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沙体系建设几个问题的探讨Discussion on Problems about Construction of Sand-controlling Systems along Desert
韩致文,陈广庭,胡英娣,姚正义
摘要(Abstract):
沙害主要取决于两个系统因素的共同作用 :动力系统—风力和响应系统—下垫面状况。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风沙地貌形态类型复杂多样 ,沙源充足 ;起沙风频数高 ,作用时间长 ,防沙难度极大。已建成的高立式芦苇阻沙栅栏和 1 m× 1 m半隐蔽芦苇草方格固沙沙障结合的“阻固”体系 ,有效控制了沙害 ,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定位观测表明 ,沿线起沙风和输沙方向集中于 NE、ENE、E三个方向 ,占 46%~ 68% ,从理论上说 ,应加大风侧 (路东侧 )防护力度 ,而实际上固沙带内部强烈的风蚀与沙埋过程 ,使其有效年限与设置宽度关系不明显 ,宜采取窄宽度勤维修原则 ,上风侧宽度控制在 3 0 m~ 40 m,每 3~ 4年更新一次并及时维修。下风侧可不设置高立式沙障 ,固沙带宽度控制在 1 0 m~ 1 5 m为宜 ;高立式沙障与半隐蔽方格沙障前沿之间空留宽度控制在 8H以内较为适宜。依沙害程度 ,以单一原状芦苇固定沙障、复膜沙袋阻沙体活动沙障及固定沙障与活动沙障有机结合加强前沿阻沙力度 ;不同沙害部位设置不同规格不同高度的半隐蔽方格沙障、固化路肩边坡创造输沙断面等技术 ,形成立体防护体系 ,足以控制沙害。
关键词(KeyWords): 沙漠公路;沙害;防沙体系;防护宽度;活动沙障;固定沙障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 85 -10 1-0 7-0 2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作者(Author): 韩致文,陈广庭,胡英娣,姚正义
DOI: 10.13448/j.cnki.jalre.2000.02.00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徐峻岭等 ,半隐蔽麦草方格沙障防护宽度的探讨 ,1982 ,中国沙漠 ,2 ( 3 ) ,P16-2 3
- [2 ] 冯连昌等 ,草方格沙障防风原理及其防护宽度的计算公式 ,1986,第二届全国风工程及工业空气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P43 7-4 4 2
- [3 ] 刘贤万 ,草方格沙障的风洞试验 ,1992 ,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流沙治理研究 (二 ) ,宁夏人民出版社 ,P3 2 6-3 3 4
- [4] 刘贤万 ,实验风沙物理与风沙工程学 ,1995 ,科学出版社
- [5 ] 刘贤万 ,草方格沙障的风沙实验 ,1988,流沙治理研究 ( 2 ) ,宁夏人民出版社
- [6] 韩致文等 ,塔里木沙漠公路试验段防沙工程效益分析 ,1993 ,中国沙漠 ,13 ( 4 )
- [7] 韩致文、刘贤万等 ,复膜沙袋阻沙体与芦苇高立式方格沙障防沙机理风洞模拟实验 ,1999,中国沙漠 ,19( 4 )
- [8] 刘恕 ,沙坡头铁路防沙工程的系统特征 ,1992 ,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流沙治理研究 (二 ) ,宁夏人民出版社 ,P8-12
- [9] 凌裕泉等 ,栅栏在防止前沿积沙中的作用 ,1992 ,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流沙治理研究 (二 ) ,宁夏人民出版社 ,P3 0 9-3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