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毛乌素地区沙漠化的影响The Impact of Historical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Sandy Desertification of Mu Us Region
杨林海,周杰
摘要(Abstract):
通过对历史时期毛乌素地区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沙漠化过程的综合分析认为,历史时期毛乌素地区的沙漠化呈逐渐加速的趋势;唐朝之前本区沙漠化主要受气候变化的控制,之后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不论是冷湿还是暖湿气候,良好的水分条件总是有利于沙漠化的逆转,而农业活动总是会造成沙漠化的扩展。今后本区的沙漠化是扩展还是逆转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全球变暖对毛乌素地区降水量的影响以及农业和牧业所占的份额。
关键词(KeyWords): 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毛乌素地区;沙漠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146)资助
作者(Author): 杨林海,周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吴薇.近50年来毛乌素沙地的沙漠化过程研究[J].中国沙漠,2001,21(2):164-169.
- [2]孙继敏,丁仲礼,袁宝印.2000 aB.P.来毛乌素沙区的沙漠化问题[J].干旱区地理,1995,18(1):36-42.
- [3]侯仁之.从红柳河上游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J].文物,1973,(1):35-41.
- [4]董光荣,李保生,高尚玉,等.鄂尔多斯高原的第四纪古风成沙[J],地理学报,1983,38(4):341-346.
- [5]董光荣,高尚玉,金炯,等.毛乌素沙漠的形成、演变和成因问题[J].中国科学(B辑),1988,(6):633-642.
- [6]李保生,靳鹤龄.150ka以来毛乌素沙漠的堆积与变迁过程[J].中国科学(D辑),1998,28(1),85-90.
- [7]孙继敏,刘东生.五十万年来毛乌素沙漠的变迁[J].第四纪研究,1996,16(4):359-367.
- [8]施雅风.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C].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 [9]王绍武,龚道溢.全新世几个特征时期的中国气温[J].自然科学进展,2000,10(4):325-332.
- [10]陈渭南,高尚玉,邵亚军,等.毛乌素沙地全新世孢粉组合与气候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1):39-54.
- [11]苏志珠,董光荣,李小强,等.晚冰期以来毛乌素沙漠环境特征的湖沼相沉积记录[J].中国沙漠,1999,19(2):104-109.
- [12]陈渭南,宋锦熙.从沉积重矿物与土壤养分特点看毛乌素沙地全新世环境变迁[J].中国沙漠,1994,14(3):1-9.
- [13]高尚玉,曹继秀.全新世中国季风区西北缘沙漠演化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B辑),1993,(2):202-208.
- [14]蓝勇.中国历史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2-34.
- [15]李明启,靳鹤龄,张洪.小冰期气候的研究进展[J].中国沙漠,2005,25(5):731-737.
- [16]王劲松,陈发虎,杨保,等.小冰期气候变化研究新进展[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1):21-27.
- [17]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分册[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
- [18]王尚义.历史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农牧业的交替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J].历史地理,1987,(5):11-24.
- [19]何彤慧,王乃昂,李育,等.历史时期中国西部开发的生态环境背景及后果[J].宁夏大学学报,2006,28(2):26-31.
- [20]王尚义.毛乌素沙地变迁之再认识[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2,1(1):50-61.
- [21]马波.鄂尔多斯高原农业开发和生态变迁的回顾与反思[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2,11(3):26-30.
- [22]陈育宁.鄂尔多斯史论集[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331-474.
- [23]王北辰.毛乌素沙地南沿的历史演化[J].中国沙漠,1983,3(4):11~20.
- [24]魏峻.内蒙古中南部考古学文化演变的环境学透视[J].华夏考古,2005,(1):62-68.
- [25]朱士光.评毛乌素沙地形成与变迁问题的学术讨论[J].西北史地,1986,(4):17-27.
- [26]艾冲.论毛乌素沙漠形成与唐代六胡州土地利用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33(3):99-105.
- [27]杨永梅,杨改河,冯永忠,等.毛乌素沙漠化过程探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38(4):103-108.
- [28]苏志珠,卢琦,吴波,等.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我国荒漠化的可能影响[J].中国沙漠,2006,26(3):32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