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与中国西北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曲耀光

    我国是个水资源既丰富又贫乏的国家 ,总量有 2 .8万亿 m3,但人均仅 2 2 60 m3,处于缺水的上、下限之间。北中国人均只有 1 1 2 7m3,接近缺水的下限 ,华北地区更少 ,仅 556m3。随着北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缺水问题日益严重 ,不仅制约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更造成了地下水资源破坏、黄河断流、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据估算 ,2 1世纪 50年代 ,北中国将缺水 2 0 0 0亿 m3,解决的根本途径是“南水北调”。今天考虑的“南水北调”,进到北方的水量仅 60 0亿 m3左右 ,只能是“解渴”工程 ,如要“重整河山 ,再造中国”,彻底解决北中国缺水和土地荒漠化问题 ,必须考虑和启动“大时空南水北调”,调除长江水外的西南诸水。这是一项“利在当代 ,功在千秋”的大业 ,更需要全民族不懈地努力和奋斗

    2001年01期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17 ]
  •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与中国西北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曲耀光

    我国是个水资源既丰富又贫乏的国家 ,总量有 2 .8万亿 m3,但人均仅 2 2 60 m3,处于缺水的上、下限之间。北中国人均只有 1 1 2 7m3,接近缺水的下限 ,华北地区更少 ,仅 556m3。随着北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缺水问题日益严重 ,不仅制约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更造成了地下水资源破坏、黄河断流、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据估算 ,2 1世纪 50年代 ,北中国将缺水 2 0 0 0亿 m3,解决的根本途径是“南水北调”。今天考虑的“南水北调”,进到北方的水量仅 60 0亿 m3左右 ,只能是“解渴”工程 ,如要“重整河山 ,再造中国”,彻底解决北中国缺水和土地荒漠化问题 ,必须考虑和启动“大时空南水北调”,调除长江水外的西南诸水。这是一项“利在当代 ,功在千秋”的大业 ,更需要全民族不懈地努力和奋斗

    2001年01期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17 ]
  • 塔里木河生态环境演变及整治途径

    樊自立,马英杰,季方,王让会,张惠

    在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下 ,塔里木河生态环境演变是绿洲与沙漠同时扩大 ,而处于两者之间的自然林地、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自然水域不断缩小 ,也即荒漠与绿洲之间过渡带缩小 ,这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区域水量平衡、水盐平衡和生态平衡造成。塔里木河整治应实行治理上游、改造中游、拯救下游 ;合理利用水资源 ,使上、中、下游相对平衡 ;保护自然植被使下游绿色走廊得以恢复

    2001年01期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07 ] |[引用频次:73 ]
  • 塔里木河生态环境演变及整治途径

    樊自立,马英杰,季方,王让会,张惠

    在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下 ,塔里木河生态环境演变是绿洲与沙漠同时扩大 ,而处于两者之间的自然林地、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自然水域不断缩小 ,也即荒漠与绿洲之间过渡带缩小 ,这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区域水量平衡、水盐平衡和生态平衡造成。塔里木河整治应实行治理上游、改造中游、拯救下游 ;合理利用水资源 ,使上、中、下游相对平衡 ;保护自然植被使下游绿色走廊得以恢复

    2001年01期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07 ] |[引用频次:73 ]
  • 西部干旱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重建研究

    陶希东,石培基,巨天珍,赵鸿婕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干旱区振兴流域经济的主要保证 ,也是促使生态经济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分析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系统特征、开发利用现状以及主要的水环境问题出发 ,得出干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必须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核心的结论 ,同时提出了干旱区水资源利用优化途径与生态重建的基本对策

    2001年01期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60 ] |[引用频次:32 ]
  • 西部干旱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重建研究

    陶希东,石培基,巨天珍,赵鸿婕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干旱区振兴流域经济的主要保证 ,也是促使生态经济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分析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系统特征、开发利用现状以及主要的水环境问题出发 ,得出干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必须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核心的结论 ,同时提出了干旱区水资源利用优化途径与生态重建的基本对策

    2001年01期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60 ] |[引用频次:32 ]
  • 河西走廊区域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整治对策

    李福兴,齐善忠

    本文论述了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的特征、区域开发的历史 ,分析了现代区域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提出了生态环境整治的战略和对策

    2001年01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83 ] |[引用频次:13 ]
  • 河西走廊区域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整治对策

