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和熵值法的公众雾霾习惯度研究Research on public haze habit degree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and entropy method
陈楠,史兴民
摘要(Abstract):
自2013年以来,雾霾进入公众视野已有7年时间,公众是否已经习惯了雾霾?为此,在提出雾霾习惯度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公众的习惯度进行降维,利用熵值法定量评价公众的雾霾习惯度,并就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公众的雾霾习惯度可分为防护行为、降霾行为、雾霾关注度、生活影响感知和健康影响感知5个维度;2)西安市公众的健康影响感知均值最高,降霾行为的均值次之,雾霾关注度均值最小;防护行为、降霾行为和健康影响感知在公众雾霾习惯度的测量中至关重要;公众的雾霾习惯度指数总体较低,说明公众并未放松警惕;3)公众的社会经济属性对公众雾霾习惯度产生显著影响。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雾霾关注度,促使公众参与到污染防治中,也使政府更好地了解公众的看法,从而提高应对能力。
关键词(KeyWords): 雾霾;感知;公众;因子分析;西安市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5YJCZH141);;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9JM-40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GK202001003)资助
作者(Author): 陈楠,史兴民
DOI: 10.13448/j.cnki.jalre.2020.29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史兴民,雷贤.居民对PM2.5的感知与降低风险的行为选择、支付意愿[J].科学决策,2018(6):63-77.
- [2]张小曳,孙俊英,王亚强,等.我国雾霾成因及其治理的思考[J].科学通报,2013,58(13):1178-1187.
- [3]2018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摘录一)[J].环境保护,2019,47(11):47-53.
- [4]王剑,薛东前,马蓓蓓.基于GFI模型的西安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8,41(6):1388-1395.
- [5]魏小芳,石辉,段保正,等.西安市城市公园树木多样性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7,24(2):162-166.
- [6]西安市统计局.2018西安统计年鉴[M].北京:国家统计出版社,2018.
- [7]马志越,王金营,王朋岗.城市居民雾霾认知与防治意愿研究-以保定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32(12):13-19.
- [8]史兴民.城市居民燃放烟花爆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10):68-73.
- [9]徐戈,冯项楠,李宜威,等.雾霾感知风险与公众应对行为的实证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17,20(9):1-14.
- [10]顾金土,谢花.南京居民的雾霾风险认知及应对行为调查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40(3):187-190.
- [11]刘晓君,袁兆康,胡永新,等.南昌市部分公务员对空气质量及其改善措施的认知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5,32(10):886-889.
- [12]彭建,郭思远,裴亚楠,等.大陆居民对北京雾霾的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10):168-176.
- [13]周晟吕,李月寒,胡静,等.基于问卷调查的上海市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支付意愿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8,27(11):2419-2424.
- [14]石碧涛.空气污染防治的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粤港澳大湾区九城市为例[J].产经评论,2019,10(1):142-153.
- [15]彭建,张松,罗诗呷,等.北京居民对雾霾的感知及其旅游意愿和行为倾向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6,25(6):128-137.
- [16]李明,张亦然.空气污染的移民效应-基于来华留学生高校-城市选择的研究[J].经济研究,2019,54(6):168-182.
- [17]钱旭君,贺天锋,沈月平.宁波市城区居民雾霾知识及防护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1):73-7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