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黄土丘陵区与土石山区交错地带植物区系特征分析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ora of Seed Plants in the Ecotone Between the Bedrock Area and Loess Area of Western Shanxi Province
董林水,张旭东,周金星
摘要(Abstract):
本文以晋西黄土丘陵区与土石山区的典型交错地带中阳县为研究对象,分别对黄土丘陵区和土石山区的植物区系科、属、种的组成、属的分布类型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对这两个区域的植物区系组成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中阳县土石山地区,共计有种子植物64科,204属,354种。植物区系属的分布类型中,北温带分布类型最多,有87属,占总属数43%。黄土丘陵边缘区仅有种子植物134种,分属93属,42科;分别占中阳县土石山区的37.85%,45.59%,65.63%。从维持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角度来讲,晋西土石山次生林区应该是重点保护的区域。同时,发现黄土丘陵区泛热带成分分布的多种灌木均自然分布在极端干旱的阳坡地段,这种区系的分布类型与生态适应性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黄土丘陵区与土石山区交错地带天然次生植物区系特征的分析,对于深入研究该区域天然植被分布的空间异质性及其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晋西;黄土丘陵区;土石山区;交错地带;植物区系特征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科技支撑项目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4003440471085)资助
作者(Author): 董林水,张旭东,周金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彭镇华,董林水,张旭东,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水土流失策略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05,(4):471-478.
- [2]吴钦孝,杨文治,主编.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与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 [3]张信宝,安芷生.黄土高原地区森林与黄土厚度的关系[J].水土保持通报.1994,(6):1-4.
- [4]贺秀斌,唐克丽.黄土高原植被建造的潜势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1999(3):32-34.
- [5]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考察队.山西中阳县综合治理与经济发展战备规划[R].科学出版社,1990.
- [6]王荷生.华北植物区系地理[M],科学出版社,1997.
- [7]王荷生,编著.植物区系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 [8]吴征镒.中国植被[M].科学出版社,1980.
- [9]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云南植物研究,1991(增刊IV):1-139.
- [10]张文辉,李登武,刘国彬,等.黄土高原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J].植物研究,2002,(3):373-379.
- [11]李锡文.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统计分析[J].云南植物研究,1996,(4):363-384.
- [12]胡建忠,马国力,党维勤,等.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人工栽培乔木树种的区位配置方案[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1)62-69.
- [13]侯庆春,韩蕊莲,李宏平.关于黄土丘陵典型地区植被建设中有关问题的研究Ⅲ、乡土树种在造林中的意义[J].水土保持研究,2000,(2):1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