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Study on Relative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West Liaoning
桑秋,张平宇,韩凤
摘要(Abstract):
本文讨论并改进了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概念、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辽西地区,实证分析1988—2004年辽西地区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相对生活水平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的演变和空间差异,预测2010年和2015年辽西地区的人口超载规模,分析辽西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辽西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KeyWords): 辽西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4CB418507-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1038)资助
作者(Author): 桑秋,张平宇,韩凤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家骥,姚小红,李京荣,等.黑河流域生态承载力估测[J].环境科学研究,2000,13(2):44~48.
- [2]陈念平.土地资源承载力若干问题浅析[J].自然资源学报,1989,4(4):371~380.
- [3]封志明.区域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模式刍议—以甘肃省定西县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1990,5(3):271~283.
- [4]张志良,范小琴.宁夏土地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应用[J].干旱区地理,1992,15(2):31~41.
- [5]郭秀锐,毛显强.中国土地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0,15(6):705~711.
- [6]黄国勇,陈兴鹏.甘南藏族自治州土地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2003,39(4):75~79.
- [7]王宗明,张柏,何艳芬,等.吉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2):5~10.
- [8]谢红霞,任志远,莫宏伟.陕西省20a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动态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5,22(1):130~134.
- [9]黄宁生,匡耀求.广东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问题[J].经济地理,2000,20(2):52~56.
- [10]沈君,高志刚.新疆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2):89~92.
- [11]张正栋.珠江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0,24(6):758~763.
- [12]王俭,李法云,庞香蕊.辽宁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2005,32(2):175~178.
- [13]王亚文,曹明明.西安市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05,(4):15~17.
- [14]王雅红.可持续发展与人口、生产、环境的和谐[J].江汉论坛,2000,(10):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