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公路防护林乔木状沙拐枣的平茬效益分析Analysis on the Cutting Benefit of Calligonum arborescens in Shelterbelt Along the Tarim Desert Highway
李应罡,徐新文,李生宇,张建国,孙树国
摘要(Abstract):
在极端生境胁迫下,乔木状沙拐枣种植7-8年后即出现长势减弱,自然枯死等现象,本文对7a生乔木状沙拐枣植株进行了人工平茬试验,并对其平茬效益做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乔木状沙拐枣的再生能力较强,第一次平茬后新生枝株高,冠幅,地径等迅速增长,且经过第二次平茬后仍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生物效益显著。(2)平茬后乔木状沙拐枣生长旺盛,特别是同化枝表面积增长最快,第一次平茬植株生长2年后其同化枝面积大小已接近未平茬植株。(3)在沙漠公路防护林现有的管理模式和灌溉制度下,对老化衰退的乔木状沙拐枣植株进行平茬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平茬促进了乔木状沙拐枣的生长发育,从复壮更新的角度来看,有利于乔木状沙拐枣的再生和防护林生态利用率的提高。
关键词(KeyWords): 沙漠公路;乔木状沙拐枣;平茬;复壮;效益分析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342);;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052118);;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体系可持续技术研究(2005BA901A21)资助
作者(Author): 李应罡,徐新文,李生宇,张建国,孙树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周智彬,徐新文.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植物引种试验[J].干旱区研究,2004,21(4):363-368.
- [2]胡玉昆,徐新文,潘伯荣.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不同灌溉形式(投入)生物防护林建设效果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2,16(2):45-49.
- [3]何兴东,赵爱国,段争虎,等.极端干旱沙漠中无沙埋干扰时几种固沙植物栽植试验研究[J].中国沙漠,2003,23(3):246-251.
- [4]徐新文,胡玉坤,潘伯荣.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沙体系的防护效益[J].干旱区研究,1998,15(1):21~26.
- [5]何兴东,赵爱国,段争虎,董治宝,等.塔里木沙漠公路灌木固沙带的防护效应[J].生态学杂志,2002,21(4):26~30.
- [6]董智,李红丽,胡春元,等.沙漠公路不同固沙措施防风固沙效益和成本比较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2):128~130.
- [7]周宏伟,刘梅菊,徐新文,等.沙漠油田基地路生物防沙试验段林木生长状况(J).干旱区研究,2002,19(4):25-27.
- [8]邸鲲,徐新文,雷加强,石泽云.不同立地条件下防护林植物的生长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5,22(3):312-316.
- [9]许浩,张希明,等.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乔木状沙拐枣耗水特性[J].干旱区研究,2006,23(2):216-222.
- [10]苏培玺,赵爱芬,张立新,等.物梭梭和沙拐枣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及水分利用效率特征[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1):11-17.
- [11]魏良民,李康.沙拐枣幼苗生长规律及与其抗旱性关系研究[J].干旱区研究,1994,11(3):47-51.
- [12]任?,陶玲.沙拐枣属植物种群间的生长效益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0,35(4):454-457.
- [13]万猛,潘存德,王梅,晋瑜.农田防护林林带疏透度数字化测定方法及其应用(J).干旱区地理,2005,28(1):120-123.
- [14]王希群,马履一,贾忠奎,等.叶面积指数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5,24(5):537~541.
- [15]何炎红,田有亮,叶冬梅,等.白刺地上生物量关系模型及其与叶面积关系的研究[J].中国沙漠,2005,25(4):54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