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2018年中国农业生态补偿研究进展——基于中国知网1582篇文献的分析Hot spots, threads and prospects in the researches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China from 1996 to 2018
何可,闫阿倩,王璇,张俊飚
摘要(Abstract):
从浩如烟海的农业生态补偿文献"大数据"中寻找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研究热点,把握农业生态补偿研究的发展脉络与趋势,对促进学术界更好地参与农业生态补偿建设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文中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运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辨明了中国农业生态补偿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其演进路径。文中发现,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生态文明视角下农业生态补偿方式与政策研究、生态建设与生态治理目标下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农业生态补偿标准量化研究、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四大方面。从演进路径来看,主要研究内容呈现出从理论向实践转变的趋势,主要研究领域则从单一的森林或湿地,逐渐呈现出耕地、水域、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百花齐放的格局。基于研究结果,文中发现,随着公众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诉求方兴未艾,有关受偿意愿视角下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农田生态补偿、农业生态补偿立法的研究将愈来愈受到重视。
关键词(KeyWords): 农业生态补偿;研究热点;研究前沿;信息可视化;Citespace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7030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333006);;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软科学课题(RKX2019020A);;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5JZD014)资助
作者(Author): 何可,闫阿倩,王璇,张俊飚
DOI: 10.13448/j.cnki.jalre.2020.09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高尚宾.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补偿[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 [2]严立冬,田苗,何栋材,等.农业生态补偿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7):3615-3625.
- [3]谢高地,肖玉.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6):645-651.
- [4]Li X,Ma E,Qu H.Knowledge mapping of hospitality research -A visual analysis using CiteSpa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17,60:77-93.
- [5]李杰,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
- [6]黄锡生,何江.论生态文明建设与西部扶贫开发的制度对接-以生态补偿为“接口”的考察[J].学术论坛,2017,40(1):105-110.
- [7]周宏春.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农村绿色发展[J].环境保护,2018,46(7):16-20.
- [8]兰燕卓,高新军.水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基于具体案例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14(2):20-23.
- [9]朱媛媛,刘桂环,谢婧,等.国际上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实践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42(2):127-130.
- [10]刘金淼,孙飞翔,李丽平.美国湿地补偿银行机制及对我国湿地保护的启示与建议[J].环境保护,2018,46(8):75-79.
- [11]胡涛.中国流域水质管理:生态补偿还是污染赔偿?-基于美国跨界流域水质管理的教训[J].环境经济研究,2017,2(2):121-132.
- [12]王有强,董红.德国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3(5):141-144.
- [13]李国平,石涵予.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标准、农户行为选择及损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5):152-161.
- [14]全世文,刘媛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补偿方式会影响补偿标准吗?[J].中国农村经济,2017(4):13-29.
- [15]孙博,谢屹,温亚利.中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进展[J].湿地科学,2016,14(1):89-96.
- [16]孔德帅.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7.
- [17]胡孝平.农业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建设研究-以苏州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3):136-142.
- [18]李海燕,蔡银莺.主体功能区农田生态补偿的农户受偿意愿分析-以重点开发、农产品主产和生态功能区为实证[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37(1):123-129.
- [19]刘永强,龙花楼.长江中游经济带土地利用转型时空格局及其生态服务功能影响[J].经济地理,2017,37(11):161-170.
- [20]何可,张俊飚.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生态价值-基于新生代农民与上一代农民支付意愿的比较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4(5):62-73.
- [21]韦惠兰,祁应军.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与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6,38(2):74-82.
- [22]覃洁,秦成,周慧杰,等.基于生态承载力供需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广西耕地生态补偿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6,28(3):77-81,86.
- [23]孙世坤,王玉宝,刘静,等.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水足迹量化及评价[J].水利学报,2016,47(9):1115-1124.
- [24]何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 [25]Penn J M,Hu W.Understanding hypothetical bias:An enhanced meta-analysis[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18,100(4):1186-1206.
- [26]杨欣,蔡银莺,张安录.农田生态补偿理论研究进展评述[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7,33(2):10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