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河西内陆区水循环的水资源评价

    高前兆,仵彦卿,俎瑞平

    根据河西内陆区的水资源系统完整性和内陆干旱区水资源的特点 ,从水循环角度考虑 ,对河西内陆区界定了降水资源、广义水资源、狭义水资源 (径流性水资源 )、生态需水量、可利用水资源及工程供水量等定义 ,并对河西三流域各种定义的水资源数量及相互关系进行最新评价

    2003年06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30 ] |[下载次数:272 ] |[引用频次:15 ]
  • 西北地区耕地资源的保证程度与粮食生产

    王录仓

    本文根据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资源的时空结构特征 ,论述了西北地区耕地资源的保证程度与粮食生产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003年06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13 ] |[下载次数:177 ] |[引用频次:7 ]
  • 陕西省耕地后备资源评价

    马超群,曹明明

    本文论述了陕西省土地资源的现状和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影响下退耕还林给陕西省人地关系带来新问题。认为耕地后备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保证陕西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经济持续增长 ,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

    2003年06期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84 ] |[下载次数:358 ] |[引用频次:14 ]
  • 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症结与出路

    王书华,王忠静,石培华

    生态环境重建与保护作为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切入点与支撑点 ,在实际操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定西县、西海固等几个典型案例区的调研 ,指出当前西部生态建设在政策、机制、法律法规等方面存在的诸多症结 ,并就解决方案提出了政策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实践创新的创新体系

    2003年06期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95 ] |[下载次数:195 ] |[引用频次:24 ]
  • 绿洲开发与绿洲荒漠化研究

    王玉朝,赵成义

    本文着重讨论了绿洲开发和绿洲内存在的各种荒漠化形式后 ,探讨了绿洲荒漠化的成因以及荒漠化对绿洲生态系统的影响 ,得出 :绿洲荒漠化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引起的 ;荒漠化严重危及绿洲系统的正常运作 ;最后 ,就绿洲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给出适当的设计 ,希望绿洲内部的人类活动能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 ,以实现对资源的永续利用

    2003年06期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18 ] |[下载次数:247 ] |[引用频次:19 ]
  • 农用地转用及其价格组成研究

    陈思源

    本文从分析我国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出发 ,将农用地转用分为集体经济组织内的转用、向单位或个人的转用、国家的征用三种类型 ,并以土地管理法的相关条文为依据 ,讨论了不同转用方向下的农用地转用价格组成

    2003年06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44 ]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16 ]
  •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蓝永超,康尔泗,张济世,胡兴林

    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对黑河流域水资源的数量、分布与变化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并且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 ,分析了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结果表明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固然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等先天不利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所造成的。因此 ,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 ,社会经济发展应充分考虑流域水资源的制约条件。

    2003年06期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41 ] |[下载次数:506 ] |[引用频次:34 ]
  • 乌鲁木齐区域水资源利用中的生态经济问题及其调控对策

    韩剑萍,李秀萍,杨德刚

    本文在考察乌鲁木齐区域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 ,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总结和分析了该区域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

    2003年06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06 ]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4 ]
  • 宝鸡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初探

    张志斌,靳美娟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宝鸡市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入手 ,系统分析了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以期对宝鸡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2003年06期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85 ] |[下载次数:223 ] |[引用频次:9 ]
  • 乌梁素海生态恢复机理与工程技术的研究

    尚士友,杜健民,厚福祥,申庆泰,王丽敏

    在我国干旱区典型草型湖泊—乌梁素海设立试验基地 ,进行生态恢复工程试验研究。研究表明 :乌梁素海受富营养化影响 ,正在向芦苇沼泽—碱蓬盐化草甸—白刺荒漠方向演化。生态恢复机理是 :( 1 )减少大型水生植物有机氮、磷向底质的沉降 ,削弱内源性营养物负荷的积累与储备 ;( 2 )减少大型水生植物死亡后矿化成氨态氮 ;( 3)控制底质中有机氮向水体释放生成氨态氮。采用机械化方式收割大型水生植物转移营养盐 ,抑制生物促淤效应以及对芦苇区进行园田化生态管理是乌梁素海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 ,也是乌梁素海环境与资源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2003年06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82 ] |[下载次数:308 ] |[引用频次:14 ]
  • 西安市耕地变化驱动力研究

    张春玲,任志远

    对西安市耕地资源的空间变化和 1 95 0年以来耕地面积变化过程进行分析 ,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分析西安市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力 ,建立了耕地面积与驱动因子之间的多元线形回归模型。

    2003年06期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34 ] |[下载次数:433 ] |[引用频次:38 ]
  • 遥感信息在土地资源等级划分与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以内蒙古乌拉盖开发区为例

    张韬,王炜,安慧君

    本文利用 RS、GIS的高新科技手段 ,对乌拉盖综合开发区土地资源质量等级划分与评价进行了认真研究 ,编制出乌拉盖综合开发区土地资源质量等级分布图 ,对各不同土地资源质量等级进行了评价 ,为该地区确定最佳土地利用方向、提高土地资源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2003年06期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400 ] |[下载次数:289 ] |[引用频次:15 ]
  • 渭北煤中砷的含量分布及赋存规律

