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值理论的内蒙古生态经济系统综合研究Integrative Study of Inner Mongolia Ecological-economic System Based on Emergy Theory
张耀华,赵先贵,肖玲
摘要(Abstract):
本文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内蒙古生态经济系统1990-2005年间的发展态势,结果表明:内蒙古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指数由1990年的873.43下降到2005年的11.88,同期人均能值使用量在快速增长,分别由1.13×1016sej上升到2.54×1016sej,环境负载率也由0.58上升到4.21,能值自给率都高达98%以上。这说明内蒙古的经济还处在欠发达阶段,并且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对本地资源的过度依赖和高强度利用基础之上的,因此可以说内蒙古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持续的。有鉴于此,应从以下方面提高内蒙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1)大力开发可再生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能值受益率;(3)抓好煤炭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与合理布局;(4)加强高科技和教育投入,提高系统可持续发展潜力。
关键词(KeyWords): 能值分析;可持续发展;ESI;内蒙古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耀华,赵先贵,肖玲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蓝盛芳,钦佩,陆宏芳.环境经济系统能值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 [2]Odum HT.Environmental Accounting:Emergy and Environment Decision Making[M].New York:John Wiley,1996.
- [3]隋春花,陆宏芳,郑凤英.基于能值分析的广东省生态经济系统综合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1):2147-2152.
- [4]彭建,刘松,吕婧.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评估的能值分析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5):47-51.
- [5]陆宏芳,沈善瑞,陈洁,蓝盛芳.生态经济系统的一种整合评价方法: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J].生态环境,2005,14(1):121-126.
- [6]杜鹏,徐中民.甘肃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及其可持续性评估[J].地球科学进展,2006,21(9):982-988.
- [7]时冬晴,叶建生.山东省环境-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5(4):80-83.
- [8]段晓峰,许学工.黄河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可持续性的能值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1):45-55.
- [9]赵晟,李自珍.甘肃省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4,24(2):464-470.
- [10]李海涛,廖迎春,严茂超,等.新疆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及其可持续性评估[J].地理学报,2003,58(5):765-772.
- [11]陆宏芳,蓝盛芳,等.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值评价指标的新拓展[J].环境学报,2003,24(3):150-154.
- [12]李加林,张正龙,曾昭鹏.江苏环境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2):73-78.
- [13]李海涛,严茂超.新疆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1,24(4):289-296.
- [14]李双成,傅小锋,郑度.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水平的能值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4):297-304.
- [15]隋春花,张耀辉,蓝盛芳.环境-经济系统能值(Energy)评价—介绍Odum的能值理论[J].重庆环境科学,1999,21(1):18-20.
- [16]唐建荣.生态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82-83.
- [17]崔丽娟,赵欣胜.鄱阳湖湿地生态能值分析研究[J].生态学报,2004,24(7):1480-1485.
- [18]潘安,李铁松.南充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四川环境,2006,25(2):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