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干旱区PRED系统生态环境指标的选择与实践——以新疆民丰县为例The Selection and Practice of Eco-environment Index in Typical Arid Region's PRED System——Take the Minfeng Country in Xinjiang for Example
熊黑钢,周哲
摘要(Abstract):
本文通过选取的水资源总量、年沙尘暴天数,耕地面积,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等因子,作为判断典型干旱区PRED系统状况的生态环境指标。并结合国民生产总值,总人口数量,恩格尔系数等其它因子来讨论新疆民丰县PRED系统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这些生态环境指标用于评价工业不发达,生态环境脆弱的典型干旱区,能较好地反映其在时间序列上的发展状况和实际的区域协调发展,为其建设发展提供了评判和规划的依据。
关键词(KeyWords): 干旱区;PRED系统;新疆民丰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61008);; 教育部绿洲重点实验室(XJDX0208-2004-07);; 教育部春晖计划(Z2004-1-65009)项目资助
作者(Author): 熊黑钢,周哲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和田风物编辑委员会.和田风物.乌鲁木齐[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35-56.
- [2]曾珍香,顾培量.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23-136.
- [3]王合生,虞孝感.我国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价[J].经济地理,1997,17(4):35-39.
- [4]廖志杰,刘岳.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其空间分布特征[J].地理学报,2000,55(2):61-68.
- [5]毛汉英.县域经济和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地理学报,1991,46(4):21-28.
- [6]冯玉广,王华东.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97,17(5):131-139.
- [7]傅劲木,傅先兰.RESE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原理、方法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3(4):231-238.
- [8]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几种新方法评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J].2000,10(2):213-218.
- [9]刘淑珍,范建容,刘刚才.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地荒漠化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沙漠,2002,22(1):47-51.
- [10]冯玉广,王华东.区域PRED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描述[J].环境科学学报,1997,17(4):283-289.
- [11]董锁成.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新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模式和对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68-89.
- [12]李岩英,杨晓玲,王式攻.河西走廊东部近50年沙尘暴成因、危害及防御对策[J].中国沙漠,2002,22(3):283-287.
- [13]王根绪,程国栋.干旱内陆流域生态需水量及其估算—以黑河流域为例[J].中国沙漠,2002,22(2):29-34.
- [14]李斌,樊胜岳,周立华.干旱区水资源费的构成与确定[J].中国沙漠,2001,21(1):50-55.
- [15]张志强.区域PRED的系统分析与决策制定方法[J].地理研究,1995,14(4):35-40.
- [16]肖生春,肖洪浪.干旱区沙地资源农业利用模式的经济生态综合评价[J].中国沙漠,2002,22(1):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