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地关系的内蒙古草原可持续发展研究The Study on Inner Mongolia Graassland Susta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Human-land Relationship
吕君,刘丽梅
摘要(Abstract):
经过分析可知,内蒙古草原人地关系系统结构现状是,一方面人口的基本需要不能满足,另一方面自然环境严重退化,基本生存条件进一步失去保障,人与地(草原)处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人地面临多种的恶性循环。所以,必须改弦更张,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调整经济结构,减轻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寻求对外开放多元的发展模式。并以生态旅游为例论述了产业生态化对内蒙古草原人地关系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KeyWords): 内蒙古草原;人地关系系统;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科学发展观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CJY033);; 内蒙古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011)资助
作者(Author): 吕君,刘丽梅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蔡运龙.人地关系研究范畴[J].人文地理,1998,13(2):7-13.
- [2]吕拉昌.人地关系操作范式探讨[J].人文地理,1998,13(2):14-17.
- [3]杨青山,梅林.人地关系、人地关系系统与人地关系地域研究[J].经济地理,2001,21(5):532-537.
- [4]刘黎明,赵英伟,谢花林.我国草地退化的区域特征及其可持续利用管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4):46-50.
- [5]由亚男.发菜贸易对内蒙古草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政策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0,23(3):279-283.
- [6]刘钟龄,王炜,郝敦元,等.内蒙古草原退化与恢复演替机理的探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2,16(1):84-91.
- [7]张殿发,张祥华.中国北方牧区草原牧业生态经济学透视[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2,16(1):37-42.
- [8]吕君,刘丽梅.草原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3):110-114.
- [9]David W eaver.生态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2:7-22.
- [10]David A.Fennell.生态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11: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