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陕甘宁接壤区发展潜力评价和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以平凉地区为例

    董锁成,李岱,尤飞,王传胜

    选取平凉地区为陕甘宁接壤区典型地区 ,对于其发展潜力从区位、资源、地缘人文、地缘生态等方面做出评价 ,也分析了发展的限制因子。认为平凉地区具有发展成为次一级市场中心的可能。给出了适合本区的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 ,并且提出相应的产业对策。

    2003年01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73 ] |[下载次数:342 ] |[引用频次:6 ]
  • 内蒙古沙漠化土地发展潜势分析

    姚洪林,闫德仁,杨文斌,刘永军

    依据沙漠化土地调查结果 ,分析了内蒙古各沙区沙漠化土地的基本特征 ,同时探讨了毛乌素沙地和科尔沁沙地的动态变化 ,并重点分析了科尔沁沙地奈曼旗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2003年01期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01 ]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11 ]
  • 兰州秦王川盆地生存能力分析

    高翔,王爱民

    本文从兰州秦王川盆地的主要自然资源分布、社会经济基础、环境稳定程度、区域抗干扰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其生存能力 ,籍此推测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可能性。总体上 ,该地区的资源贫瘠 ,且限制性强 ,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低水平阶段 ,区域环境稳定性差 ,对人类活动的反映敏感 ,易受破坏 ,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但相对于周边地区优势不明显。

    2003年01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70 ]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2 ]
  • 陕甘宁老区农村人口素质与农民经济收入关系分析

    李君轶

    陕甘宁老区是我国的贫困地区之一 ,许多农民年人均收入不足百元 ,农民生活十分贫困。笔者在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 ,阐述了人口素质对经济的影响和重要意义 ,并具体分析了陕甘宁老区农户户主文化程度、年龄等农村人口素质与农村经济收入的定量关系。为解决该区域的贫困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2003年01期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15 ] |[下载次数:245 ] |[引用频次:11 ]
  • 宁夏中部地区资源开发中的非整体性问题

    何彤慧

    宁夏中部地区是宁夏乃至全国的土地资源及能源的重点开发区域 ,其生态环境具有鲜明的过渡性、复杂性和脆弱性。文章通过对该区域资源开发历程与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 ,指出 :人们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非整体性行为 ,是造成森林退缩、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与土壤盐渍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只有建立起全局性、整体性的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 ,才能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003年01期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04 ]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4 ]
  • 中国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向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孙自永,马瑞,周爱国,甘义群

    天然条件下的长期干旱化趋势使中国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水资源的无序利用则导致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合理的水资源开发模式要以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耦合研究为基础 ,将水资源开发作为水资源系统的输入 ,其输出作为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的输入 ,分析其响应 ,即生态环境的变化 ,对水资源开发方案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预测评价。水资源系统的滞后与延迟效应、地表植被的习性及水因子的涨落特点是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2003年01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81 ] |[下载次数:452 ] |[引用频次:51 ]
  • 我国城市供水状况及节水对策

    赵明,舒春敏

    依据有关资料和研究成果 ,阐述了我国城市供水 (包括工业和城市生活供水 )现状和中长期预测 ;指出跨入 2 1世纪时城市用水面临的主要问题 ;重点论述了城市节约用水的对策。

    2003年01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86 ] |[下载次数:401 ] |[引用频次:58 ]
  •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评价方法研究

    邹积君,刘志文,张小芬,臧克冰

    通过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的初步研究 ,设计出了包括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 1个目标层、水资源量等 5个准则层和人均水资源量等 2 8个评价指标的层次性指标体系 ,并利用均方差权数决策方法 ,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全面分析和定量评价。

    2003年01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49 ] |[下载次数:577 ] |[引用频次:80 ]
  • 陕西省入境旅游市场分析及发展对策

