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继贤,邸醒民,王淑湘
本文主要揭示沙坡头地区流动沙丘经人工措施固沙后,生态环境条件变化的特点,如沙丘由动态状况逐渐稳定的过程,沙土发育及沙面结皮的形成因素,过程及特征;沙层含水量的变化趋势及对防护体系的影响。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28 ] - 刘强,郑乐怡,能乃扎布
本文对中国分布的36种半翅目姬缘蝽科昆虫的分类地位及名称上存在的问题作了清理,并对该科的中国区系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21 ] |[引用频次:4 ] - 顾卫,李宁
本文在讨论了山地垂直气候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学分析、气候遥感信息复合和地形气候学分析的优势,成功地完成了三者的匹配与结合,给出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山地垂直气候带谱的基本特征。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68 ] |[引用频次:19 ] - 杨云良
农业生态系统景观分类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农业生态系统在中小尺度空间的地域分异规律,为优化系统结构、进行系统的景观生态设计、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建立稳定高效农业生态系统、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分析了甘宁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现状特性。探讨了农业生态系统景观类型研究的客观基础及其分类的原则、依据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了景观类型划分,对各级各类农业生态系统景观特征进行了评述、并做出了甘肃宁夏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业生态系统景观类型图。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34 ] |[引用频次:4 ] - 杨瑞珍
本文首次使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最新资料,按耕地所处的山体坡度,将黄土高原区耕地分为三个层次,即平耕地,缓坡耕地和陡坡耕地。摸清了耕地的数量、类型、分布和高、中、低产田面积以及中低产田类型及障碍因素。并用耕地的普查面积与上报统计面积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黄土高原区不同层次耕地的利用模式。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14 ] - 孙曰瑶,马志俊
坡地是黄土丘陵地区的主要土地类型,并且广泛存在着较严重的水土流夫。关于坡地利用,较多的人认为应退耕还林或梯田化种植。本文认为,在目前的实际社会经济很落后的约束下,这两种利用方式只能作为远期模式,在近中期,还难以普遍推行。比较实际的是生态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既不是生态最优,也不是经济最优。而是双方均可满意的利用方式,据此,本文首先讨论了该地区坡地生态经济利用的设计模式,之后,对宁夏黄土丘陵区茹河流域进行了实际案例研究。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0 ] - 石忆邵
本文剖析了陕西省干旱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阐述了旱灾时时空分布特征。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80 ] |[引用频次:34 ] - 何宗颖,黄学文
本文简要论述了奈曼旗沙漠化现状与成因,以及在沙漠化环境下风沙、干旱等天气灾害发生的气候特点、根据奈曼旗多年产量资料,气象资料、农业受害记录,并运用干旱型的划分方法,探讨了风沙、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针对天气灾害的气候特点及本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提出了一些减轻灾害、提高农业生产的有效措施。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0 ] - 何宗颖,黄学文
本文简要论述了奈曼旗沙漠化现状与成因,以及在沙漠化环境下风沙、干旱等天气灾害发生的气候特点、根据奈曼旗多年产量资料,气象资料、农业受害记录,并运用干旱型的划分方法,探讨了风沙、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针对天气灾害的气候特点及本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提出了一些减轻灾害、提高农业生产的有效措施。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0 ] - 张继贤,邸醒民,王淑湘
本文主要揭示沙坡头地区流动沙丘经人工措施固沙后,生态环境条件变化的特点,如沙丘由动态状况逐渐稳定的过程,沙土发育及沙面结皮的形成因素,过程及特征;沙层含水量的变化趋势及对防护体系的影响。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28 ] - 张伟民,董光荣,屈建军,彭启龙,郭迎胜
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是我国青藏高原高寒区的一部分,存在着诸多环境问题,其中以土地沙漠化问题最为突出,要保护和改善其生态环境,首先要防治土地沙漠化。在实地考察及沙漠化图件编制工作基础上,本文对沙漠化土地指征确立、类型划分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根据对本区各种类型沙漠化土地量测的结果,沙漠化土地总面积1860.9km ̄2,按沙漠化发展程度,本区可划分轻度、中度、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530.5km ̄2,752.8km ̄2,578.6km ̄2。根据地表物质组成的不同,本区可划分为砂质和砂砾质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916.4km ̄2和944.5km ̄2。从分布规律看,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尤以雅鲁藏布江宽谷段的面积分布最大,并从河谷的江心洲延续至山前冲洪积扇及山坡等不同地貌单元上。同时,文章对本区非沙漠化土地及潜在沙漠化土地问题作了必要的说明。