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集雨水污染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Pollution Formation of Harvested Rainwater and Its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
李勇,王超,杨金虎
摘要(Abstract):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雨水资源在21世纪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雨水资源利用势在必行。但在雨水蓄集利用过程中,水质问题仍然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本文从雨水资源的形成和蓄集利用过程着手,分析了蓄集雨水的污染成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KeyWords): 蓄集雨水;污染成因;防治对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河海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编号:2001400643)
作者(Author): 李勇,王超,杨金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牟海省.国内外雨水利用的历史、现状与趋势[A].中国雨水利用研究文集[C].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44-52.
- [2] 成自勇,杨具瑞.论用水利用的若干问题和发展趋势[A].中国雨水利用研究文集[C].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29-31.
- [3] Boers T. M., Ben-Asher J. A review of rainwater harvesting[J]. Agric Water Manage, 1982, 5: 145-158.
- [4] 刘小勇,吴普特.雨水资源集蓄利用研究综述.http://www.irigate.com.cn.
- [5] 李俊奇,车武.德国城市雨水利用技术考察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Vol.15,No.1:47-49.
- [6] 黄美元,沈志来,刘帅仁等.中国西南典型地区酸雨形成过程研究[J].大气科学,1995,Vol.19,No.3:356-366.
- [7] 丁圣彦,杨好伟.集水农业生态工程[M].河南大学出版社,开封,2001.
- [8] 何久安.干旱地区雨水利用及发展方向[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8,Vol.16,No.3:84-88.
- [9] 张小玲,梁慧光.雨水集流饮用水的污染及水质改良途径[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8,33(4) :350-355.
- [10] 赵剑强.城市地表径流污染与控制[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2002.
- [11] 赵剑强,刘珊,刘英聆等.城市路面径流雨水水质特性分析[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9,Vol 19:31-33.
- [12] 杨瑞强,朱琨,金星龙等.窑水的水质分析及本质特点[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1,Vol.14,No.2:70-71.
- [13] 车武,汪慧贞,任超等.北京城区屋面雨水污染及利用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1,17(6) :57-61.
- [14] 车武,欧岚,汪慧贞等.北京城区雨水径流水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Vol.3,No.1,2002:33-37.
- [15] 汪慧贞,李宪法.北京城区雨水径流的污染及控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Vol,15,No.2: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