    王秀兰,甘枝茂

    本文把波士顿矩阵法引入旅游市场的分析 ,在对陕西省 90年代接待境外游客数量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波士顿矩阵法的计算 ,建立了境外游客旅游市场竞争态模型 ,并对来陕旅游境外游客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进行了分析 ,阐述了陕西省在拓展境外市场方面存在着宣传力度不够 ,促销手段不当等问题 ,提出了应紧紧围绕市场 ,进行市场细分、加强促销、注意联合经营、开发多层次旅游产品等发展建议。

    2003年01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40 ] |[下载次数:541 ] |[引用频次:34 ]
  • 内蒙古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及其转移分析

    李景宜

    提出旅游业市场竞争态及其转移模型 ,运用此模型可以定量分析、对比旅游市场的现实竞争状态 ,而且可以揭示每一市场竞争态的转移是遵循“瘦狗市场→幼童市场→明星市场→现金牛市场”的循环过程。在此基础上 ,进行市场研究 ,确定本地区在旅游市场中的地位 ,明确现在和未来市场竞争的优势和劣势 ,为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应用这一模型 ,对内蒙古自治区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及其转移进行了分析。

    2003年01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43 ] |[下载次数:369 ] |[引用频次:30 ]
  • 黑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划遥感制图方法

    胡孟春,马荣华

    论述了利用遥感信息和非遥感信息结合 ,编制生态功能区划图的方法。介绍了遥感信息增强处理方法 ,自动监督分类与目视纠正结合的景观解译方法 ,地学相关分析的区划信息提取方法 ,遥感信息和非遥感信息迭加复合方法。介绍了生态功能区划图的制图原则、方法 ,以及制图分类系统。文中所介绍的方法 ,对于全国正在开展的区域生态功能区划 ,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03年01期 49-53+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65 ] |[下载次数:690 ] |[引用频次:58 ]
  • 大气降尘监测研究

    王赞红

    大气粉尘降落是地球表层地—气系统物质交换的一种形式 ,降尘过程有重要的环境指征意义。在沙尘暴事件发生频繁、生态环境质量日益得到关注的今天 ,大气降尘的研究更为重要。目前国内外的降尘监测方法各异 ,根据降尘取样器内有无存水可将监测大致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据笔者的监测结果 ,干法取样量为湿法取样量的 76%。干法、湿法各模拟一定的自然降尘过程 ,但两者皆有缺陷。建议统一大气降尘取样器的材质和规格 ,标定取样周期 ,提高监测数据精度 ,并组成全球陆域和海域降尘监测网络。

    2003年01期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11 ] |[下载次数:1148 ] |[引用频次:141 ]
  • 灰色灾变理论在宁南山区干旱气候预测中的应用

    王龙昌,贾志宽,王立祥

    在分析宁南山区干旱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基础上 ,借助灰色灾变理论分别建立了春旱、夏旱、秋旱、春夏连旱、夏秋连旱、全年旱等六种干旱类型的 GM( 1 ,1 )预测模型 ,并对 2 0 0 0~ 2 0 2 0年的干旱气候做出预测。经对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预测结果验证 ,吻合性良好。此外 ,提出了宁南山区抗旱防旱的综合农业措施。研究结果可对广大旱区抗旱减灾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2003年01期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46 ] |[下载次数:286 ] |[引用频次:47 ]
  • 草地退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许志信,李永强

    植被是土地的保护伞 ,它具有拦截雨滴 ,缓和雨点冲击 ;阻挡水的流动 ,减缓径流的速度 ;固结土壤 ,防风保土 ;增加土壤有机质 ,改善土壤结构等四大功能。植被一旦退化 ,土壤侵蚀便会发生 ,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目前全国土地荒漠化面积 2 62 .2万 km2 ,占国土面积2 7.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 367万 km2 ,占国土面积 38%。内蒙古水土流失面积为 2 7.1 7万km2 ,占全区土地总面积 2 2 .97% ,占草原面积 2 1 .5 % ;风蚀面积 7636万 hm2 ,占内蒙古土地总面积 65 % ,全区草地风蚀面积 5 949万 hm2 ,占草地总面积 75 .5 %。各种试验表明 ,植被减少是导致土壤侵蚀的重要原因 ,凡是植被盖度和密度小的草地 ,水蚀和风蚀程度最为严重。因此 ,保护草原植被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为此 ,必须确定合理的草地载畜量 ,增加对草原的投入 ,依法管理草原。