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09 ] |[引用频次:16 ] - 金炯,董光荣,申建友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半封闭型内陆盆地。其气候特征为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极端干旱气候。本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海洋气流不易到达,即使来自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最强盛的海洋气团抵达本区已成强弩之末,从而决定了本区降水稀少,变率大;气温变化剧烈;大风沙尘暴活动频繁。研究它的现代气候状况,以及未来变化规律,对当地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对区内30年来的观测资料进行三年滑动平均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主要气候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特征是:温度高、降水少;温度低、降水多;大风多、沙尘暴少;大风少、沙尘暴多。但由于各地所处地貌单元存在差异,所以气候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略有不同。依据资料并经距平等方法分析,认为极端干旱的塔里木盆地的现代气候变化状况,总的为干冷、暖湿相交替的波动式发展趋势,而不是直线式的干旱发展趋势,就是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区内温度、降水的自然变化趋势也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即便降水有所增加,也不会超过极端干旱的指标。随着本区油气井的大规模开发引起的地表植被不断破坏,以及CO_2温室增温效应导致的全球气温增加,使全区气候可能更为干旱,大风、沙尘暴日出现的频次将增多。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34 ] |[引用频次:29 ] - 金炯,董光荣,申建友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半封闭型内陆盆地。其气候特征为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极端干旱气候。本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海洋气流不易到达,即使来自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最强盛的海洋气团抵达本区已成强弩之末,从而决定了本区降水稀少,变率大;气温变化剧烈;大风沙尘暴活动频繁。研究它的现代气候状况,以及未来变化规律,对当地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对区内30年来的观测资料进行三年滑动平均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主要气候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特征是:温度高、降水少;温度低、降水多;大风多、沙尘暴少;大风少、沙尘暴多。但由于各地所处地貌单元存在差异,所以气候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略有不同。依据资料并经距平等方法分析,认为极端干旱的塔里木盆地的现代气候变化状况,总的为干冷、暖湿相交替的波动式发展趋势,而不是直线式的干旱发展趋势,就是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区内温度、降水的自然变化趋势也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即便降水有所增加,也不会超过极端干旱的指标。随着本区油气井的大规模开发引起的地表植被不断破坏,以及CO_2温室增温效应导致的全球气温增加,使全区气候可能更为干旱,大风、沙尘暴日出现的频次将增多。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34 ] |[引用频次:29 ] - 李毅,孙雪新,康向阳
本文采用典型调查方法,经研究分析,揭示了甘肃河西走廊胡杨林分结构和胡杨生长进程规律。结果表明,胡杨生长成熟龄为:胸径25-30年,树高15-20年,材积45-50年。观察林分中,成熟林占82.83%,幼林仅为17.17%;林木以小径木占优,为80.2%;林分内天然更新不良。胡杨林呈现出衰退状态。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43 ] |[引用频次:105 ] - 田有亮,郭连生
在呼和浩特地区油松种源试验地,选择10年前定植的来自乌拉山、贺兰山、宁城、沁源、关帝山和蒲县等6个种源个体为试验树,测定研究其与抗旱性有关的重要水分参数(π_O、π_P、RWC_(πP)、ROWC_(πP)、Vo/Va和dp/dψ)和光合、蒸腾速率等主要生理指标、径方差分析和模糊等价聚类分析表明,油松气候生态型的变异与其生理特性的变异有密切关系。不同气候生态型油松个体的水分生理特性的差异比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明显。光合和水分生理特性各项指标的聚类分组结果,与文献对油松气候生态型的划分区域相一致。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12 ] - 刘强,郑乐怡,能乃扎布
本文对中国分布的36种半翅目姬缘蝽科昆虫的分类地位及名称上存在的问题作了清理,并对该科的中国区系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21 ] |[引用频次:4 ] - 孙曰瑶,马志俊
坡地是黄土丘陵地区的主要土地类型,并且广泛存在着较严重的水土流夫。关于坡地利用,较多的人认为应退耕还林或梯田化种植。本文认为,在目前的实际社会经济很落后的约束下,这两种利用方式只能作为远期模式,在近中期,还难以普遍推行。比较实际的是生态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既不是生态最优,也不是经济最优。而是双方均可满意的利用方式,据此,本文首先讨论了该地区坡地生态经济利用的设计模式,之后,对宁夏黄土丘陵区茹河流域进行了实际案例研究。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0 ] - 石忆邵
本文剖析了陕西省干旱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阐述了旱灾时时空分布特征。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80 ] |[引用频次:34 ] - 杨云良
