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藏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生态补偿制度的博弈分析The Game Analysi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stitution in Tibetan Main Body Function Area Construction
刘雨林
摘要(Abstract):
由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使得我国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所产生的成本和效益由不同的地区承担和享受,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区际间利益冲突,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发现,当区域收入不均衡的时候,提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纳什均衡结果也不相同,高收入者(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会承担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责任,而低收入者(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则会坐享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效益,因此在西藏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应当建立跨地区生态补偿的机制,由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补偿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成本,运用多种生态补偿的方法,解决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困境。
关键词(KeyWords): 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博弈分析;西藏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西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研究"(批准号:04JZD00010)子课题资助
作者(Author): 刘雨林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钟祥浩,等.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J].山地学报,2006,(2):129-132.
- [2]韩永翔,等.青藏高原沙尘及其可能的意义[J].中国沙漠,2004,24(5):588-592.
- [3]杨道波.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6,(1):89-92.
- [4]吕忠梅.超越与保守: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20.
- [5]周大杰,董文娟,孙丽英,等.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31-135.
- [6]孙新章,谢高地,等.中国生态补偿的实践及其政策取向[J].资源科学,2006,(4):25-26.
- [7]钟大能.在西部民族地区完善财政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4):24-26.
- [8]肖金成,王青云,高国力.我国空间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N].中国经济时报,2005-12-20.或新浪网,http://finance.sina.com/roll/20051220/0907456313.shtm l.
- [9]高国力.关于我国主体功能区划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N].中国经济时报,2006-09-01.
- [10]新华网,国土空间四大主体功能区:从产业调整到区域调整(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re//2006-04/01/content-4371090.htm.
- [11]肖金成.确定主体功能区是一个创新[N].中国经济导报,2006-06-06.
- [12]新浪网财经纵横,三家机构研究实现允许GDP负增长方案(EB/OL).http://financee.sina.com.cn/g/20060605/01582622927.shtm l.
- [13]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4.
- [14]周一平,张书玉.生态本位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立法[J].开发研究,2004,(4):95.
- [15]张维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