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区流域径流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以讨赖河为例Chang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tream Runoff in the Alpine Catchment of the Qilian Mountains——A Case Study on the Upper Reaches of Taolaihe River
张耀宗,张勃,吕永清
摘要(Abstract):
利用近46年来讨赖河上游冰沟站年径流量和该流域同期的气候资料,分析了讨赖河径流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表明:讨赖河上游年径流量呈减少的趋势,其中以夏季最为明显;讨赖河上游降水呈增加的趋势,并以夏季最为显著,而流量大的秋季是减少的。流域温度的升高,特别夏季的温度升高与夏季的径流关系显著。温度的升高加大了流域的蒸发量特别是夏季的蒸发量,加剧了地表水资源的消耗,这也是讨赖河上游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文章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数学方法研究了他们之间的定量关系。
关键词(KeyWords): 讨赖河上游流域;冰沟;流量;气候因子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5053);; 甘肃省中青年科技基金项目(031-A21-005530)资助
作者(Author): 张耀宗,张勃,吕永清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栋梁,刘洪兰.黑河流量对祁连山年代气候变化的响应[J].中国沙漠,2004,24(4):385-391.
- [2]蓝永超,康尔泗,等.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7(6),34-38.
- [3]李栋梁,冯建英.黑河流量和祁连山气候的年代际变化[J].高原气象,2003,22(2):104~110.
- [4]李林,王振宇.黑河上游地区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J].地理科学,2006,26(1):40-46.
- [5]丁永建,叶柏生,周文娟.祁连山区流域径流影响影子分析[J].地理学报,1999,54(5):431-437.
- [6]丁永建,叶柏生,周文娟.黑河流域过去40年来降水时空分布特征[J].冰川冻土,1999,21(1):42~48.
- [7]李栋梁,陈丽萍.河西走廊黑河流量的气候特征及其预报[J].应用气象学报,1991,2(3):319-524.
- [8]蓝永超,丁永建,康尔泗,等.黑河流域水资源动态变化及其趋势的灰色Markov链预测[J].中国沙漠,2003,23(4):435-440.
- [9]肖生春,肖洪浪.近百年人类活动对黑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3),57-61.
- [10]高桥浩一郎.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以及蒸发散量的推定方式[J].天气(日本),1979,(12):759-763.
- [11]汤奇成,曲耀光,周聿超.中国干旱区水文及水资源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44~80.
- [12]康尔泗,程国栋,蓝永超,等.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出山径流变化趋势对气候变化响应模型[J].中国科学(D辑),1999,29(增刊1):48?54.
- [13]徐国昌,董安祥.我国西部降水量的准三年周期[J].高原气象,1982,1(2)11-17.
- [14]常国刚,李林,等.黄河源区地表水资源变化及其影响影子[J].2007,62(3),312-320.
- [15]施雅风.气候变化对西北华北水资源的影响[M].济南:山东科学出版社,1995,127-141.
- [16]李林,汪青春,张国胜,等.黄河上游气候变化对地表水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4,59(5),716-722.
- [17]李林,王振宇,秦宁生,等.长江上游径流量变化及其与影响因子关系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6),69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