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绿洲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分析——以民勤县为例

    缪磊磊,王爱民

    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要求更彻底地了解在发展实践中出现不可持续的原因。目前民勤县的荒漠绿洲农业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分析其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可持续性 ,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对策 ,对我国干旱地区绿洲农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2001年04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33 ]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16 ]
  • 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植被生境质量变化的研究——以策勒县为例

    丁建丽,塔西甫拉堤·特依拜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以策勒研究区 1 990年的 LANDSAT TM图像和 1 998年的SPOT- HRV图像为基础底料编制规一化植被指数图 (NDVI) ,并根据极端干旱区绿洲特有的生态特征和已有的研究成就 ,找出植被指数灰度级与盖度级的对应关系并把规一化植被指数 (NDVI)转换成植被盖度图 ,最终利用植被盖度数字图像所提供的各盖度级的数量和空间分配状况来评价 90年至 98年期间植被环境质量的变化 ,并指出该区域环境开发和综合治理方向

    2001年04期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69 ] |[下载次数:253 ] |[引用频次:20 ]
  •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人地系统分类与评述——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王爱民,刘宇

    人地系统的地域分类规律和地域类型分析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主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在对区域历史、自然、人文、土地利用的综合研究基础上 ,本文对人地系统分类依据、原则进行探讨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 ,对区域主要的人地系统基本类型、主要人地关系进行了评述 ,提出了人与地协调发展的方向和对策

    2001年04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75 ] |[下载次数:247 ] |[引用频次:13 ]
  • 生态系统模拟与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方法

    左其亭,陈嘻,吴泽宁,周可法

    建立生态系统模拟预测模型十分重要 ,但往往又比较困难。为此 ,本文引进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方法 ,并已在新疆博斯腾湖生态系统研究中得到应用 ,效果较好

    2001年04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10 ] |[下载次数:485 ] |[引用频次:24 ]
  • 绿洲生态系统的群落特征——以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为例

    王让会,游先祥,吴世新,张慧芝

    以胡杨为代表的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的群落组成及结构特征 ,反映了干旱区天然绿洲的独特景观。它们主要依靠洪水泛滥形成的有利自然地理环境而生存 ,气候背景及地形地貌所影响的水盐、水热的时空分布差异 ,是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绿洲的生态安全受区域地质背景和地貌格局的控制 ,也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自然界的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相互作用 ,对于绿洲的发育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对绿洲的演化起着加速和促进的作用。应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 ,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出发点 ,保证生态用水 ,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群落演替规律 ,进行绿洲系统的生态建设。

    2001年04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49 ] |[下载次数:346 ] |[引用频次:14 ]
  • 人类活动对村级景观的影响

    何念鹏,吴泠,周道玮

    村落具有人类活动所造成的许多景观特征 ,是研究人为干扰对景观影响的良好场所。本文以研究点与村落中心间的距离作为人为干扰强度的划分指标 ,把村落按重度人为干扰、中度人为干扰和轻度人为干扰三个等级分为中心区、过渡区和基质区 ,分析人类活动与村级景观特征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加村级景观的斑块密度指数、破碎化指数、多样性指数、相对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相应增大 ;中度人为干扰使得上述五种指数值最大 ;但中度干扰时景观优势度指数最小 ;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强 ,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景观类型的分形维数减小 ,斑块的相似性增强

    2001年04期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85 ] |[下载次数:201 ] |[引用频次:9 ]
  • 西北地区农村资源破坏控制机制框架设计

    赵敏娟

    基于西北地区农村资源破坏与贫困并存的现状 ,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分析内在原因 ,确认存在的政府失灵、组织低效、经营失控的问题。最后设计了西北地区农村资源破坏控制机制框架

    2001年04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99 ]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0 ]
  • 内蒙古北部荒漠草原带的严重荒漠化及其治理

    赛胜宝

    位居干旱气候区的内蒙古高原中北部的荒漠草原地带 ,面临着严重荒漠化的威胁。目前已有 90 %以上的天然草场退化与沙化 ,变成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大大扩展了我国北部沙尘暴频繁发生的地带 ,成为北方生态安全最危险的地区。这是多年来盲目增畜 ,超载过牧 ,滥垦乱挖的掠夺式生产经营中又加上干旱气候因素的耦合作用所造成的必然恶果。面对这一严峻形势 ,急需采取果断措施抢救荒漠草原地带的整体生态环境。应立即实行禁牧封育 ,人畜转移 ,调整结构 ,移民扩镇。使荒漠草原地带与农牧交错地带以及城市之间建立起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2001年04期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32 ] |[下载次数:577 ] |[引用频次:98 ]
  • 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赵虎,晏磊,季方

    在干旱区 ,水资源十分匮乏。若能有效的控制塔里木河上游耕地面积的扩张 ,同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则能解决塔里木河流域长期以来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之间的矛盾 ,这对塔里木河流域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应用遥感技术进行上游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则为上游耕地现状和趋势发展提供一种快速和准确的方法。本文利用 1 95 9年、1 983年、1 992年和 1 996年四个时期的航片及卫片资料 ,研究了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典型图幅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研究区域人工绿洲和居民点面积逐年扩大 ,湖泊面积明显缩小 ,而天然植被面积趋于缩小 ,难利用面积变化不大。为此 ,有关部门应严格控制目前这种耕地继续扩张趋势 ,同时加强植被生态环境建设

    2001年04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05 ] |[下载次数:218 ] |[引用频次:20 ]
  • 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在金塔绿洲荒漠化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谢忙义,马立鹏,陈翔舜

