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建华,岳文泽,兰琳
针对甘肃省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问题 ,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 ,以及定量评价模型 ;并运用该模型 ,对该地区各县 (市、区 )可持续发展水平作了定量化评价 ,计算出了每县 (市、区 )从属于“可持续发展”的隶属度 ,有关结果可为该地区区域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2001年02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73 ] |[下载次数:233 ] |[引用频次:30 ] - 张振克,杨达源
西北干旱气候区湖泊众多 ,多盐湖和咸水湖泊 ,湖泊水资源贫乏。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 ,西北内陆干旱区多数湖泊水资源严重短缺 ,湖泊咸化、萎缩甚至干涸的过程加快 ,对湖泊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重视湖泊流域水资源管理、积极节约用水、加强湖泊生态环境恢复建设和公众环境教育等对策的实施
2001年02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21 ] |[下载次数:577 ] |[引用频次:45 ] - 韦惠兰,刘若雨
本文从半干旱地区农民饮食结构的视角出发 ,初步探讨饮食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内在联系 ,进而提出没有饮食结构的优化 ,就没有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
2001年02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17 ] |[下载次数:313 ] |[引用频次:8 ] - 韩路,王海珍,曹新川
本文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土地荒漠化的现状和形成原因 ,阐述了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在土地荒漠化过程中的交互作用 ,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叠加在自然因素之上对土地荒漠化的发生和扩展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提出了流域综合整治措施 ,加强塔河水资源利用管理、保护天然植被、营造防风林、发展节水农业、合理耕作、提高人民群众生态意识等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2001年02期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93 ] |[下载次数:455 ] |[引用频次:36 ] - 高翔,王爱民
水资源是秦王川灌区发展的重要支撑 ,水资源能够保证未来的可持续利用 ,可为整个秦王川灌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创造良好的条件、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基于对水资源四种变化率指标的计算 ,评判了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秦王川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潜力大小 ,即 2 0 1 0年灌区主要供给水资源能否满足各方面的用水需求 ,从而为该区域水资源利用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2001年02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08 ] |[下载次数:117 ] |[引用频次:6 ] - 王玉朝,赵成义
绿洲—荒漠生态脆弱带是具有敏感地退化趋势的生态交错带 ,它受绿洲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的双重影响。本文在分析了绿洲—荒漠生态脆弱带的性质、特点等以后 ,按照其毗邻绿洲的不同 ,探讨性地将它分为三类 :( 1 )河岸林绿洲—荒漠脆弱带 ;( 2 )冲洪积扇绿洲—荒漠脆弱带 ;( 3 )湖沼和湖滨三角洲绿洲—荒漠脆弱带。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脆弱性 ,加上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 ,该区出现了以土地荒漠化为主的多种生态环境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作者提出了若干治理建议
2001年02期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86 ] |[下载次数:321 ] |[引用频次:38 ] - 张伟华,孙智,李跃进
使用不同的灌溉水源并采用多种措施对土默川平原盐碱土进行了改良试验 ,结果表明 :影响该地区土壤碱化的重要原因是灌溉水质问题 ;采用石膏改良盐土效果显著 ;采用小麦复种毛叶苕子改良碱土效果较明显 ;采用有机肥改良碱土 ,土壤碱化度明显下降
2001年02期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82 ] |[下载次数:239 ] |[引用频次:5 ] - 傅玮东
终霜冻和春季低温冷害是造成新疆棉区大面积严重缺苗、毁种重播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疆大部棉区棉花在播种期间均发生过霜冻害 ,其中多发区分布在北疆沿天山一带棉区及和田、且末棉区。且棉花早播与终霜冻害和低温冷害成正比。统计分析不同播期植棉的棉苗遭受霜冻及低温冷害影响的概率可确定各地棉区的最佳播期
2001年02期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11 ] |[下载次数:380 ] |[引用频次:72 ] - 李迎春
本文通过对新疆棉区秋季热量条件的分析 ,探讨了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得出 :( 1 )九十年代以来 ,虽然气候变暖 ,但秋季气温不稳定性加大。 ( 2 )喀什、阿克苏、巴州棉区中 ,以喀什棉区秋季热量条件最好 ,阿克苏棉区较差。影响棉花产量的秋季热量条件 ,巴州棉区是 9月气温和从开花至 1 5℃终日的≥ 1 5℃积温 ;阿克苏棉区是棉花生长的基本热量条件 ,即≥ 1 0℃积温的多少 ;喀什棉区是花铃期适宜温度 2 0℃持续时间的长短 ,积温的多少
2001年02期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27 ]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23 ] - 张晓煜,马玉平,苏占胜,周慧琴
