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 v.34;No.267(11) 182-188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自然条件下胡杨叶片光合作用的气孔、非气孔限制
Stomatal and no-stomatal limitations to photosynthesis of Populus euphratica leaves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高冠龙,冯起,刘贤德

摘要(Abstract):

文中分析了自然条件下胡杨叶片的外界环境因子及光合生理特征的日变化规律,探讨并剖析了自然条件下胡杨叶片光合作用的气孔和非气孔限制的特征。结果表明,在观测日内:1)净光合速率(P_n)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在6、8和9月正午前后出现了短暂的"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g_s)呈周期性波动,随着水汽压差(VPD)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胞间CO_2浓度(C_i)基本呈现出早晚大、午间小的"V"型变化趋势。在所有观测日内,g_s随着P_n的增大有增大的趋势。2)胡杨叶片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值(L_s)在早上水平较低,在中午和下午呈现出相对较高水平;非气孔限制值(C_i/g_s)水平在上午较小,下午慢慢增大,在16:00前后迅速升高。在"光合午休"时间段内,首先L_s逐渐升高并达到最大值,而此时C_i达到最低值,表现出明显的气孔限制。随后L_s逐渐减小而C_i/g_s迅速升高,表现出明显的非气孔限制。3)相对气孔限制值(RL_s)与L_s的变化趋势一致,可以反映气孔控制光合作用过程的相对重要性,但其值在下午略低于L_s,说明气孔限制因子在下午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程度下降。

关键词(KeyWords): 光合作用;气孔限制;非气孔限制;胡杨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青年基金项目(201801D22128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8M64376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自然科学类)资助项目(300102279505)共同资助

作者(Author): 高冠龙,冯起,刘贤德

DOI: 10.13448/j.cnki.jalre.2020.31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