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沙漠化程度及其分区评价Evaluation on the Sandy Desertification Degree and its Regionalization in Xizang Autonomic Region
刘毅华,董玉祥
摘要(Abstract):
从区域沙漠化程度概念出发,本文依据西藏沙漠化普查和荒漠化监测所得的1991年与1997年两期土地沙漠化数据,选择沙漠化土地占地率、重度沙漠化土地占地率、沙漠化土地年增率、沙漠化土地年扩大面积占地率四个指标,采用多指标加权综合指数法,对西藏各个沙漠化县(市、区)的沙漠化现状程度等级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兼有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对西藏沙漠化程度进行了区域概括与分区。评价结果,西藏65个沙漠化县(市、区)中有16个属于中度沙漠化程度,其余全部属于轻度,全区可划分出9个沙漠化程度区,其中轻度区4个、中度区5个,总体而言西藏土地沙漠化程度较轻。
关键词(KeyWords): 西藏;沙漠化;程度;分区;评价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刘毅华,董玉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董玉祥.荒漠化与沙漠化[J].科技术语研究,2000,3(4):18-21.
- [2]FAO/UNEP.Provisional methodology for assessment and mapping of desertification[M].FAO,Rome,1984,12-58.
- [3]朱震达,刘恕.关于沙漠化的概念及其发展程度的判断[J].中国沙漠,1984,4(3):2-8.
- [4]朱震达,刘恕,邸醒民.中国的沙漠化及其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126.
- [5]郭绍礼,杨根生,史培军.晋陕蒙接壤地区环境整治与农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78-80.
- [6]王军厚,孙司衡.荒漠化类型划分及其数量化评价体系[J].干旱环境监测,1996,10(3):129-137.
- [7]吴薇,王熙章,姚发芬.毛乌素沙地沙漠化的遥感监测[J].中国沙漠,1997,17(4):415-420.
- [8]常学礼,邬建国.科尔沁沙地景观格局特征的研究[J].生态学报,1998,18(3):225-232.
- [9]韩广,张桂芳.风成沙丘固定程度的定量分析[J].生态学报,2001,21(7):1057-1063.
- [10]李森,董玉祥,董光荣,等.青藏高原的土地沙漠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臧学出版社,2001,37-45.
- [11]封建民,王涛.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现状及历史演变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4,27(3):356-360.
- [12]董玉祥,陈克龙.中国沙漠化程度判定与分区初步研究[J].中国沙漠,1995,16(2):170-174.
- [13]董玉祥,刘玉璋,刘毅华.沙漠化若干问题的研究[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5,141-193.
- [14]李锋.区域荒漠化程度的评价模型[J].林业资源管理,1996,(3):61-65.
- [15]王君厚,廖雅萍,等.土地沙漠化评价预警模型的建立及北方12省(市区)分县预警[J].林业科学,2001,37(1):58-63.
- [16]康相武,吴绍洪,杨勤业,等.区域沙漠化程度评价研究进展、问题及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5,28(3):330-335.
- [17]董光荣,董玉祥,李森,等.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土地沙漠化防治规划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5-7.
- [18]董玉祥.藏北高原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其驱动机制[J].山地学报,2001,19(5):385-391.
- [19]李森,杨萍,高尚玉,等.近10年西藏高原土地沙漠化动态变化与发展态势[J].地球科学进展,2004,19(1):63-70.
- [20]董玉祥.西藏自治区土地沙漠化防治及其工程建设问题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2):145-151.
- ①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林业厅,西藏自治区沙漠化普查报告,1996。
- ②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林业厅,西藏自治区荒漠化监测报告,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