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北麓中段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cs of Groundwaterin the Middle of Northern Slope of Tianshan Mountains
段磊,王文科,曹玉清,王丽娟,刘斌
摘要(Abstract):
本文通过分析天山北麓中段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并对比潜水和承压水水化学特征的异同点,得出结论:(1)地下水化学场受到地质地貌的控制作用,自南向北呈现明显的水平分带性。(2)山前冲洪积扇区,潜水和承压水联系密切,水质好,是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的良好选择。(3)细土平原区,潜水沿河道两侧分布着一定宽度的淡水带,反映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河水的补给。(4)承压水是细土平原区工农业用水的首要选择;沙漠边缘和乌鲁木齐城镇区地下水水质差,不宜利用,可采用地表水或外流域调水。(5)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形成是受溶滤作用、蒸发作用和脱硫酸作用以及阳离子交换作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KeyWords): 水化学特征;对比分析;形成作用;地下水;天山北麓中段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2131);; 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02078);;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研究项目(2003100400012)资助
作者(Author): 段磊,王文科,曹玉清,王丽娟,刘斌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程维明,周成虎,刘海江,等.玛纳斯河流域50年绿洲扩张及生态环境演变研究[J].中国科学(D).2005,35(11):1074~1086.
- [2]李文鹏,周宏春,周仰效,等.中国西北典型干旱区地下水流系统[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5.
- [3]陈梦熊,马凤山.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
- [4]孔金玲,王文科,赵成.河西走廊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关系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5,28(5):581~587.
- [5]乔晓英,王文科,陈英,等.天山北麓蓄水构造模式与水循环特征[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5,27(3):33~37.
- [6]王大纯,张人权,史毅虹,等.水文地质学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 [7]叶民权,王书峰.乌鲁木齐市减灾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5.
- [8]沈照理.水文地球化学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 ②新疆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新疆地矿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新疆准噶尔盆地(天山北麓)地下水勘查报告,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