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06) 39-43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变化及其恢复
Eco-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n Ejina Oasis

卢爱刚,庞德谦,李筱琳,王天明,葛剑平

摘要(Abstract):

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是我国西部干旱区具有重要生态防护功能的绿洲,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作用下,绿洲生态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1)由于黑河上中游用水量的增加,导致下游额济纳绿洲的入境水量逐年减少,并且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水质恶化。2)以胡杨林、柽柳、梭梭林为主的天然林大面积减少;草地生态系统呈现以草场面积减少,牧草产量下降,草地荒漠化和载畜能力降低等为特征的持续退化趋势。3)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现象在该区表现明显。为了使额济纳绿洲的生态环境向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本文从水资源、植被及土地生态系统等方面对额济纳绿洲提出了生态恢复对策。

关键词(KeyWords): 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变化;生态恢复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此项工作由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2002CB111507);; “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03A02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01054);;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中国博士后基金(20070420315)等项目的资助

作者(Author): 卢爱刚,庞德谦,李筱琳,王天明,葛剑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