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1949年西海固干旱灾害研究The Study on the Drought Disaster in XI Hai-gu Area from 1368 to 1949
邵天杰,赵景波
摘要(Abstract):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和分析,对1368-1949年西海固地区干旱灾害的等级序列、时间序列变化、平均发生时间间隔和干旱变化趋势拟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68-1949年西海固共发生干旱灾害132次,平均每4.41年发生一次;其中以1800-1849年和1900-1949年这两个50年段的干旱灾害最为频繁。1368-1949年西海固干旱灾害以中度旱灾和轻旱涝灾为主,发生频次分别为58次、52次,占干旱灾害发生年总数的43.94%、39.39%。大面积的干旱灾害(三、四级)平均每26.5年出现一次,占干旱灾害发生总年数的16.67%。受季节性气候影响,西海固干旱灾害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夏季是干旱灾害最为频繁,春、秋两季次之,冬季最少。伏旱造成的危害相对比较严重。1368-1949年西海固干旱灾害发生频次的距平百分比曲线呈明显的波浪线型增长;以1700年为界,西海固干旱灾害频次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后期250年的干旱灾害发生频率是前期330年的2.62倍。西海固干旱灾害频发主要是由气候的异常波动、降水的年际、年内分布不均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这些自然因素造成的;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合理改造和不科学的利用方式也加剧了干旱灾害的发生及成灾程度。
关键词(KeyWords): 西海固;干旱灾害;旱灾等级;成因分析
基金项目(Foundation):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004);;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05JJD770014)资助
作者(Author): 邵天杰,赵景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YINShu-yan,HUANG Chun-chang,LI Xin-yan.Historical drought and water disasters in the Weihe Plain[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5,15(1):97~106.
- [2]赵景波,郁耀闯,王长燕.1850-1949年关中地区干旱灾害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4):99~104.
- [3]肖军,赵景波.陕西省54a来农业干旱灾害特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5):201~205.
- [4]周亚,张俊锋.1900-1949年关中地区旱涝灾害时空特征初探[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1):73~78.
- [5]袁林.西北灾荒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387~618.
- [6]张德二.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549~3624.
- [7]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近500年旱涝分布图集[M].北京:地图出版社,1981,384~498.
- [8]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3(2):15~38.
- [9]张家诚,等编著.气候变迁及其原因[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60~61.
- [10]任振球.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的异常期极其天文成因[J].农业考古,1986,6(1):298~304.
- [11]朱士光,王元林,呼林贵.历史时期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J].第四纪研究,1998,18(1):8~9.
- [12]刘晓琼,赵景波.关中地区旱涝灾害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30(4):105~107.
- [13]尹红,郭品文,等.陕西关中及周边地区近500a来初夏旱涝事件初步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7,30(1):51~57.
- [14]周旗.过去1500年宝鸡地区农业旱涝灾害与全国冷暖对应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3,20(2):123~126.
- [15]徐国昌.中国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1~101.
- [16]徐国昌,张志银.青藏高原对西北干旱气候形成的作用[J].高原气象,1983,2(2):16~31.
- [17]胡学祥,门军华,等.宁夏五千年史话[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195,19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