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旅游形象定位及推广研究Study on the Positioning and Promotionof Urumqi's Urban Tourism Image
杨彩凤,海米提·依米提,杨丽,白洋,李凤华
摘要(Abstract):
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形象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以及乌鲁木齐建立旅游形象的紧迫性。然后结合乌鲁木齐的实际,分析其旅游资源的现状及特色,运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乌鲁木齐市的旅游形象进行受众调查,并对其旅游形象替代性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乌鲁木齐市对应于不同区域客源市场的旅游宣传口号,并提出乌鲁木齐市旅游形象塑造及宣传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KeyWords): 旅游形象;形象定位;旅游形象口号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030144)经费资助
作者(Author): 杨彩凤,海米提·依米提,杨丽,白洋,李凤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白祖诚.建设北京雄美迷人的旅游形象优化北京得天独厚的旅游产品[J].旅游学刊,1994,19(2):26-31.
- [2]Martina G.Gallarza,Irene Gil Saura,Haydee Caldron Garcia.Destination Image Towards a Conceptual Framework(J).Annals ofTourism Research,2001,29(1):56-78.
- [3]林炎钊.旅游形象设计:我国旅游城市面临的新课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3):122-126.
- [4]李燕勤,吴必虎.旅游形象口号的作用机理与创意模式初探[J].旅游学刊,2004,19(1):82-86.
- [5]李克强,林炎钊.构建城市旅游形象初探[J].旅游研究与实践,1995,(3):18-20.
- [6]陈传康,王新军.神仙世界与泰山文化旅游城的形象策划(CI)[J].旅游学刊,1996,11(1):48-52.
- [7]谷明.大连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及整体策划[J].旅游学刊,2000,15(5):63?67.
- [8]谷成,郭强.大连城市旅游形象的GIS战略[J].经济地理,2001,21(4):509-511.
- [9]章锦河,陆林.资源型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研究——以淮南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1,16(2):16-19.
- [10]李志民.广州市旅游形象设计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3):83-86.
- [11]崔凤军,蒙吉军.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设计与实施策略[J].人文地理,1999(2):6-9.
- [12]葛立成,聂献忠,余足云.关于城市旅游业的三个战略问题[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9-23.
- [13]李艳.析重庆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与建设[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13(1):67-71.
- [14]李胜利.新世纪旅游形象的定位与推广[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5):124-127.
- [15]保继刚,等著.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科学出版社[M].1996.205-227.
- [16]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316-317.
- [17]张海霞,张旭亮.吐鲁番市旅游形象建设基础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3(3).
- [18]赖良杰,彭东.喀斯特地貌景观特点及旅游形象塑造[J].中国岩溶,2003,22(4):318-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