    李福兴,齐善忠

    本文论述了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的特征、区域开发的历史 ,分析了现代区域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提出了生态环境整治的战略和对策

    2001年01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83 ] |[引用频次:13 ]
  • 河西走廊生态环境重建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

    戴尔阜,裴彬,戴尔惠

    河西走廊经济发展和生态重建在全国和甘肃省具有重要意义。世纪之末 ,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浪潮兴起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为河西走廊生态重建带来新的机遇 ,但是区域生态环境恶劣 ,经济结构不合理和全球经济冲击对河西走廊生态重建造成一定不利因素。为实现河西地区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应从加大国家投资力度 ,生态建设社会化 ,改变经济结构和建立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等方面采取措施

    2001年01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78 ] |[引用频次:9 ]
  • 河西走廊生态环境重建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

    戴尔阜,裴彬,戴尔惠

    河西走廊经济发展和生态重建在全国和甘肃省具有重要意义。世纪之末 ,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浪潮兴起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为河西走廊生态重建带来新的机遇 ,但是区域生态环境恶劣 ,经济结构不合理和全球经济冲击对河西走廊生态重建造成一定不利因素。为实现河西地区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应从加大国家投资力度 ,生态建设社会化 ,改变经济结构和建立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等方面采取措施

    2001年01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78 ] |[引用频次:9 ]
  • 松嫩平原西部湖泡水环境问题、成因与对策

    张艳红,邓伟,翟金良

    本文利用气象数据和湖泡水化学实验数据从宏观至微观分析了松嫩平原西部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 ,即旱涝灾害并存、氟污染严重、水生环境退化、盐沼化加剧、富营养化明显。针对问题剖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成因 ,最后提出了保护与改善湖泡水环境的主要治理对策 ,即保护湖泡漫滩湿地、加强生态建设与管理、协调好区际用水

    2001年01期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78 ] |[引用频次:19 ]
  • 松嫩平原西部湖泡水环境问题、成因与对策

    张艳红,邓伟,翟金良

    本文利用气象数据和湖泡水化学实验数据从宏观至微观分析了松嫩平原西部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 ,即旱涝灾害并存、氟污染严重、水生环境退化、盐沼化加剧、富营养化明显。针对问题剖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成因 ,最后提出了保护与改善湖泡水环境的主要治理对策 ,即保护湖泡漫滩湿地、加强生态建设与管理、协调好区际用水

    2001年01期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78 ] |[引用频次:19 ]
  • 大凌河流域农业发展对辽东湾地区水环境的影响

    张水龙

    保护辽东湾海域环境是该重要水体周边地区的共同职责。本文从大凌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主要经济活动、水环境现状等方面分析了该流域对辽东湾海域环境的影响 ;最后 ,从农业发展与环境的角度 ,指出加强流域水土资源综合管理、发展可持续农业、实行区域总量控制是改善辽东湾地区陆海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2001年01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2 ]
  • 大凌河流域农业发展对辽东湾地区水环境的影响

    张水龙

    保护辽东湾海域环境是该重要水体周边地区的共同职责。本文从大凌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主要经济活动、水环境现状等方面分析了该流域对辽东湾海域环境的影响 ;最后 ,从农业发展与环境的角度 ,指出加强流域水土资源综合管理、发展可持续农业、实行区域总量控制是改善辽东湾地区陆海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2001年01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2 ]
  • 可持续发展类型与测度的理论探讨

    孟庆民,韦文英,林承格,李国平

    可持续发展的类型划分与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科学反应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类型划分 ,是可持续发展测度的依据和目标。本文运用人地关系协调分析法与经济分析法 ,特别是与替代弹性不变生产函数分析法 (C.E.S生产函数 )相结合 ,提出了可持续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探讨了可持续发展中人文资本、自然资本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的关系特征 ,建立可持续发展测度的指标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类型体系

    2001年01期 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28 ] |[引用频次:5 ]
  • 可持续发展类型与测度的理论探讨

    孟庆民,韦文英,林承格,李国平

    可持续发展的类型划分与可持续发展的测度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科学反应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类型划分 ,是可持续发展测度的依据和目标。本文运用人地关系协调分析法与经济分析法 ,特别是与替代弹性不变生产函数分析法 (C.E.S生产函数 )相结合 ,提出了可持续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探讨了可持续发展中人文资本、自然资本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的关系特征 ,建立可持续发展测度的指标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类型体系

