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06) 151-155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荒漠区中麻黄生物量积累与生境和生物学的关系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Biomass Accumulation and Habitat and Biology of Ephedra intermedia in Desert Area

方峨天,满多清,杨自辉,孙坤

摘要(Abstract):

河西走廊东段和祁连山前地带是河西地区中麻黄集中分布区和产区,并为一些地带的优势种群;在中、西部和北部,随着生境恶化,其分布趋于稀疏,长势弱,生产力低下,显示了该物种在一些极端生境的存在。无论是中麻黄播种苗还是刈割再生草均为连续生长三年达到植株高度和分蘖枝数的峰值,但二者生长节律有显著差异,生物量累计与生长节律和生境有密切关系,生境好,高度和分蘖枝数多,生物量亦大。在对中麻黄再生草进行人工条件下地上生物量积累的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表明:生长年限和灌溉因素都达到了F0.05的显著水平,对生物量积累影响显著,而施肥因素的差异并不显著。中麻黄属强旱生植物,是荒漠区少有的生态、经济植物,通过合理利用荒漠资源,在绿洲边缘大面积种植,实行丰产栽培,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让其防风固沙、防治荒漠化,对促进本区荒漠生态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河西荒漠区;中麻黄;生物累计;生境;生物学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由甘肃省科技研究计划项目-QS041-C31-02和QS022-C31-059资助

作者(Author): 方峨天,满多清,杨自辉,孙坤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