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01) 122-128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嫩江中下游湿地生态水文功能及其退化机制与对策研究
Study on the Wetland Ec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Functions and Their Degradation Mechanis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Nenjiang River

章光新,郭跃东

摘要(Abstract):

嫩江中下游湿地是我国自然湿地主要集中分布区之一,是东北松嫩平原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近50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的作用下,湿地生态系统严重受损,生态水文功能急剧退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或丧失。本文重点阐述了嫩江中下游湿地的主要生态水文功能,并系统地分析了湿地生态水文功能退化的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气温上升和降水量减少、中上游用水量增加与水利工程建设导致流域下游湿地水源补给量锐减、大规模的湿地农田化和过度放牧、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湿地景观演变和生态水文功能退化的主要机制。根据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恢复和重建嫩江中下游湿地生态系统的对策和措施,从而保证湿地生态水文功能的正常发挥,保障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KeyWords): 湿地;生态水文功能;退化机制;湿地水文;嫩江中下游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科院知识创新课题“嫩江中下游地区生态水文过程与湿地演变研究”项目(KZCX2-SW-320-2)资助

作者(Author): 章光新,郭跃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