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 v.34;No.267(11) 118-124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莱芜盆地地下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地质问题及成因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problems and causes during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groundwater in Laiwu basin, Shandong province

刘元晴,周乐,马雪梅,吕琳,郑一迪,李伟,孟顺祥

摘要(Abstract):

莱芜盆地位于大汶河流域中上游地区,长期以来,由于地下水的持续开发,引发了盆地内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为查明环境地质问题分布及成因,通过1:5万水文地质调查及盆地内不同类型地下水长序列水质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岩溶地下水大幅度下降,改变了盆地局部水文地质条件,导致郭娘泉、牛王泉等岩溶泉干涸;形成中心位于八里沟村-泉河村-南宫村,面积近32km~2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区;以及泰安城区-旧县水源地、大鱼池-枯河、莱芜铁矿区等3处规模较大岩溶塌陷区。区域孔隙水中总溶解固体(TDS)、总硬度以及Ca~(2+)、NO~-_3、SO_4~(2-)含量呈现逐年明显增加趋势;区域岩溶水中主要离子含量在2000年以前处于持续增长状态,2006年左右出现明显的低谷期,之后又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先期污染的孔隙水或地表水越流补给岩溶水导致了区域地下水化学环境退化。

关键词(KeyWords): 大汶河流域;岩溶地下水;岩溶塌陷;水文地质;水化学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工环调查项目(DD20190259;DD20160289;水环中心[2020]008)资助

作者(Author): 刘元晴,周乐,马雪梅,吕琳,郑一迪,李伟,孟顺祥

DOI: 10.13448/j.cnki.jalre.2020.30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