    2003年01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46 ] |[下载次数:827 ] |[引用频次:143 ]
  • 气候和人类活动对河北坝上丰宁县土壤风蚀沙化的影响

    海春兴,付金生,王学萌

    人类活动强度增大和气候的变化是影响农牧交错带东南边缘农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模型 ,对农牧交错带河北坝上丰宁县土壤风蚀沙化因素进行了分析 :发现影响土壤风蚀沙化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增长率和冬季 1月平均气温 ,其次是耕地、草地面积的变化和夏秋 8、9月的降水量。综合来看影响该区土壤风蚀沙化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 ,自然因素居次要地位。在人口增加和人类活动强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 ,农业生产必须依据冬季平均气温和夏秋降水量的变化来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以减轻土壤风蚀沙化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3年01期 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26 ] |[下载次数:486 ] |[引用频次:32 ]
  • 清水河地区雨水资源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侯琼

    本文通过对清水河地区农业水资源特征和雨水利用现状的分析 ,认为强化雨水资源化过程 ,提高雨水的调蓄能力 ,是解决该区域农业水资源紧缺的基本途径 ;并提出雨水资源化及利用的主要形式 ,以及雨水利用与经济开发的主要模式。

    2003年01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37 ]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2 ]
  • 神府东胜煤田人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其防治对策

    王文龙,李占斌,张平仓

    神府东胜煤田是我国本世纪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大规模开发建设以来带来了一系列环境灾害问题 ,本文详细论述了神府东胜煤田人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发育现状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提出了该区人为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对策 ,以及人们亟待加强的环境保护意识。

    2003年01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84 ] |[下载次数:218 ] |[引用频次:7 ]
  • 关中平原小麦产量对气候变化区域响应的评价模型研究

    张俊香,延军平

    根据关中地区宝鸡、西安、渭南与咸阳 4地 (市 )的 1 949~ 1 999年的逐年小麦单产记录序列以及 4地 (市 )的气象观测站点自建站以来至 2 0 0 0年近 5 0年的气象记录序列 ,对关中地区小麦产量与年均温、年降水作相关分析 ;探讨了关中地区小麦单产对气候变化区域响应的评价模型。结果发现 :关中平原气候具有暖干化趋势 ;随着气温变暖 ,小麦产量增加幅度减小 ;小麦产量对降水波动的响应比对气温波动的响应显著。

    2003年01期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75 ] |[下载次数:395 ] |[引用频次:31 ]
  • 区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植被光合作用响应的研究

    张佳华,王长耀

    本文通过分析 NOAA- AVHRR数据 ,对研究区冬小麦各生育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 ( NDVI)进行计算 ,表明随冬小麦生育期发展 NDVI值呈现两头低 ,中间高的情形 ,这与冬小麦生长发育状况相一致 ,也即与冬小麦群体光合作用的响应。通过理论探讨进一步分析了NDVI与植被光合速率的关系 ,表明其存在某种程度的正相关。由此可更好地为从遥感信息建立估测植被生物量的机理模型提供依据。

    2003年01期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42 ] |[下载次数:508 ] |[引用频次:29 ]
  • 针茅属植物RAPD条件优化