    2001年01期 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28 ] |[引用频次:5 ]
  • 绿洲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

    杨国安,王永兴

    本文简要介绍了绿洲生态系统在干旱区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以及绿洲生态系统开发利用的不足之处 ,分析了其持续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提出了绿洲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基本概念、科学原则 ,最后提出了绿洲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具体任务和措施

    2001年01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51 ] |[引用频次:22 ]
  • 绿洲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

    杨国安,王永兴

    本文简要介绍了绿洲生态系统在干旱区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以及绿洲生态系统开发利用的不足之处 ,分析了其持续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提出了绿洲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基本概念、科学原则 ,最后提出了绿洲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具体任务和措施

    2001年01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51 ] |[引用频次:22 ]
  • 绿洲景观生态建设的理论思考

    贾宝全,任一萍,杨洁泉

    本文以新疆绿洲为例 ,详细讨论了绿洲景观内当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危害与成因 ,并针对这些问题 ,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 ,对绿洲景观生态规划进行了讨论 ,结果认为 ;对于绿洲景观而言 ,只要从加强排水系统工程建设、实现灌排配套 ;调整优化绿洲农业结构 ;完善和加强绿洲防护林体系建设和绿洲 -荒漠交错带建设 ,即可实现绿洲环境的可持续性 ,进而为绿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001年01期 5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42 ] |[引用频次:32 ]
  • 绿洲景观生态建设的理论思考

    贾宝全,任一萍,杨洁泉

    本文以新疆绿洲为例 ,详细讨论了绿洲景观内当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危害与成因 ,并针对这些问题 ,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 ,对绿洲景观生态规划进行了讨论 ,结果认为 ;对于绿洲景观而言 ,只要从加强排水系统工程建设、实现灌排配套 ;调整优化绿洲农业结构 ;完善和加强绿洲防护林体系建设和绿洲 -荒漠交错带建设 ,即可实现绿洲环境的可持续性 ,进而为绿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001年01期 5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42 ] |[引用频次:32 ]
  • 黄土高原生物气候分区与该区生态系统的恢复

    张厚华,黄占斌

    根据不同的生物气候状况 ,可将黄土高原分成五个生物气候区 :暖温带湿润半湿润森林区、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森林草原区、中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区、中温带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原区以及中温带干旱草原化荒漠区。紧密结合上述生物气候区域特征 ,将生态学的有关原理引入到该区的治理与生态恢复中 ,提出了治理黄土高原的新模式 :正确实施生物措施 ,人工模拟天然生态系统。该区的生态恢复应从系统的角度考虑 ,并严格遵守生态学的有关规律在不同的生物气候区构建与该区大环境一致的不同的生态系统 ,改变过去那种在黄土高原全面造林而又成效不佳的做法

    2001年01期 6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02 ] |[引用频次:48 ]
  • 黄土高原生物气候分区与该区生态系统的恢复

    张厚华,黄占斌

    根据不同的生物气候状况 ,可将黄土高原分成五个生物气候区 :暖温带湿润半湿润森林区、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森林草原区、中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区、中温带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原区以及中温带干旱草原化荒漠区。紧密结合上述生物气候区域特征 ,将生态学的有关原理引入到该区的治理与生态恢复中 ,提出了治理黄土高原的新模式 :正确实施生物措施 ,人工模拟天然生态系统。该区的生态恢复应从系统的角度考虑 ,并严格遵守生态学的有关规律在不同的生物气候区构建与该区大环境一致的不同的生态系统 ,改变过去那种在黄土高原全面造林而又成效不佳的做法

    2001年01期 6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02 ] |[引用频次:48 ]
  • 黄土高原气候变迁、植被演替与土壤干层的形成

    李裕元,邵明安

    2 .5Ma B.P.以来 ,受地球轨道要素周期性变化和青藏高原阶段性强烈隆升的影响 ,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存在着干期与湿润交替出现的现象 ,但总的趋势是向干旱化方向演化。黄土高原第四纪以来草本植物一直较为繁茂 ,木本植物仅在少数几个时期处于优势地位。现代黄土高原人工林草植被普遍存在着土壤干层问题。土壤干层的形成是气候干旱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 ,它是导致植被演替的直接原因之一。人工植被激发并强化了土壤干层的形成。土壤干层的形成是气候干旱化和人工植被选择不当两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有望通过有关人工措施使其危害得到缓解