    卢新卫

    研究了陕西省渭北主要煤田主采煤层中 As的含量、分布规律及其赋存特征。太原组和山西组由于成煤环境不同 ,煤质和原煤中 As的含量、赋存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太原组煤的灰份和硫份均较山西组高 ,As的含量明显高于山西组。赋存特征分析表明 ,铜川、蒲白矿区煤中 As与有机硫及粘土矿物有关 ,韩城、澄合矿区煤中 As可能主要赋存于黄铁矿中

    2003年06期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90 ] |[下载次数:239 ] |[引用频次:13 ]
  • 宁夏旱涝灾害动态监测指标及其应用

    冯建民,梁旭,张智

    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 ,参考修正的帕默尔 ( Palmer)干旱指数 ,建立适合于实时监测的旱涝指标体系。试验表明该指数具有一定物理意义 ,实时资料可得 ,逻辑关系严密 ,计算方法科学 ,具有客观、定量的优点 ,能运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干旱监测业务

    2003年06期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09 ] |[下载次数:217 ] |[引用频次:24 ]
  • 全球变化下毛乌素沙漠气候变化特征

    刘登伟,张月鸿

    利用 1 961~ 2 0 0 1年毛乌素沙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各季平均气温、各季平均降水量和同期中国平均气温距平资料 ,分析对比了近几十年来毛乌素沙漠气温变化与同期中国气温变化 ,气温与降水之间的关系 ,及各季气温、降水的变化规律 ,揭示了全球变化背景下毛乌素沙漠气候变化的区域性特点及其暖干化趋势 ,为毛乌素沙漠的治理提供了气象上的依据。

    2003年06期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06 ] |[下载次数:576 ] |[引用频次:21 ]
  • 人为影响下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小尺度生态环境变化

    钱亦兵,张立运,雷加强,吴兆宁,张锐

    随着沙漠中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公路建设和重大工程相继实施 ,对生态环境的人为影响日益加深。本文以重大工程实验点为例 ,通过研究对比工程影响区内人工沙垄和自然沙垄的砂质新成土理化性状和植被群落特征 ,指出了沙漠生态环境在人为干扰下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以及受损生态环境在人们采取积极补救措施的情况下所具有的自然修复能力

    2003年06期 8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07 ] |[下载次数:168 ] |[引用频次:10 ]
  • 黄土高原数字小流域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李晓燕,张树文,李壁成,王宗明

    数字小流域是数字地球中一个不可替代的独立节点 ,小流域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建立是数字小流域的核心组成部分。本文以中科院水保所宁夏固原试区为例 ,对构建数字小流域地理空间基础框架要素的确定、数据的采集方法、管理方法进行了论述 ;基于 DOM进行了试区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 ,对基础框架信息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2003年06期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67 ]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2 ]
  • 塔里木盆地水面蒸发量的实验研究

    胡顺军,王举林,宋郁东,张群,李云华,陈小兵

    本文根据阿克苏水平衡站 1 999年至 2 0 0 2年非冻结期 ( 4月至 1 0月 ) 2 0 m2蒸发池水面蒸发量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探讨了水面蒸发量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并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各气象要素对水面蒸发的影响程度 ,建立了计算水面蒸发量的经验公式 ,结果表明( 1 )气象要素对 2 0 m2蒸发池旬平均水面蒸发量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饱和水汽压差、气温、风速、水面温度、相对湿度差、气压、空气饱和差、实际水汽压 ;( 2 ) 2 0 m2蒸发池旬平均水面蒸发量与饱和水汽压差、空气湿度饱和差、气温、水面温度、风速、水汽压成正比关系 ;而与气压、相对湿度成反比关系 ;( 3)所有回归方程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可供塔里木盆地缺测资料地区选用。

    2003年06期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07 ] |[下载次数:353 ] |[引用频次:23 ]
  • 塔里木油田地区地表温度分布规律的研究

    傅玮东,王健,刘绍民

    选用塔里木盆地外围 1 5个站 36年地表温度观测资料和油田地区 4个短期观测站短期地表温度观测资料 ,应用气候统计方法 ,将油田地区的短期地表温度资料订正到长年同期 ,并加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塔里木油田地区年平均地表温度由周围向油田地区增加。夏季 ( 7月 )最高 ,冬季 ( 1月 )最低。

    2003年06期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93 ] |[下载次数:168 ] |[引用频次:6 ]
  • 黄土丘陵沟壑区坝地防洪保收试验研究

    裴新富,甘枝茂

    坝地土肥水足 ,抗旱能力强 ,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理想境地。但是 ,该区雨热同步、暴雨洪水集中 ,6— 9月份坝地常常遭受洪涝灾害 ,如何作到防洪保收 ,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本文以山西省离石市王家沟流域为例 ,通过实地调查、定位观测试验 ,得出如下结论 ,坝地次洪水淹水深度 <0 .7m、淹水历时 <7天 ,对玉米、高粱等高干作物生长影响不大 ,可以作为坝地防洪保收的标准 ;也可以作为今后进行沟道坝系工程建设、合理设计排洪渠断面尺寸的科学依据。

