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腾湖流域风险评价Regiona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by Remote Sensing in Bosten Lake
刘卫国,安尼瓦尔·木扎提,吕光辉
摘要(Abstract):
采用遥感技术确立生态风险受体,通过生态风险的综合计算和GIS分析叠加,得到博斯腾湖区域综合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表明:局部地区为高矿化度及富营养化危害;随着水域面积的缩小和水环境恶化,芦苇长势不断衰退。开都河入大湖河口区和西泵站区为洪涝灾害高发区;西南小湖区面积不断萎缩,矿化度严重;大湖平均水质为III级。在以博斯腾湖湖水水质改善、湖区生态系统多样性恢复和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完整性保持为前提,实施水源地工程、灌区改造工程、芦苇湿地恢复工程和东泵站等工程,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最大效益。
关键词(KeyWords): 博斯腾湖;生态系统;评价;遥感
基金项目(Foundation):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XJDX0201-2006-08);; 新疆大学资助项目(XJEDU2005I06);; 新疆大学博士基金资助
作者(Author): 刘卫国,安尼瓦尔·木扎提,吕光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付在毅,许学工,等.辽河三角洲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J].生态学报,2001,21(3):365~373.
- [2]林玉锁.国外环境风险评价的现状与趋势[J].环境科学动态,1993,(1):8~10.
- [3]毛小苓,刘阳生,等.国内外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3,11(3):266~273.
- [5]夏军,左其亭,等.博斯腾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34~140.
- [6]张俊,周成虎,等.焉耆盆地景观遥感制图及其格局变化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3,20(2):86~91.
- [7]刘延锋,靳孟贵,曹英兰.新疆博斯腾湖的水位动态短期预测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4,35(5):5~7.
- [8]刘卫国,高炜,高志强,等.绿洲生态系统生物量与植被指数分析[J].生态学杂志,2006,25(9):1119~1123.
- [9]周成虎,罗格平,等.博斯腾湖环境变化及其与焉耆绿洲开发关系研究[J].地理研究,2001,20(1):14~23.
- [10]胡应成,朱冠友.环境风险评价的技术方法[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1):99~104.
- [11]卢宏玮,曾光明,等.洞庭湖流域区域生态风险评价[J].生态学报,2003,23(12):2520~2530.
- [12]买合木提.巴拉提,徐海量.博斯腾湖排污现状和污染物总量控制[J].新疆环境保护,2003,25(2):34~36.
- [13]李宇安,谭芫,等.20世纪下半叶开都河与博斯腾湖的水文特征[J].冰川冻土,2003,25(2):215~218.
- [14]刘文祥,李喜俊,等.新疆博斯腾湖水环境容量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1999,12(1):35~38.
- [16]徐海量,陈亚宁,李卫红.博斯腾湖湖水污染现状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7(3):95~97.
- [17]李卫红,陈跃滨,等.博斯腾湖的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J].地理研究,2003,22(2):187~191.
- [18]曾辉,刘国军.基于景观结构的区域生态风险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1999,19(5):454~457.
- [19]王玉敏,周孝德,等.湖泊水环境承载力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1):179~184.
- [20]邬建国.景观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97~110.
- [21]陈利顶,傅伯杰.黄河三角洲地区人类活动对景观结构的影响分析[J].生态学报,1996,16(4):337~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