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和RS的旅游开发生态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为例Research on the Suitable Evaluation of Eco-environment to Tourism Development Based on DEM & RS—A Case Study on Dongsheng District,Erdos,Inner-Mongolia
张振国,贾铁飞
摘要(Abstract):
本文以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区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为例,运用GIS技术和遥感技术从空间上对其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适宜性进行了定量评价。首先,运用GIS相关软件生成研究区的DEM模型并与其TM影像进行叠加,提取相关数据。然后,分别对研究区的地表切割程度、坡度、坡向、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等进行分析,并划分出研究区中共有三个区域具有较好的旅游开发适宜度。
关键词(KeyWords): DEM;生态环境;鄂尔多斯市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东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项目资助
作者(Author): 张振国,贾铁飞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黄震方,陈志钢,袁林旺.我国区域旅游环境研究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3):99-104.
- [2]裴青.承德市旅游环境质量现状及其控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1,7(1):35-39.
- [3]李伟,庄永红.银厂风景区旅游环境质量评价[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14(4):27-29.
- [4]龙丽民,梁荣玲.古城正定旅游环境质量的数学评价模式[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1):91-95.
- [5]朱连奇.开封市旅游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及防治对策的分析探讨[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4(4):82-90.
- [6]简王华,曹新.桂西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旅游环境协调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9(2):56-60.
- [7]万绪才,张安,李刚,等.基于旅游者的城市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南京与苏州两市实例分析[J].经济地理,2003,23(1):113-116.
- [8]史培军.地理环境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 [9]封志明.资源科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 [10]刘少峰,王陶,张会平,等.数字高程模型在地表过程研究中的应用[J].地学前缘,2005,12(1):303-309.
- [11]段琪庆,郝光荣,李培红,等.在MapInfo下制作DEM的程序设计及方法[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19(3):57-60.
- [12]邱卫宁.根据等高线建立数字高程模型[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4,19(3):199-203.
- [13]虞继进.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江苏测绘,1999,22(3):33-36.
- [14]卢玉东,尹黎明,何丙辉,等.利用TM影像在土地利用/覆盖遥感解译中波段选取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7(4):476-486.
- [15]俞孔坚.景观敏感度与阀值评价研究[J].地理研究,1991,10(2):38-51.
- [16]丁建丽,塔西甫拉提.特依拜.基于NDVI的绿洲植被生态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1):23-26.
- [17]陈正宜.晋陕蒙接壤地区脆弱生态系统遥感监测与管理研究[M].北京:宇航出版社,1994,24-36.
- [18]刘纪远.中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4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