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柔性坝”对沟底土壤有机质影响的现场试验Effect of Sea-buckthorn Plant Flexible Dams on Soil Organic Matter in Valley Bottom
张涛,李怀恩,杨寅群,杨方社,杨晓东
摘要(Abstract):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最重要的组分之一,是评价土壤质量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2006年试验测定了种植沙棘"柔性坝"的沟道内不同位置、不同深度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与东一支沟左岸一条未种植沙棘的小支沟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坝内有机质的垂向分布不仅与土壤的发育过程和土层结构有直接联系,而且与土壤中的水分运移过程密不可分;种植沙棘"柔性坝"的沟道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未种植沙棘"柔性坝"的对比沟道,而且在相同时期种植的沙棘"柔性坝"内不同取样点处的有机质含量总和相当接近;种植沙棘"柔性坝"的沟道内土壤异质性不显著,但与未种植沙棘的沟道相比,土壤的空间异质性较大,建议对这一问题应采用更大的空间尺度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KeyWords): 砒砂岩地区;沙棘"柔性坝";有机质;异质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0479067)资助
作者(Author): 张涛,李怀恩,杨寅群,杨方社,杨晓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毕慈芬,王富贵,李桂芬,等.砒砂岩地区沟道植物"柔性坝"拦沙试验[J].泥沙研究,2003,(2):14~25.
- [2]李怀恩,同新奇,张康,等.沙棘"柔性坝"对土壤水分调控作用的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1):69~72.
- [3]杨方社,李怀恩,杨联安,等.沙棘植物"柔性坝"沟道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变化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7,21(1):107~110.
- [4]谢锦升,杨玉盛,解明曙,等.土壤轻组有机质研究进展[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6,26(3):281~288.
- [5]刘登魁,曾宪军.土壤有机质演变规律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06,(5):61~63.
- [6]毕慈芬.砒砂岩地区沟道植物"柔性坝"拦沙试验[J].中国水土保持,2002,(5):18~19.
- [7]劳家柽.土壤农化分析手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 [8]陈庆强,沈承德,孙彦敏,等.鼎湖山土壤有机质深度分布的剖面演化机制[J].土壤学报,2005,42(1):1~8.
- [9]张俊华,常庆瑞,张佳宝.不同林龄人工林对退化生态系统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6,37(3):429~433.
- [10]张宏,史培军,郑秋红.半干旱地区天然草地灌丛化与土壤异质性关系研究进展[J].植物生态学报,2001,25(3):366~370.
- [11]陈广生,曾德慧,陈伏生,等.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灌木下土壤"肥岛"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2):2295~2300.
- [12]李新荣.干旱沙区土壤空间异质性变化对植被恢复的影响[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5,35(4):361~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