    赵萌莉,韩冰,张红梅,万雪龙,张刚

    本试验以针茅属 ( Stipa L.)植物为材料 ,使用 CTAB法提取其基因组 DNA,通过对 RAP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NDA,随机扩增的多态性 )条件优化分析 ,初步确定了针茅属植物 RAPD的最佳方案 ,即在 PCR扩增程序为 94℃预变性 3min,94℃变性 1 min,37℃复性 1 min,72℃延伸 1 .5 min,设 45个循环 ,最后 72℃保温 5 min时 ,2 5μL反应体系中包括 :0 .2 μL( 1 0 mmol/L) d NTPs,2 .0 μL( 1 0 mmol/L) Mg2 + ,0 .5 μL( 1 0 0 pmol/μL)引物 ,模板DNA80 ng,Taq酶 ( Sangon) 1 .0 U,2 .5 μL1 0×buffer缓冲液 ,其余部分用无菌三蒸水补平可以得到较好的扩增结果。

    2003年01期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76 ]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11 ]
  • 新疆北部绿洲-荒漠过渡带植物种类多样性分析

    赵一之,朱宗元,刘钟龄,梁存柱,王炜,宝日娜,张韬,裴浩

    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 9990 4 35 - 3)的研究中 ,为了探索绿洲环境的特征 ,对新疆北部进行了植被生态学考察 ,比较分析了北疆的绿洲与荒漠、山地生物多样性之中的优势植物和特征植物。在考察中 ,采集植物标本 1 5 4种 ,隶属 34科 ,1 0 0属 ,其中发现1个新种 ,有中国新分布 3种 ,有 1 0 2种增添了在新疆的新分布地点。

    2003年01期 100-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66 ] |[下载次数:522 ] |[引用频次:27 ]
  • 华北驼绒藜生长规律的量化分析

    刘宏军,刘冠军,贾振玉,刘通

    本文以华北驼绒藜在内蒙古乌盟后山地区引种推广试验结果 ,利用计算机建立生长量模型 ,为进一步扩大引种范围、推广最新栽培技术、增加科技含量而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3年01期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60 ]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2 ]
  • 碱化土壤紫花苜蓿不同种植方法与生长关系的研究初探

    李跃进,张伟华

    土默川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碱化土壤和碱土 ,使得该地区农牧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本文研究了不同种植方法 ,不同播期下苜蓿在碱土上的生长状况 ,从而得出了以下结果 :在试验区通过对苜蓿不同种植方式 ,可得出苜蓿以开沟播种覆土盖地膜最佳 ,开沟播种不覆土镇压次之 ,开沟播种覆土镇压产量最低。通过苜蓿不同播期的试验 ,当年以 6月 1 7日播种的产草量最高 ,可得出苜蓿在当年 5月 1 9日次之 ,7月 1日最低。

    2003年01期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30 ]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7 ]
  • 中麻黄的适应性及其抗逆性栽培

    杨自辉,赵翠莲

    中麻黄具有较强的旱生性和耐盐性 ,在逆境盐碱地栽培其经济效益、缓解天然麻黄资源破坏、减缓土地沙化的生态效益比较显著 ,是干旱区盐碱地农村调整种植结构、退耕还林的优良植物种。

    2003年01期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81 ] |[下载次数:196 ] |[引用频次:8 ]
  • 发菜形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唐进年,张盹明,聂文果,张锦春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观察分析 ,天然发菜原植体的形态主要有柱状和带状两种 ;群体形态有单丝体、团块状、辫状、束状和网状。原植体的形态特征受环境湿度的影响较大 ,在降水量较大的地区 ,发菜原植体增粗 ,直径在 0 .0 5~ 0 .2 5 mm之间 ,带状发菜的比例较大 ,占 30~ 60 % ,吸水后藻体的颜色一般呈棕褐色 ;在降水量较小或极端干旱地区 ,发菜以细丝状为主 ,直径在 0 .0 2~ 0 .2 2 mm之间 ,带状发菜的比例不足 2 5 % ,吸水后藻体的颜色呈绿色或浅棕褐色。发菜群体形态的形成和发育与自身的生长特性有关外 ,主要与环境因子特别是降雨量、地形及自然外力 (地面径流和空气流动 )有关。

    2003年01期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81 ] |[下载次数:420 ] |[引用频次:2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