农业生态系统景观分类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农业生态系统在中小尺度空间的地域分异规律,为优化系统结构、进行系统的景观生态设计、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建立稳定高效农业生态系统、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分析了甘宁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现状特性。探讨了农业生态系统景观类型研究的客观基础及其分类的原则、依据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了景观类型划分,对各级各类农业生态系统景观特征进行了评述、并做出了甘肃宁夏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业生态系统景观类型图。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34 ] |[引用频次:4 ] - 杨瑞珍
本文首次使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最新资料,按耕地所处的山体坡度,将黄土高原区耕地分为三个层次,即平耕地,缓坡耕地和陡坡耕地。摸清了耕地的数量、类型、分布和高、中、低产田面积以及中低产田类型及障碍因素。并用耕地的普查面积与上报统计面积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黄土高原区不同层次耕地的利用模式。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14 ] - 孙曰瑶,马志俊
坡地是黄土丘陵地区的主要土地类型,并且广泛存在着较严重的水土流夫。关于坡地利用,较多的人认为应退耕还林或梯田化种植。本文认为,在目前的实际社会经济很落后的约束下,这两种利用方式只能作为远期模式,在近中期,还难以普遍推行。比较实际的是生态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既不是生态最优,也不是经济最优。而是双方均可满意的利用方式,据此,本文首先讨论了该地区坡地生态经济利用的设计模式,之后,对宁夏黄土丘陵区茹河流域进行了实际案例研究。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0 ] - 石忆邵
本文剖析了陕西省干旱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阐述了旱灾时时空分布特征。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80 ] |[引用频次:34 ] - 何宗颖,黄学文
本文简要论述了奈曼旗沙漠化现状与成因,以及在沙漠化环境下风沙、干旱等天气灾害发生的气候特点、根据奈曼旗多年产量资料,气象资料、农业受害记录,并运用干旱型的划分方法,探讨了风沙、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针对天气灾害的气候特点及本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提出了一些减轻灾害、提高农业生产的有效措施。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0 ] - 田有亮,郭连生
在呼和浩特地区油松种源试验地,选择10年前定植的来自乌拉山、贺兰山、宁城、沁源、关帝山和蒲县等6个种源个体为试验树,测定研究其与抗旱性有关的重要水分参数(π_O、π_P、RWC_(πP)、ROWC_(πP)、Vo/Va和dp/dψ)和光合、蒸腾速率等主要生理指标、径方差分析和模糊等价聚类分析表明,油松气候生态型的变异与其生理特性的变异有密切关系。不同气候生态型油松个体的水分生理特性的差异比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明显。光合和水分生理特性各项指标的聚类分组结果,与文献对油松气候生态型的划分区域相一致。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12 ] - 金炯,董光荣,申建友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半封闭型内陆盆地。其气候特征为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极端干旱气候。本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海洋气流不易到达,即使来自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最强盛的海洋气团抵达本区已成强弩之末,从而决定了本区降水稀少,变率大;气温变化剧烈;大风沙尘暴活动频繁。研究它的现代气候状况,以及未来变化规律,对当地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对区内30年来的观测资料进行三年滑动平均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主要气候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特征是:温度高、降水少;温度低、降水多;大风多、沙尘暴少;大风少、沙尘暴多。但由于各地所处地貌单元存在差异,所以气候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略有不同。依据资料并经距平等方法分析,认为极端干旱的塔里木盆地的现代气候变化状况,总的为干冷、暖湿相交替的波动式发展趋势,而不是直线式的干旱发展趋势,就是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区内温度、降水的自然变化趋势也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即便降水有所增加,也不会超过极端干旱的指标。随着本区油气井的大规模开发引起的地表植被不断破坏,以及CO_2温室增温效应导致的全球气温增加,使全区气候可能更为干旱,大风、沙尘暴日出现的频次将增多。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34 ] |[引用频次:29 ] - 顾卫,李宁
本文在讨论了山地垂直气候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学分析、气候遥感信息复合和地形气候学分析的优势,成功地完成了三者的匹配与结合,给出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山地垂直气候带谱的基本特征。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68 ] |[引用频次:19 ] - 张继贤,邸醒民,王淑湘
本文主要揭示沙坡头地区流动沙丘经人工措施固沙后,生态环境条件变化的特点,如沙丘由动态状况逐渐稳定的过程,沙土发育及沙面结皮的形成因素,过程及特征;沙层含水量的变化趋势及对防护体系的影响。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28 ] - 张伟民,董光荣,屈建军,彭启龙,郭迎胜
