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空间占用分析Analysis on Natural Capital Utilization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the Northwest China
张爱婷,杜跃平,张连业,董国强
摘要(Abstract):
西北地区属于资源初级品出口地区,因此从消费角度分析西北地区的生态占用并不能真正反映该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利用生态空间占用理论与方法,从生产角度对西北地区生态空间开发占用进行估算,并与区域实际生物承载力进行比较,反映西北地区生产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在目前世界平均单产下,西北地区人均生产占用生态空间为3.834hm2,人均生态容量为1.645hm2,西北地区人均生产生态空间占用超出了实际可利用的生物承载能力,出现了生态赤字;西北地区生产生态赤字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能源开发占用生态空间过大引起的,其他类型生态用土地均有盈余,其中西北地区生态空间盈余较多的是草地,说明西北地区对草原利用开发上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KeyWords): 生态空间占用;生态容量;生态赤字;西北地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05JJD190090)资助
作者(Author): 张爱婷,杜跃平,张连业,董国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Mathis Wackernagel and J.David Yount.The Ecological Footprint:an Indicator of Progress toward Regional Sustainability[J].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1998,51:511-529.
- [2]Wackernagel M,Ree W E.Perceptual and structural barriers to 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economics from an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spective[J].Ecological economics,1997,20(1):3~24.
- [3]秦耀辰,牛树海.生态占用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和改进[J].资源科学,2003,25(1):1-8.
- [4]张志强,徐忠民,程国栋.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J].生态经济,2003,(10):8-10.
- [5]牛树海,秦耀辰.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空间占用法理论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2002,32(4):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