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河流域灌溉绿洲的形成与演变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Irrigated Oasis in Urumqi River Basin
王长松,韩光辉
摘要(Abstract):
自然绿洲到灌溉绿洲的演变是人类对绿洲可调控性增强的过程。人类对水源的控制方式以"以人就水"—引水导水工程—引、导、蓄、输水系统工程为必然趋势。乌鲁木齐河流域灌溉绿洲的形成分三个阶段:18世纪中叶到1911年奠定基础阶段;1912年至1949年发展阶段;1949年之后形成与继续发展阶段。
关键词(KeyWords): 灌溉绿洲;形成与演变;乌鲁木齐河流域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167)资助
作者(Author): 王长松,韩光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赵建新.新疆绿洲演化规律探讨[J].新疆社会经济,1993,(1):57-59.
- [2]樊自立.塔里木盆地绿洲形成和演变[J].地理学报,1993,48(2):421-427.
- [3]冯亚斌.干旱区绿洲形成演变与开发利用[J].新疆环境保护,1994,16(4):26-29.
- [4]季中淳.中国历史时期干旱区湿地及其人地系统动力学的初步研究[J].干旱区地理,1996,19(4):1-9.
- [5]钱云.历史时期新疆绿洲的演变和发展[J].干旱区资源与研究,1997,11(2):37-47.
- [6]王永兴,等.绿洲地域系统及其演变规律初步研究[J].干旱区地理,1999,22(1):62-68.
- [7]樊自立,等.天山北麓灌溉绿洲的形成和发展[J].地理科学,2002,22(2):184-189.
- [8]杨发相,等.新疆玛纳斯河地区绿洲的形成与演变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3,20(4):276-280.
- [9](清)椿园氏.西域闻见录[M].卷1,清乾隆42年刻本.
- [10]清高宗实录:卷520.二十一年九月已巳[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5-1987.
- [11](清)索诺穆策凌修.乌鲁木齐政略[M].屯田,王希隆考述.新疆文献四种辑注考述.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
- [12](清)傅恒,等撰.平定准噶尔方略[M].续编卷10,乾隆二十六年三月辛酉.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本,1990.
- [13](清)王树枏.新疆图志:卷43[M].民国12年天津博爱印刷局铅印本.
- [14](清)王树枏.新疆图志:卷65[M].民国12年天津博爱印刷局铅印本.
- [15](清)王树枏.新疆图志:卷73[M].民国12年天津博爱印刷局铅印本.
- [16]杨增新.新疆水利会第一期报告书:卷3[M].北京:北京兰石斋石印本,1917.
- [17]杨增新.补过斋文牍:水利编上[M].民国10-15年新疆驻京公寓刻本.
- [18]杨增新.补过斋文牍:丁集上[M].民国10-15年新疆驻京公寓刻本.
- [19]内务部统计科编制.民国五年新疆人口之部[M].内务统计,1917(11).
- [20]民国内政部统计司.民国十七年各省市户口调查统计报告[M].南京:南京京华印书馆,1931:1-35.
- [21]倪超.新疆之水利[M].商务印书馆,1948:151.
- [22]日本东亚同文社调查编纂.支那年鉴[M].天一出版社影印日文,1916:463.
- [23]余凌云.以经济建设求新疆永久和平[J].天山月刊,1947(1):9-21.
- [24]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M].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522.
- [25]黄建华.1944-1949年的新疆农田水利[J].新疆大学学报,1997,25(1):55.
- [26]倪超.新疆之水利[M].商务印书馆,1948:37、151.
- [27]李新亮主编.乌鲁木齐河流域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84、5、132、99-1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