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是我国青藏高原高寒区的一部分,存在着诸多环境问题,其中以土地沙漠化问题最为突出,要保护和改善其生态环境,首先要防治土地沙漠化。在实地考察及沙漠化图件编制工作基础上,本文对沙漠化土地指征确立、类型划分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根据对本区各种类型沙漠化土地量测的结果,沙漠化土地总面积1860.9km ̄2,按沙漠化发展程度,本区可划分轻度、中度、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530.5km ̄2,752.8km ̄2,578.6km ̄2。根据地表物质组成的不同,本区可划分为砂质和砂砾质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916.4km ̄2和944.5km ̄2。从分布规律看,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尤以雅鲁藏布江宽谷段的面积分布最大,并从河谷的江心洲延续至山前冲洪积扇及山坡等不同地貌单元上。同时,文章对本区非沙漠化土地及潜在沙漠化土地问题作了必要的说明。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09 ] |[引用频次:16 ] - 李毅,孙雪新,康向阳
本文采用典型调查方法,经研究分析,揭示了甘肃河西走廊胡杨林分结构和胡杨生长进程规律。结果表明,胡杨生长成熟龄为:胸径25-30年,树高15-20年,材积45-50年。观察林分中,成熟林占82.83%,幼林仅为17.17%;林木以小径木占优,为80.2%;林分内天然更新不良。胡杨林呈现出衰退状态。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43 ] |[引用频次:105 ] - 刘强,郑乐怡,能乃扎布
本文对中国分布的36种半翅目姬缘蝽科昆虫的分类地位及名称上存在的问题作了清理,并对该科的中国区系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21 ] |[引用频次:4 ] - 张伟民,董光荣,屈建军,彭启龙,郭迎胜
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是我国青藏高原高寒区的一部分,存在着诸多环境问题,其中以土地沙漠化问题最为突出,要保护和改善其生态环境,首先要防治土地沙漠化。在实地考察及沙漠化图件编制工作基础上,本文对沙漠化土地指征确立、类型划分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根据对本区各种类型沙漠化土地量测的结果,沙漠化土地总面积1860.9km ̄2,按沙漠化发展程度,本区可划分轻度、中度、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530.5km ̄2,752.8km ̄2,578.6km ̄2。根据地表物质组成的不同,本区可划分为砂质和砂砾质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916.4km ̄2和944.5km ̄2。从分布规律看,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尤以雅鲁藏布江宽谷段的面积分布最大,并从河谷的江心洲延续至山前冲洪积扇及山坡等不同地貌单元上。同时,文章对本区非沙漠化土地及潜在沙漠化土地问题作了必要的说明。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09 ] |[引用频次:16 ] - 李毅,孙雪新,康向阳
本文采用典型调查方法,经研究分析,揭示了甘肃河西走廊胡杨林分结构和胡杨生长进程规律。结果表明,胡杨生长成熟龄为:胸径25-30年,树高15-20年,材积45-50年。观察林分中,成熟林占82.83%,幼林仅为17.17%;林木以小径木占优,为80.2%;林分内天然更新不良。胡杨林呈现出衰退状态。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43 ] |[引用频次:105 ] - 顾卫,李宁
本文在讨论了山地垂直气候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学分析、气候遥感信息复合和地形气候学分析的优势,成功地完成了三者的匹配与结合,给出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山地垂直气候带谱的基本特征。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68 ] |[引用频次:19 ] - 杨云良
农业生态系统景观分类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农业生态系统在中小尺度空间的地域分异规律,为优化系统结构、进行系统的景观生态设计、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建立稳定高效农业生态系统、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分析了甘宁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现状特性。探讨了农业生态系统景观类型研究的客观基础及其分类的原则、依据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了景观类型划分,对各级各类农业生态系统景观特征进行了评述、并做出了甘肃宁夏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业生态系统景观类型图。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34 ] |[引用频次:4 ] - 杨瑞珍
本文首次使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最新资料,按耕地所处的山体坡度,将黄土高原区耕地分为三个层次,即平耕地,缓坡耕地和陡坡耕地。摸清了耕地的数量、类型、分布和高、中、低产田面积以及中低产田类型及障碍因素。并用耕地的普查面积与上报统计面积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黄土高原区不同层次耕地的利用模式。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14 ] - 田有亮,郭连生
在呼和浩特地区油松种源试验地,选择10年前定植的来自乌拉山、贺兰山、宁城、沁源、关帝山和蒲县等6个种源个体为试验树,测定研究其与抗旱性有关的重要水分参数(π_O、π_P、RWC_(πP)、ROWC_(πP)、Vo/Va和dp/dψ)和光合、蒸腾速率等主要生理指标、径方差分析和模糊等价聚类分析表明,油松气候生态型的变异与其生理特性的变异有密切关系。不同气候生态型油松个体的水分生理特性的差异比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明显。光合和水分生理特性各项指标的聚类分组结果,与文献对油松气候生态型的划分区域相一致。
1994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12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