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黄土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Analyses on Climat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ver the Loess Plateau in Recent 50 Years
李振朝,韦志刚,文军,符睿
摘要(Abstract):
利用黄土高原地区55个气象台站1951-2000年50年的气温和降水逐日资料,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地理分布特征和气候变化特征;把黄土高原地区分成4个小区,利用小波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各个小区气温和降水的多时间尺度特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地理分布总趋势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近50年来的降水是逐渐减少的;气温的地理分布特点也是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近50年来的气温是在逐渐上升的;各区降水主要存在准3a周期、8-12a和准22a周期,年平均气温的准3年周期在少数时段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关键词(KeyWords): 黄土高原;气候特征;小波分析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基金项目“黄土高原陆—气相互作用的初步观测试验研究”;;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2004406)资助
作者(Author): 李振朝,韦志刚,文军,符睿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钱林清.黄土高原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4.
- [2]王毅荣.黄土高原植被生长期降水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2):214-219.
- [3]姚玉璧,王毅荣,李耀辉,等.中国黄土高原气候暖干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资源科学,2005,27(5):146-152.
- [4]姚玉璧,李耀辉,王毅荣,等.黄土高原气候与气候生产力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2):202-208.
- [5]王万忠,焦菊英,郝小品.黄土高原暴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及点面关系[J].水科学进展,1999,10(2):165-169.
- [6]焦菊英,王万忠.黄土高原降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研究[J].水文,2001,21(2):20-24.
- [7]叶燕华,郭江勇,王风.黄土高原春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22(1):11-17.
- [8]韦志刚,文军,吕世华,等.黄土高原陆—气相互作用预试验及其晴天地表能量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05,24(4):545-555.
- [9]杨兴国,张强,王润元,等.陇中黄土高原夏季地表能量平衡观测研究[J].高原气象,2004,23(6):828-834.
- [10]杨兴国,马鹏里,王润元,等.陇中黄土高原夏季地表辐射特征分析[J].中国沙漠,2005,25(1):55-62.
- [11]黄嘉佑.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126-139.
- [12]Horel J D.Arotat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Northen Hemisphere 500mb height field[J].Mon WeaRev,1991,109:2080-2092.
- [13]么枕生.聚类统计检验分析用于气候分类[A],么枕生教授科学论文选集—气候学与统计气候学[C].气象出版社,1999,209-219.
- [14]邓自旺,尤卫红,林振山.子波变换在全球气候多时间尺度变化分析中的应用[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7,20(4):505-510.
- [15]杨梅学,姚檀栋.近300 a来古里雅冰芯记录的气候突变事件[J].冰川冻土,2002,24(6):717-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