本文从辨析霜冻、霜、冻害、寒害的概念入手 ,抓住对霜冻危害程度起决定作用的低温和低温持续时间等关键因子安排田间试验 ,结合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前苏联霜冻指标 ,初步确定了我区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的霜冻指标 ,为利用 NOAA卫星遥感监测霜冻奠定了基础。最后参考有关资料并结合田间试验结果 ,提出可操作性强的防霜措施
2001年02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47 ] |[下载次数:244 ] |[引用频次:42 ] - 常兆丰,韩福贵,仲生年
我国西北、华北大面积沙漠裸露 ,每到春季沙漠地区迅速增温 ,形成了以沙漠为中心的高温低压区 ,与西伯利亚每年春季向四周扩散的高压冷气流形成明显的气压梯度 ,这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每年春季沙尘暴频繁的直接原因。( 1 )干燥的沙面对大气增温的作用最明显 ,其次是粘土 (干泥土 )。沙面对大气增温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反射相对最强 ,在反射过程中对大气增温的作用明显。二是以热辐射、热对流的方式使大气增温 ,这是夏季和春、秋季干燥沙面使大气增温的最主要方式。( 2 )在同一地区约同一时间相同的日照下 ,沙面温度明显高于粘土、麦草沙障表面和沙生植物叶面温度。沙面在近地表 2 0 0 cm高度范围内气温成明显的递减趋势 ,而植物在近 5 0 cm上空范围内气温成递增趋势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夏季和春、秋气温较高时 )植物具有明显降低沙漠地区气温的作用。 ( 3 )在降低沙漠地区温度 ,减少沙尘暴方面植物固沙具有麦草沙障和粘土沙障等机械固沙措施不能替代的作用
2001年02期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05 ]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14 ] - 董玉祥
海岸风沙运动的观测与模拟研究是海岸风沙地貌等海岸风沙问题研究的基础与核心。本文依据 1 980— 1 999年间的国内外研究文献 ,较为详尽地回顾近 2 0年来国内外尤其是国外的海岸风沙运动观测与模拟研究 ,综述了包括在海岸沙丘表面气流运动与风沙流结构观测、海岸风沙运动速率观测以及海岸风沙运动方程的验证、修正与建立等方面的主要进展、成果与问题
2001年02期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21 ] |[下载次数:302 ] |[引用频次:21 ] - 王炜,梁存柱,朱宗元,刘钟龄,张丽芳
本项研究在阿拉善荒漠区的吉兰泰、洪高勒、雅布赖等三地采集了梭梭主干解析木的样本 ,借助数码影像技术 ,完成了梭梭解析木分析方法的探讨。发现梭梭年轮的径生长为线性模式 ,这在双子叶木本植物中可能是仅有的。梭梭的高生长仍呈 L ogistic趋势和台阶式步进的特征。在梭梭的年轮分析中 ,可以看到一年生长 2个年轮的情况 ,但在解析木圆盘上的分布具有不确定性 ,大多表现为单侧优先生长的态势。本文确定了梭梭解析木圆盘中生长较快的一侧伪年轮发生频率为 0 .3 75 ,由此可确定梭梭的年龄。采集的样本中有 98年 (龄 )的植株 ,证明梭梭为百年寿命的植物
2001年02期 6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17 ] |[下载次数:508 ] |[引用频次:40 ] - 朱永华,仵彦卿,吕海深
关于土壤 -植物 -大气连续统 ( SPAC)的研究是当前热点之一 ,研究该连续统 ,土壤水分是联结纽带。土壤水分通过植物根系和土面蒸发进入大气从而使三者成为一连续统。植物根系吸水是把土壤中水分输送入大气的关键形式 ,搞清植物吸水模式将为认识 SPAC奠定基础。目前研究植物根系吸水模式的文章很多 ,按其研究对象来说 ,主要是农作物研究 ;按研究区域来说 ,主要为降水条件充足的区域。目前研究干旱荒漠区天然植物的根系吸水模式还没有 ,本文就此研究了中国干旱内陆荒漠区的多年生小灌木 (以苦豆子 ( Sophora alopecuroides)为例 )的根系吸水模式
2001年02期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82 ] |[下载次数:633 ] |[引用频次:36 ] - 石霞,郝敦元,任涛,刘钟龄,王炜,梁存柱
本文用数理统计方法 ,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带的羊草 +大针茅草原群落 2 0年 ( 1 981-2 0 0 0 )的采样数据进行分析、检验 ,选择出群落中的重要种 ,验证了草原的物种生物量服从正态分布 ,并证明了在采样中取 1 0个样方的生物量统计 ,即可替代 2 0个样方
2001年02期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22 ] |[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5 ] - 李青丰,徐军,董天明
本文对二种吸水剂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的吸水能力和保水能力等特性进行了研究 ,并以小麦种子为植物材料 ,观察了不同吸水程度的吸水剂与种子对水份的竞争能力 ,结果表明 ,吸水剂对环境中水份的吸收及对种子释放水份是相互矛盾的 ,一般情况下 ,吸水剂不可能向环境中吸收水份而后供给种子萌发。吸水剂对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是需一定条件的
2001年02期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12 ]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20 ] - 张玉凤,陆群,时亚琴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在不同立地条件下 ,光肩星天牛 ( Anolophora glabripennis)在椴树上卵的孵化率不尽相同 ,它与椴树韧皮部厚度、刻槽大小、卵的位置及生长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椴树枝干的内含物直接影响着天牛幼虫的发育和存活
2001年02期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15 ]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29 ] - 张源润,王春燕,吴彩宁,夏红玲,王双贵,韩彩萍,梅曙光
本文通过采用三种不同的催芽处理方法 ,在两个不同类型区进行杜仲的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为宁夏今后开发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杜种 ,提供了较有力的科学依据
2001年02期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45 ]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