区域层面的重要课题。文中利用55年的耕地统计数据和粮食总产量和人口数据,揭示了咸阳市耕地总体变化特征,分析了咸阳市耕地减少态势的空间差异,对粮食供需状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咸阳市的耕地面积在建国以后的55年内,经过小幅度的波动,总体上呈减少的趋势,而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咸阳市各县区在近20年里耕地减少的幅度北部高于南部;咸阳市的粮食需求量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大,但是粮食的供给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波动较大,总体上呈增长的趋势。预测结果表明,咸阳市的耕地面积还将继续减少,但是在提高复种指数和粮食单产的基础上,粮食供给在人均粮食消费量400kg/a.人情况下,未来10年还能保持较高的粮食自给水平,至2020年,咸阳市的粮食自给还能保持在90%的状态,仍将处于安全状态。
关键词(KeyWords): 耕地数量变化;粮食安全;预测分析;咸阳市
基金项目(Foundation): 西北河谷平原土地生态安全动态与可持续发展途径(项目批准号:40771019)资助
作者(Authors): 杨勇;任志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国土资源部:我国耕地面积下降到18.27亿亩(EB/OL).新华网.2007-04-12.
- [2]傅泽强,蔡运龙,等.戴尔阜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4):313-320.
- [3]中国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在就《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二OO六--二O二O年)》答记者问(EB/OL).中国新闻网.2006-12-16.
- [4]李国彬,曹明明,雷敏.耕地和建设用地区域协调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5):88-94.
- [5]程彩虹,娄策群,夏涛.农村城镇化对耕地的影响机制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76-79.
- [6]李兆富,杨桂山.苏州市近50年耕地资源变化过程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资源科学,2005,27(4):50-56.
- [7]张正栋.35 a来海南岛耕地变化与人口经济发展间的相关分析[J].中国沙漠,2005,25(5):757-764.
- [8]周炳中,赵其国,杨浩.江苏省耕地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的数理探讨[J].土壤学报,2003,40(5):665-671.
- [9]李宗尧,杨桂山.安徽沿江地区耕地数量变化特征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J].资源科学,2006,28(6):91-97.
- [10]咸阳市环境保护局.咸阳市二OO一年环境统计分析(EB/OL).http://www.xyhb.gov.cn/txt3_3.asp.
- [11]谭术魁,彭补拙.影响我国耕地利用的若干重大因素及对策调整思路[J].资源科学,2002,24(6):7-12.
- [12]谭道发,叶树华.陕西省土地资源[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352-353.
- [13]朱泽.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1997,36(5):26-33.
- [14]肖国安,王文涛.粮食安全预警研究综述及一种新的预警模型[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1):29-34.
- [15]孙杭生,孙亚婷.粮食供求预测模型与当前实际供求状况的偏差[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9(1):16-20.
- [14]刘会玉,林振山,张明阳.基于EMD的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及其成因多尺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5):745-751.
- [16]陈百明,周小萍.中国粮食自给率与耕地资源安全底线的探讨[J].经济地理,2005,25(2):145-149.
- [17]李晶,任志远,周自翔.区域粮食安全性分析与预测-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例[J].资源科学,2005,27(4):89-95.
- [18]李明辉,郑林.咸阳市自然地理志[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87: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