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污染特征研究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ir pollution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at early 2020
窦旺胜,王成新,刘照胜
摘要(Abstract):
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2+26"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污染特征雷达图等方法对2020年初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启动前后"2+26"城市地区的空气质量时空变化特征、空气污染类型及转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一级响应启动前,"2+26"城市地区空气污染表现为持续时间短、发生频率高、污染强度大等特征;一级响应启动后,区域AQI均值显著下降,区域整体空气质量趋于改善;一级响应启动前后区域空气污染均存在空间正相关性。2)不同城市对防控措施响应不同,污染类型不一,一级响应启动后偏粗颗粒物型与偏机动车型变化明显,社会经济活动强度下降对移动源污染减排效果较固定源更为明显。
关键词(KeyWords): 污染特征雷达图;污染类型;2020年初;2+26城市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9CDNJ36);;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9MD043)资助
作者(Author): 窦旺胜,王成新,刘照胜
DOI: 10.13448/j.cnki.jalre.2020.29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韩立建.城市化与PM2.5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8,37(8):1011-1021.
- [2] 郝宏飞,杨婷,王自发,等.2013-2015年北京污染频发期细颗粒物重污染成因与天气形势关系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8,38(6):2201-2213.
- [3] 吕梦瑶,张恒德,王继康,等.2015年冬季京津冀两次重污染天气过程气象成因[J].中国环境科学,2019,39(7):2748-2757.
- [4] 杜吴鹏,房小怡,黄弘,等.北京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期间污染物与气象因子特征[J].环境工程学报,2017,11(6):3577-3586.
- [5] ZHANG H F,WANG S X,HAO J M,et al.Air pollution and control action in Beijing[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6,112(2):1519-1527.
- [6] 肖翠翠,郭培坤,常杪,等.大气污染防治督查结果特征分析与政策效果评估-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33(11):42-48.
- [7] 杨昆,杨玉莲,朱彦辉,等.中国PM2.5污染与社会经济的空间关系及成因[J].地理研究,2016,35(6):1051-1060.
- [8] 屈超,陈婷婷,刘佳,等.中国典型城市PM2.5浓度时空演绎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19,32(7):1117-1125.
- [9] 李光勤,秦佳虹,何仁伟.中国大气PM2.5污染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8,38(8):11-18.
- [10] 聂滕,李璇,王占山,等,周震.APEC期间北京市PM2.5时空分布与过程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6,36(2):349-355.
- [11] XUE Y F,WANG Y,LI X F,et al.Multi-dimension apportionment of clean air "parade blue" phenomenon in Beijing[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8,65:29-42.
- [12] 彭玏,赵媛媛,赵吉麟,等.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区大气污染时空格局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9,39(2):449-458.
- [13] 程钰,刘婷婷,赵云璐,等.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空气质量时空演变与经济社会驱动机理[J].经济地理,2019,39(10):183-192.
- [14] 段菁春,胡京南,谭吉华,等.特征雷达图的设计及其在大气污染成因分析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2018,31(8):1329-1336.
- [15] 殷丽娜,褚旸晰,段菁春,等."2+26"城市一次多因素叠加重污染过程的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19,32(12):2022-2030.
- [16] 崔继宪,郎建垒,陈添,等.2016年北京市空气质量特征及PM2.5传输规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8,44(12):1547-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