    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荒漠化土地监测和生态工程建设提供了先进的调研和监控手段 ,可在西部大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本文应用美国 Landsat- 5 TM影像 (1 987年 )和资源一号卫星 CCD影像 (2 0 0 0年 )进行对比分析 ,揭示出金塔绿洲荒漠动态发展趋势 ,肯定了金塔绿洲林业生态建设成就。表明资源一号卫星完全可以成功地应用于中国西部地区的荒漠化监测和林业生态建设工程

    2001年04期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84 ] |[下载次数:184 ] |[引用频次:20 ]
  • 河西地区近50a来年径流、降水和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陈仁升,康尔泗,蓝永超,张济世

    对河西地区不同地域和高程分布的 2 5个水文气象站点近 5 0年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和年径流量趋势变化分析表明 ,该区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和年径流量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布 ,并受海拔高程的影响。这些变化的产生可能为全球变暖和不同的下垫面影响所致。总体分析表明 ,该区气候趋于暖湿 ,这同 GCMs成果一致。

    2001年04期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46 ] |[下载次数:343 ] |[引用频次:52 ]
  • 半干旱区农业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研究——以和林格尔县舍必崖乡为例

    许丽,姚云峰,高喜萍,张金贵,戈兆勇

    本文选取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指标 ,研究了和林格尔县舍必崖乡的农业景观空间格局从 1 987年到 1 997年十年间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 ,各景观类型的斑块数目明显增多 ,平均斑块面积减小 :旱地和草地在景观中的作用有所下降 ,水浇地和林地有所提高 ;景观的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增大 ,景观向多优势度的方向发展

    2001年04期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64 ] |[下载次数:224 ] |[引用频次:23 ]
  • 内蒙古多伦农牧交错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白文明,李凌浩,宋世环

    内蒙古多伦县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带 ,也是生态脆弱带。该地区水资源日益紧张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本文通过对多伦县水资源特点和利用现状的分析表明 ,灌溉用水是本地区的主要用水方式 ,占年总用水量的一半左右 ,其水资源浪费也最为严重。鉴于此 ,提出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水资源科学管理等具体措施 ,以期实现节约用水、科学用水 ,确保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2001年04期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23 ] |[下载次数:219 ] |[引用频次:17 ]
  • 黄土区坡面水肥条件与植被建设

    张雷明,上官周平,史俊通

    在对黄土区坡耕地资源、坡面水肥资源分布和植被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指出在坡面上进行植被建设应根据水分和养分的植物承载能力来确定适宜的植物种类和植被建设方案时建议采取综合技术措施进行植树种草 ,最后初步提出了黄土区坡面进行植被建设的技术模式。

    2001年04期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95 ] |[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13 ]
  •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植物固沙灌溉制度初步研究

    段争虎,何兴东,赵爱国,张小由

    通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三种灌溉方式土壤水分和植物灌溉后水分周期动态的连续测定 ,对该地区植物固沙的灌溉制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造林 ,滴灌、沟灌和畦灌地每年灌溉水量分别为 3 4 6 - 41 6 m3 /亩、894- 1 0 73 m3 /亩和 1 5 5 8-1 870 m3 /亩 ,每次灌溉后的间隔期 ,7— 8月份 5— 7天 ,其它月份 7— 1 0天灌溉一次较为合理 ,这样年植物整个生育期灌溉 2 5— 3 0水时 ,植物的生长不会受到水分的严重协迫

    2001年04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07 ]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5 ]
  •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建立农业生态体系的初步研究

    何兴东,丛自立,陈国雄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生态条件恶劣 ,建立农业生态体系需采取特别的措施。两年试验表明 ,供试 71种作物大部分适应性较差 ,蔬菜产量相对较低 ;能量的产投比低 ,养分的利用率低。因此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建立农业生态体系时 ,应采取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 ,充分利用地力

    2001年04期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19 ]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 鄂尔多斯沙区碱湖与螺旋藻资源

    乔辰;李博生;曾昭琪;

    通过 1 995 - 2 0 0 1年长期对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地和库布齐沙漠的八个盐碱湖进行了实地调研 ,在其中四个碱湖中发现有四种螺旋藻 ,其中两个为新种 ,另两个为中国新记录种。作者在巴彦淖尔碱湖畔建成半封闭跑道式养殖池 ,以当地的钝顶螺旋藻为藻种 ,利用湖水养殖螺旋藻获得了成功。藻粉产量达到 6 - 8g/d· m2 ,质量通过了内蒙古卫生防疫站“食准字”检验。作者在螺旋藻养殖上的成功 ,为其产业化奠定了基础。在鄂尔多斯沙区发展螺旋藻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众多的碱湖资源 :特有的螺旋藻资源 ;丰富的光能资源 ;不占用耕地和牧场 ;不污染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所以 ,在鄂尔多斯沙区开发螺旋藻是继化工产业化之后的又一项新兴产业

    2001年04期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99 ] |[下载次数:342 ] |[引用频次:54 ]
  • 阿拉善荒漠特有珍稀濒危植物绵刺克隆生长构型研究

    高润宏,金洪,张巍,董智,庄光辉,谢君仁

    绵刺是阿拉善荒漠特有珍稀濒危植物 ,其具有独特的克隆生长构型 :由枝条下垂形成长间隔物的典型的游击型克隆生长构型和由根茎处形成的典型的密集型克隆生长构型。本文以环境塑造与克隆生长构型的可塑性关系研究绵刺的克隆生长构型 ,揭示其对环境表现出生态对策的高度适应性和可塑性

    2001年04期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17 ] |[下载次数:263 ] |[引用频次:53 ]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1年总目录

    2001年04期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46 ]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