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环境退化机制探讨Studies on Degradation Mechanism of Wet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Songnen Plain
罗新正,朱坦,孙广友
摘要(Abstract):
随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干扰的增强 ,生态环境的退化日益加剧。为避免人类活动的盲目性 ,有必要深入分析和研究生态环境的退化机制。本文界定了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概念 ,探讨了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成因和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的机制 ,指出湿地退化的前提是湿地生态环境存在脆弱性 ,干扰因素是人类活动。研究结果可为人类活动提供指导 ,减少盲动性 ,以利于合理开发、利用湿地资源和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关键词(KeyWords): 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退化机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科学院湿地创新项目 (KZCX2 -3 0 2 )
作者(Author): 罗新正,朱坦,孙广友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让会,樊自立.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J].干旱环境监测.12(4)1998,218-223.
- [2]罗承平,薛纪瑜.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成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9(1),1995,1-7.
- [3]周劲松.山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荒漠化[J].自然资源学报.12(1),1997,10-16.
- [4]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中国东北土壤[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20.
- [5]周琳.东北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43-46.
- [6]张学林,任淑芬,T.Rex.东北地区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带水文地球化学特征[A].黄锡畴主编:东北地区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带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59-61.
- [7]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卷十八,水利志[R].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64-140,171-371.
- [8]马里千,陆逸志.中国铁路建筑编年简史(1881-1981)[R].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3;178-221.
- [9]陈航,张文尝,金凤君等.中国交通运输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25-238.
- [10]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志,卷十六,农业志,畜牧[R].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39-89.
- [11]李昌华,何万云.松嫩平原盐渍土主要类型、性质及其形成过程[J].土壤学报,1963,11(2).
- [12]王晶,肖延华,朱平.松嫩平原盐渍土的发展演化与影响因素[J].吉林农业科学,1995,2.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