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植被与空气负离子关系的研究Relations between Losee Plateau Vegetation and Aero-anion Concentration
李印颖,苏印泉,李继育,贺亮,玉泉幸一郎,牟田信次
摘要(Abstract):
选择黄土高原常见造林树种,分别对不同林分及植被类型进行空气负离子水平研究。空气负离子浓度以及空气清新度大体为:针叶林明显高于阔叶林;油松林夏季优于秋季;不同植被类型由高到低依次为:花卉绿地>林地>宜林荒草地>裸露地>水泥广场;坡向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影响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KeyWords): 空气负离子;植被类型;坡向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日NEDO合作项目,项目编号(160109);; 陕西省日元贷款项目,项目编号(14220302)资助
作者(Author): 李印颖,苏印泉,李继育,贺亮,玉泉幸一郎,牟田信次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张福金,成莲.空气离子研究及应用进展[J].中华理疗杂志,1998,21(5):299-301.
- [2]李安伯.空气离子实验与临床研究新进展[J].中华理疗杂志,2001,24(2):118-121.
- [3]刘凯昌,许文安.珠海市空气负离子水平初步调查[J].广东林勘设计,1996,12(2):11-14.
- [4]吴楚材,郑群明,钟林生.森林游憩区空气负离子水平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1,37(5):75-81.
- [5]任云卯,李涛,侯智,阎海平.森林、空气负离子与人居环境[J].绿化与生活,2004(4):121~122.
- [6]贺庆棠.森林与空气负离子[J].世界林业研究,2000,13(5):19-23.
- [7]纽式如.空气离子与人体健康[J].环境与健康,1985,(1):38.
- [8]周晓香.空气负离子及其浓度观测简介[J].江西气象科技,2002,25(2):46-47.
- [9]吴楚材,钟林生,刘晓明.马尾松纯林林分因子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影响的研究[J].中南林学院学报,1998,18(1):70-73.
- [10]刘华亭.森林浴—绿的健身法[M].台北:台湾大展出版社,1984.
- [11]宗美娟,王仁卿,赵坤.大气环境中的负离子与人类健康[J].山东林业科技.2004,23(3):32-34.
- [12]林文镇.公益性林业论丛[M].中华林学会印行,1991.
- [13]蒋继宏,李晓储,陈凤美,等.芳香型植物挥发油抑菌活性的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04,31(3):6-8.
- [14]董玉山,傅建熙,许平安,等.植物精油研究进展[J].河南林业科技.1999,19(4):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