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12) 146-150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蒙古沙棘亚种和中国沙棘亚种良种及其杂种1代ISSR分析
ISSR Analysis on Chinese Seabuckthorn,Monglian Seabuckthorn and Their F1

刘瑞香,杨劼,金争平,卢顺光,温秀凤

摘要(Abstract):

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蒙古沙棘亚种良种乌兰沙林和中国沙棘亚种良种丰宁雄株极其F1代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72个位点,71个位点具有多态性。筛选后的11个引物中10个引物的多态性都非常高,多态性达到100%,适合多态性的检测。母本乌兰沙林、父本丰宁雄株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38.89%和68.06%,F1代雌雄株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63.89%和70.83%,由此可知F1代具有较强的遗传多样性。而从遗传一致度和树状图同样可知杂雌和杂雄的一致度最高,然后是父本,最后是母本。

关键词(KeyWords): 沙棘;ISSR;遗传标记;遗传多样性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4-0260);; 博士基金(BJ05-13)资助

作者(Author): 刘瑞香,杨劼,金争平,卢顺光,温秀凤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