    2003年06期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69 ]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5 ]
  • 作物生产潜力模型在中国的应用

    徐春达,高晓飞

    作物生产潜力的研究可以为提高作物产量及合理进行农业生产规划提供依据。长期以来 ,中国学者采用了包括经验模型和物理模型等多种方法计算作物的生产潜力。经验模型使用方便但计算精度比较低 ,而物理模型计算精度较高但使用比较复杂。中国目前这些方法都有使用 ,但仍以应用国外研制的模型为多。本文回顾了各类模型的特点和应用情况 ,以利于发现问题和明确研究方向 ,发展中国自己的作物生长模型。

    2003年06期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05 ] |[下载次数:745 ] |[引用频次:57 ]
  • 内蒙古地区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实用技术及其评价

    白美兰,沈建国

    本文针对内蒙古地区水资源短缺 ,旱灾发生频繁的现状及天然降水利用效率不高的特点 ,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科研与技术成果 ,根据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内蒙古的气候特点 ,提出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的各种实用技术方法。并利用地理信息技术 ,根据各种实用技术方法的指标要求 ,结合内蒙古的地形、坡度状况、土壤类型和气象条件 ,在雨养农业区进行实用技术方法的优化分区 ,区划出适宜区域。

    2003年06期 11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29 ]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0 ]
  • 新疆石河子地区沙漠增温效应对绿洲农业影响的研究

    赖先齐,张凤华,李鲁华,秦莉

    由于沙漠 ,绿洲 ,空气的比热等热性能不同 ,形成沙漠夏季温度明显高于绿洲 ,进而对绿洲地区增温 ,称沙漠增温效应。石河子地区 1 0 0 km范围内沙漠对绿洲的增温平均 1 .76℃ ( 1~ 2℃ ) ;根据绿洲距沙漠的远近与气温间存在的线性关系 ,回归方程为 :y=2 7.5 2 97- 0 .0 335 x。 r=- 0 .881 3*。沙漠增温效应对绿洲农业有多方面作用 ,形成夏季富照高温、秋季大日较差以及促成棉花在夏季的“冷害”等 ,深刻地影响绿洲特色农业、栽培技术及人们生活

    2003年06期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40 ] |[下载次数:204 ] |[引用频次:12 ]
  • 干旱区节水灌溉模式研究

    王永康,苏吉安,杨立珍

    根据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水土资源现状及非充分灌溉原理 ,自 1 991年至 1 994年 ,我们对该地区的小麦、玉米和高粱 ,做了非充分灌溉试验 ,选择了适合当地条件的作物—水模型 ,采用系统经济灌溉制度及多目标规划方法 ,制定了本地区的节水灌溉模式 ,旨在探索节水农业的新途径

    2003年06期 124-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08 ] |[下载次数:275 ] |[引用频次:11 ]
  • 沙生植物的蒸腾耗水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研究

    赵明,李爱德,王耀琳,张德魁,贾宝全

    本文阐述了利用非称量测渗仪 ,研究了沙枣、新疆杨、花棒、沙木蓼、柠条、梭梭、白皮沙拐枣等 7种植物的耗水日进程变化和沙枣、沙木蓼、白刺等 3种植物的蒸腾强度变化 ,分析了它们与气象因素太阳辐射、气温、风速、相对湿度的相关关系

    2003年06期 131-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08 ] |[下载次数:389 ] |[引用频次:50 ]
  • 新疆葡萄糖酸含量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

    徐德源,李星华,王素娟,王健

    本文用了 8个试验点两个葡萄品种 3年的观测资料 ,对葡萄浆果含糖量、含酸量及糖酸比与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和回归统计分析 ,得出葡萄糖酸含量与一个地区的热量、日照时数和空气相对湿度有密切的关系。 3个气象因子对无核白和马奶子葡萄含糖量的影响程度是 :相对湿度 >日照时数 >积温 ;对含酸量影响的关键因子是积温。气温日较差在干旱区的新疆不是影响葡萄糖酸含量的主要因子

    2003年06期 138-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22 ] |[下载次数:294 ] |[引用频次:51 ]
  • 樟子松在西北干旱沙区的光合日变化特征

    吴春荣,金红喜,严子柱,满多清,马全林,安富博

    在甘肃省民勤治沙站 ,用 Li- 62 0 0便携式光合仪分别测定人工栽植的 4龄、9龄和 2 0龄樟子松的净光合速率日进程 ,其结果表明 :在干旱沙区 ,9龄以上樟子松的光合速率在午前随光强和气温而上升 ,午后下降。其 4龄、9龄和 2 0龄樟子松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 8.7μmol· m- 2 · s- 1、62 .3μmol· m- 2 · s- 1、1 9.7μmol· m- 2 · s- 1。

    2003年06期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17 ] |[下载次数:212 ] |[引用频次:38 ]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年 总目录

    2003年06期 147-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29 ]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