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07) 85-91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松嫩平原作物现实生产力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Analyses of Affecting Factors for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ctual Crop Productivity in Songnen Plain

王宗明,张柏,宋开山,李晓燕,刘殿伟,李建平

摘要(Abstract):

本文通过分析松嫩平原主要作物—玉米和大豆现实生产力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以阐明区域尺度作物生产力的重要控制因子。相关分析表明,玉米现实生产力与生长季降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好,与年总太阳辐射之间的相关性次之,其次为与年平均气温之间的相关关系;大豆现实生产力与年降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好,与年总太阳辐射之间的相关性稍差;大豆现实生产力与平均温度之间呈现较弱的负相关。不同坡度条件下玉米和大豆现实生产力水平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对于松嫩平原而言,坡度不是影响作物现实生产力水平的主要因素。不同类型耕作土壤对玉米和大豆现实生产力的影响分析表明,对于玉米而言,6类不同土壤条件下的玉米现实生产力存在以下规律:黑土>草甸土>黑钙土、暗棕壤和盐碱土>风沙土。不同土壤条件下的大豆现实生产力存在差异:黑土>草甸土>暗棕壤>黑钙土和盐碱土>风沙土。以500mm降水量等值线为界线,将松嫩平原分为东西两个部分,研究其作物生产力的差异。结果表明,松嫩平原东西两个部分玉米和大豆现实生产力水平在统计学上均具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KeyWords): 作物生产力;影响因素;空间差异;松嫩平原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01003);; 中国科学院东北振兴科技行动计划重大项目;; 中国科学院"东北之春"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科学与社会实践专项资助

作者(Author): 王宗明,张柏,宋开山,李晓燕,刘殿伟,李建平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