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西北干旱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及总水资源的计算

    魏忠义,汤奇成

    地表水与地下水同出一源,地表水与地下水多次转化是我国干旱区水资源的主要特点,因此研究干旱区总水资源计算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有重要实践意义。根据估算,干旱区总水资源量为1040.4×108m3/a,由于干旱区地表水与地下水,从山区至平原不断转化,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总量之和,扣除总重复量,才是真实总水资源。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00 ] |[引用频次:14 ]
  •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的环境效应分析

    王根绪,曲耀光,程国栋

    水资源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和林草生态体系是构成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体系的特征因素。本文分析了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这三要素的变化,论述了流域综合环境效应的基本特征。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63 ] |[引用频次:41 ]
  • 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系统与生态环境问题

    马金珠,高前兆

    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以水为纽带构成一个完整的山地——绿洲——荒漠水循环系统,系统内水资源、生态环境及其两者之间相互关联。人类经济活动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影响到内陆水文状态并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要考虑系统的相互联系,以流域为单元,加强水资源的统筹调配和高效利用;强化科学管理和保护,促进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76 ] |[引用频次:79 ]
  • 盐池沙区土地类型分类评价及其治理对策

    李生宝

    本文以唯物辩证法、系统科学等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干旱风沙区土地分类、评价的基本原则和依据,确定了土地分类和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工程数学的技术手段,在量度上和综合上,对宁夏盐池风沙区土地类型进行了系统分类和质量综合评价,提出了不同质量等级的土地资源类型的综合治理措施。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5 ]
  • 乌兰布和东北部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绿洲建设

    李玉宝,韩永光

    本文以翔实的水、土、光、热资源本底资料,分析了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巴盟境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指出了历史上土地开垦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绿洲建设走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道路。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4 ]
  • 晋西昕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包晓斌

    本文以晋西昕水河流域为典型实例,概述了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背景。依据流域内各类型区在不同时段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态经济特征,进行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景观格局变化分析,表明了流域内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以及确定各区主要发展方向,实行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流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动态调控途径。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11 ]
  • 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机械防沙体系效益评价及防沙带合理宽度的初步探讨

    王训明,陈广庭

    本文通过对塔里木沙漠公路肖塘段(起始段)至塔中段的风沙危害和现有防沙体系进行评价,指出了目前公路沿线防沙体系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沿线防护体系的合理宽度模型及模拟计算结果。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32 ] |[引用频次:53 ]
  • 西辽河平原土壤墒情的空间变异性与大面积区域预测预报研究

    史海滨,陈亚新,蔡凯,张旭

    本文运用地质数学、土壤科学与水科学的交叉和综合理论,在充分考虑土壤水资源信息分布的随机性和结构性的基础上,将新兴的地质统计学理论与经典统计学理论结合用于水—土科学。利用土壤水资源信息的地质学结构特征,对大面积土壤墒情区域分布预测;在模糊聚类分析基础上,利用CAMS系统绘制土壤墒情区域最优分布图。完成了西辽河65100km2范围内的大面积土壤墒情区域预测与利用土壤水动力学原理对不同时期(季节)的土壤墒情的区域预报。为灌区土壤水分监测预报与抗旱排涝决策和防灾抗灾提供宏观决策依据。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26 ]
  • 作物获得最佳产量的亏缺灌溉及其实施策略

    上官周平

    要想减少对灌溉水量的相对需求,必须尽可能降低或防止不必要的水分损失,同时可通过亏缺灌溉使有限供水得到强化利用。作者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实施亏缺灌溉的七条原则来优化管理有限水分资源,使作物产量降低较小的同时获得最大水分利用效率。它们是:(1)使用抗旱能力较强的作物;(2)考虑水分亏缺发生时的作物生长发育阶段;(3)增加降雨对作物水分需求的贡献;(4)播前灌溉的需要性;(5)应用于深层土壤具有中等程度以上持水性能的土地;(6)管理地面灌溉系统以降低水分渗漏和径流;(7)改进作物栽培措施。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14 ]
  • 乌兰察布高原土壤腐殖质地理分布规律

    阿茹那,李霞,李碧春

    本文研究了乌兰察布高原的地带性土壤府殖质的地理分布规律:(碱溶性腐殖质可提取的部分)以深厚黑色土为最高:80-87%;向北过渡至栗钙土、棕钙土明显降低在20%左右,HA/FA亦是以深厚黑色土最高:土层中部达2以上;栗钙土1-1.5;至棕钙土0.6-1,并且表层最高,下部土层减少<1;山地土壤HA/FA最高层在A1层:1-1.3左右,向下锐减。光密度特性E4:E6:深厚黑色土最小<4;草原土壤在4-5;山地土壤:>5。土壤C/N也反映了土壤类型之间差异:深厚黑色土:表层低:6-7,下层高:12-13;草原土壤多在9-10;山地土壤则较大11-13。通过对土壤以上各化学指标分析研究,明确了土壤类型的划分依据,对本区土壤分类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2 ]
  • 水分影响棉花发育进程的初步研究

    张建华,李迎春

    水分是影响棉花发育进程的重要生态因子。本文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阶段干旱处理对作物发育期及发育间隔日数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不同阶段耗水量对发育间隔日数、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对于指导田间灌溉、节约用水、调节棉花发育进程,提高棉花产量及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6 ]
  • 新疆冬小麦农田蒸散估算模型的研究

    刘绍民,傅伟东

    本文在田间试验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影响冬小麦农田蒸散的气象、生物学特性和土壤水分等因素,选用蒸发力、冬小麦的叶面积指数和相对有效土壤湿度建立了新疆冬小麦农田蒸散估算模型,并且检验了该模型的计算效果。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5 ]
  • 内蒙中部地区小老树成因及改造途径的研究

    郭惠清

    研究结果表明,形成小老树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水分亏缺、水分利用率低和土壤肥力不足。小老树改造的途径主要是提高水分利用率和增加土壤肥力,更替树种也会取得一定效果。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8 ]
  • 宁南山区旱地土壤肥力及增肥技术体系效益评价

    惠开基

    本文论述了宁夏半湿润冷凉易旱区旱地土壤肥力特征,并对实行粮草轮作、农作物根茬还田、改进土粪积造方法、合理增施化肥、加深土壤耕层等培肥措施的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3 ]
  • 陕北沙地景观生态类型与土地优化配置

    刘彦随,查勇

    在分析陕北毛乌素沙地环境背景的基础上,进行了景观生态类型划分和演替模式的系统研究。着眼于建立人地协调关系系统,以景观生态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提出土地生态设计和土地优化配置的模式与措施。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66 ] |[引用频次:28 ]
  • 农业自然资源综合地域类型划分研究——以青海西宁地区为例

    蓝力民

    本文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把农业自然资源作为一个由热、水、光、土、生物等众多因素组成的物质系统(笔者称之为“农业自然资源综合体”),强调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和注重诸资源因子的整体功能与综合效应,从理论上较充分地探讨了农业自然资源综合地域类型的划分问题。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09 ] |[引用频次: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