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于田绿洲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力分析Study on Human Driving Mechanisms of the Oasis Land Use Changes in Arid Region
瓦哈甫.哈力克,塔西甫拉提.特依拜,海米提.依米提,熊黑刚
摘要(Abstract):
根据干旱区土地利用和相关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变化特征的典型相关分析,提出了表征县级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人类驱动因素的指标,分析了两者的相关性及探讨人口变化驱动因素对土地利用特别是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为协调干旱区土地资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提供依据,也为干旱区土地利用研究的深入积累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KeyWords): 干旱区土地利用;人类驱动;于田绿洲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61006);; 新疆教育厅优秀青年学者奖励基金(XJEDU2004E04);; 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作者(Author): 瓦哈甫.哈力克,塔西甫拉提.特依拜,海米提.依米提,熊黑刚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塔西甫拉提.特依拜.干旱区环境演变与遥感应用研究[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
- [2]熊黑钢,钟魏,塔西甫拉提,等.塔里木盆地南缘自然与人文历史变迁的耦合关系[J].地理学报,2000,55(2):191-199.
- [3]钟魏,熊黑钢,塔西甫拉提,等.南疆地区历史时期气候与环境演变[J].地理学报,2001,56(3):345-352.
- [4]瓦哈甫.哈力克,海米提.依米提,等.绿洲耕地变化趋势与驱动力[J].地理学报,2004,59(4):608-614.
- [5]张明.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为中心的土地科学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1,20(4):297-304.
- [6]摆万奇,赵士洞.土地利用变化趋动力系统分析[J].资源科学,2001,23(3):39-41.
- [7]李秀彬.土地利用变化的解释[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3):195-203.
- [8]周炳中,赵其国,杨浩.江苏省耕地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的数理探讨[J].土壤学报,2003,40(5):665-671.
- [9]李平,李秀彬,刘学军.我国现阶段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宏观分析[J].地理研究,2001,20(2),129-138.
- [10]柳长顺,齐实.西吉县80年代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2,16(5),63-66.
- [11]Louis-Albert Lake,Ngor Ndour,Mandiaye Thiobane et all.Dynamique dela r啨partition des paysages ruraux dansle nord du S啨n啨galdepuis le milieu de XXesi啨cle[J].Science plan啨taire/S啨cheresse,2003,14(1):5-13.
- [12]Marq De Villiers.D啨veloppement durable,et ressources hydrique en Afrique subsharienne[M],Fall.Automne,2002,52-58.
- [13]李宪文,林培,朱德举.我国耕地调控的科学内涵及模式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1999,13(1),20-23.
- [14]蔡运龙,傅泽强,戴尔阜.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资源调控[J].地理学报,2002,57(2):128-134.
- [15]顾朝林.北京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机制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4):307-312.
- [16]张永民,赵士洞,钟林生.近50年赤峰耕地动态变化研究[J].资源科学,2002,24(5):19-25.
- [17]王秀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中的人口因素分析[J].资源科学,2000,22(3):39-42.
- [18]张志良,张涛,张潜.中国西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7,11(2):1-8.
- [19]洪楠.STATISTICAfor Windows统计与图表分析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08-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