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干旱区土地利用历史研究Study on land use history in semi-arid region of Gansu Province
丁文广;牛贺文;仙昀让;吴洋;
摘要(Abstract):
中国甘肃境内的土地利用,是伴随着甘肃历代王朝的更替而变化的。从汉初以前的畜牧业兼少量农业生产的利用方式,到两汉时期的以农业为主,魏晋时期大力支持畜牧业的发展以及在明清时期又注重农业生产等一系列变化,即在不同的朝代,土地利用的方式以执政者按照当时对畜牧业、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和以当时的边防和粮食需求而定。从汉代以前时期开始,按照时间序列,以土地利用活动及其导致的土地覆盖变化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考古学等研究方法阐述了不同朝代所属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到了现代的多元化的土地利用方式。纵观历史时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因地制宜的制定特定的发展农业、畜牧业的良好政策,既可以保证该地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可以有效地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关键词(KeyWords): 干旱区;土地利用;历史地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40721061)资助
作者(Authors): 丁文广;牛贺文;仙昀让;吴洋;
DOI: 10.13448/j.cnki.jalre.2012.02.01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段慧平.西北干旱区金塔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
- [2]杨东,郑凤娟,刘洪敏,等.干旱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因子分析-以甘肃省酒泉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11(4):12-17.
- [3]石培基,杨银峰.人口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甘肃省武威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11):1-6.
- [4]陈英.秦汉时期甘肃生态环境的变迁[J].甘肃林业,2002(2):37-38.
- [5]李敏锋.从河西走廊古地名看古代河西历史[J].甘肃社会科学,2000(2):47-48.
- [6]颉耀文.近两千年来民勤盆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D].兰州: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3.
- [7]李并成.民勤天然草地资源及其管理利用[J].草业科学,1995(5):47-48.
- [8]古苞.论西汉政府设置河西四郡的历史意义[J].新疆社会科学,1984(4):29-37.
- [9]赵永复.历史时期河西走廊的农牧业变迁[M].历史地理(第四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2):75-87.
- [10]张买花.从陇中开荒史实看退耕还林的重要性[J].甘肃农业科技,2000(11):5-6.
- [11]赵冈,著.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 [12]刘再聪.魏晋时期甘肃河西走廊的农业开发与技术推广[J].甘肃农业,2002(2):26-27.
- [13]颉耀文,陈发虎,王乃昂.近2000年来甘肃民勤盆地绿洲的空间变化[J].地理学报,2004,59(5):662-670.
- [14]卜风贤.魏晋时期社会环境变化对农业灾害发生发展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70-72.
- [15]郇建立.国家政策对农村贫困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2):6-12.
- [16]孙成权,冯筠.中国西北地区资源与环境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