    2001年01期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74 ] |[引用频次:144 ]
  • 黄土高原气候变迁、植被演替与土壤干层的形成

    李裕元,邵明安

    2 .5Ma B.P.以来 ,受地球轨道要素周期性变化和青藏高原阶段性强烈隆升的影响 ,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存在着干期与湿润交替出现的现象 ,但总的趋势是向干旱化方向演化。黄土高原第四纪以来草本植物一直较为繁茂 ,木本植物仅在少数几个时期处于优势地位。现代黄土高原人工林草植被普遍存在着土壤干层问题。土壤干层的形成是气候干旱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 ,它是导致植被演替的直接原因之一。人工植被激发并强化了土壤干层的形成。土壤干层的形成是气候干旱化和人工植被选择不当两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有望通过有关人工措施使其危害得到缓解

    2001年01期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74 ] |[引用频次:144 ]
  •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淤地坝的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焦菊英,王万忠,李靖,郑宝明

    根据皇甫川、窟野河、佳芦河、秃尾河、大理河五条支流共 4877座淤地坝的调查资料 ,分析了单坝、坝系减水减沙效益 ,暴雨毁坝增沙情况 ,以及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可为黄土高原的淤地坝设计标准、坝系建设规划、流域效益评价、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2001年01期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76 ] |[引用频次:79 ]
  •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淤地坝的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焦菊英,王万忠,李靖,郑宝明

    根据皇甫川、窟野河、佳芦河、秃尾河、大理河五条支流共 4877座淤地坝的调查资料 ,分析了单坝、坝系减水减沙效益 ,暴雨毁坝增沙情况 ,以及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可为黄土高原的淤地坝设计标准、坝系建设规划、流域效益评价、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2001年01期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76 ] |[引用频次:79 ]
  • 新疆高标准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理论和技术取向

    侯平,马金明

    新疆环境干旱 ,生态系统脆弱 ,防护林体系是不可缺少的生态成分。过去只注重了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建设 ,系统目标和结构单一 ,不具有生态可持续性。高标准防护林体系建设要充实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内容和方法。在理论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目标系统 ,注重干扰体系的研究 ,把防护林体系建设上升到绿洲生态系统建设上来 ,区分生态系统的尺度性和等级性 ,通过自然斑块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保障各等级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完整性。技术体系方面要注重系统规模性 ,通过恢复和重建自然斑块和廊道 ,小结构的合理格局来加强生态基础建设 ,实现生态的可持续性

    2001年01期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02 ] |[引用频次:15 ]
  • 新疆高标准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理论和技术取向

    侯平,马金明

    新疆环境干旱 ,生态系统脆弱 ,防护林体系是不可缺少的生态成分。过去只注重了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建设 ,系统目标和结构单一 ,不具有生态可持续性。高标准防护林体系建设要充实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内容和方法。在理论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目标系统 ,注重干扰体系的研究 ,把防护林体系建设上升到绿洲生态系统建设上来 ,区分生态系统的尺度性和等级性 ,通过自然斑块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保障各等级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完整性。技术体系方面要注重系统规模性 ,通过恢复和重建自然斑块和廊道 ,小结构的合理格局来加强生态基础建设 ,实现生态的可持续性

    2001年01期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02 ] |[引用频次:15 ]
  • 民勤沙井子绿洲边缘区防护林景观结构分析及评价

    张锦春,赵明,王键,唐进年

    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和防护林学原理 ,经 GIS系统的数据处理 ,对沙井子绿洲边缘区防护林体系的组成、结构、功能进行了分析 ,并对该区的防护林体系景观布局进行了综合评价 ,提出在该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方法及改造措施

    2001年01期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29 ] |[引用频次:19 ]
  • 民勤沙井子绿洲边缘区防护林景观结构分析及评价

    张锦春,赵明,王键,唐进年

    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和防护林学原理 ,经 GIS系统的数据处理 ,对沙井子绿洲边缘区防护林体系的组成、结构、功能进行了分析 ,并对该区的防护林体系景观布局进行了综合评价 ,提出在该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方法及改造措施

    2001年01期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29 ] |[引用频次:1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