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互动模式实证研究——以延安沟壑区为例Positive Analyses o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l in Loess Gully Regions in North Shaanxi——A case study of Yan'An city
郝高建,王立霞
摘要(Abstract):
通过对延安丘陵沟壑区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在对本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和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对本区出现的生态建设与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总结,探索了黄土高原沟壑区村级单元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道路,对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综合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模式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1SM27);;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资助
作者(Author): 郝高建,王立霞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杨文治,余存祖.黄土高原区域治理与评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1.
- [2]郝明德.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J].水土保持通报,1996,2(1):68~72.
- [3]王青.黄土高原可持续农业开发模式研究[J].干旱区研究,1997,6(2):45~50.
- [4]张雁冰.生态建设的一面旗帜[J].陕西水利,2003,5:24~26.
- [5]赵雪雁,巴建军.甘肃黄土高原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农业发展对策[J].干旱区地理,2002,12(4):346~349.
- [6]李君轶.陕甘宁老区农村人口素质与农民经济收入关系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1):18~22.
- [7]杜方义.米脂县舍饲养羊效益调查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4,(5):70~72.
- [8]白永宏.陕北四位一体庭院生态模式及其效益分析[J].生态农业研究,2000,(2):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