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正安,蔡英,刘景涛,李栋梁,柳中明,宋敏红
为了回顾总结中国北方沙尘暴研究的现状,本文评述了近20多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研究的三个主要阶段,从沙尘观测、气候学、预报、变化趋势以及防御对策等6方面简要评述了它的研究进展和问题。指出北方沙尘主要源于中国西北及蒙古地区;随沙尘天气强度逐渐加强,不同沙尘天气时地面沙尘浓度约按3倍的比率依次递增;揭示了我国北方的五大沙尘暴多发区;主要有纯冷锋型和冷锋加中系统混合型两类沙尘暴爆发环流型;近50年来的沙尘暴活动呈波动变化,这与生态环境恶化,特别是东亚大气环流的年代际变化有关;防御沙尘暴重点要抓五大多发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及沙尘暴预警系统的建立。
2004年S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34 ] |[引用频次:51 ] - 申元村
本文认为沙尘暴是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化土地上的一种自然灾害,其形成机制是气候干旱;土地基质稳定性差;起沙大风多;地表植被覆盖度低和人类不合理生产生活活动。沙尘暴防治必须走综合防治路线,建立起5个配套的防治体系,即沙尘暴防治技术体系、沙产业发展体系、科技保障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和社会化融资体系,能实现有效防治目的。
2004年S1期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08 ] |[引用频次:6 ] - 刘景涛,钱正安,姜学恭,郑明倩
使用中央气象台出版的历史天气图资料,对1957~2002年发生在我国北方的33次特强沙尘暴过程的环流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分析研究了环流系统的热力和动力结构、活动特征及高低层系统的相互配置;在此基础上,以形成触发沙尘暴强风的主要地面环流系统为依据,通过分类归纳,将形成我国北方特强沙尘暴的环流系统,划分成纯强干冷锋型、蒙古气旋与干冷锋混合型、蒙古冷高压南部倒槽型和干飑线与冷锋混合型4种类型。研究结果指出纯强干冷锋型的冷锋具有典型的2型冷锋的垂直结构,冷锋后有强大的气压梯度,冷平流强烈,锋后为西北大风,沙尘暴带为西北东南方向。蒙古气旋与干冷锋混合型以蒙古气旋的强烈发展为主要特征,气旋强烈加深,在地面强风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气旋暖区及冷锋后为西南大风或偏西大风,沙尘暴带自西向东延伸,与气旋中心移动路径关系密切,冷锋后降温较弱。蒙古冷高压南部倒槽型强沙尘暴是由蒙古冷高压与河西暖倒槽相互作用形成强盛东风触发的,沙尘暴区范围较小,但稳定少动,持续时间较长。干飑线与冷锋混合型强沙尘暴是由冷锋前干飑线或中尺度低压扰动和冷锋相伴影响造成的,它可以和第、类同时发生,第、类天气尺度环流形势是产生该类强沙尘暴的环流背景。文章给出了各类特强沙尘暴的天气学概念模型。
2004年S1期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39 ] |[引用频次:12 ] - 吴绍洪,杨勤业,曹军
我国是沙尘暴易发的国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强沙尘暴有频率增加、强度加大、范围扩展、危害程度加剧的趋势。沙尘暴的发生危害范围亦逐渐从西北干旱经济落后区扩展到经济发达的北京、天津及华北平原区,近年来的沙尘暴造成了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受大气环流场和季风气候类型影响,中国冬、春盛吹西北风,强劲而干燥。发生沙尘暴的天数与大风日数和地面热力稳定程度相关,3-5月中国西北内陆地表增温大,是风力场和热力场极不稳定的季节,地表气候容易发生蠕动,沙尘暴便由此启动并易发。除自然要素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也将诱发沙尘暴天气的发生,有些情况下还起到比自然要素更重要的作用。从生态地理区域的角度看,沙尘暴的源地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大气环流的作用,影响到下风向的半湿润甚至湿润地区。无论何地干旱、半干旱地区都将存在沙尘暴发生的自然条件,而其下风向必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是因为中国的季风气候,决定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发生的沙尘暴必然影响东南部地区。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人类所能做的就是调节自身的行为。因此,在沙尘暴源地实施生态建设是减缓沙尘暴发生的最重要措施,也是消除东部城市沙尘天气的主要途径。根据生态地理区域的特征,沙尘暴源地的干旱区、半干?
2004年S1期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70 ] |[引用频次:13 ] - 刘蔚,王涛
千年尺度上我国沙尘暴发生和发展具有明显的时空规律。我国的沙尘暴通常发生在寒冷时期,特别是三月到五月之间。主要沙尘暴事件与厄尔尼诺发生时间之间的相关性明显。在1995年-1998年间,沿喀什-塔克拉玛干沙漠-兰州-宁夏-西安-内蒙古一线采集降尘的资料,并对降尘的物理、化学和矿物特征做了研究。结果证明多数降尘物的结构序列是从细粘土到具有中级粒度的粘壤土,粒径一般在5微米到63微米之间;浮尘与中国中部黄土和西部、北部的细沙土相似。尘粒沉积化学特征以二氧化硅、氧化铝和较高含量的氧化钾为主。其中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钾和二氧化硅的摩尔比分别是从5.17、8.43、0.009和0.036。在晴朗的天空,空气物质浓度是三峰光谱图,而在沙尘暴天气,主要矿物质是石英、长石、亚氯酸盐、伊利石、方解石、和白云石,物质浓度显示单峰光谱图。目前,大气尘粒的物理、化学与矿物特征与中国西部和北部沉积的黄土和类黄土状的土壤特征相似。中国北方的风成沉积和部分地区具有细密纹理的土沉积主要是由中国的干旱半干旱和蒙古地区的盛行风带来的。
2004年S1期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93 ] |[引用频次:16 ] - 祝廷成,梁存柱,陈敏,王虹扬,刘湘南
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的天气现象,本文初步分析了东亚地区(中、日、韩)沙尘暴发生的时空变化特征;提出了沙尘暴具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论述了正面的生态效益,即中和酸雨、提供矿质营养、缓解温室效应、太阳伞效应、净化大气。此外,还对如何全面认识沙尘暴做了相关阐述。
2004年S1期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83 ] |[引用频次:9 ] - 钟海玲,李栋梁,魏丽
本文选用中国178个常规气象观测站建站~2000年历年春季沙尘暴日数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中国北方春季沙尘暴的气候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我国北方沙尘暴的形成、发展以及造成的危害。结果表明我国北方春季沙尘暴存在东西反位相差异,近50年来,春季沙尘暴日数总体趋势在减少,但20世纪末又有明显的回升趋势。这不仅与影响我国北方的冷空气路径有关,还与青藏高原冬季地面感热的异常密切相关。
2004年S1期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0 ] - 李栋梁,钟海玲,魏丽,吕兰芝
选用中国185个常规气象观测站,建站~2000年历年沙尘暴日数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气候特征及其对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异常的响应。结果表明虽然单个沙尘暴过程属于一次中尺度天气过程,但年沙尘暴日数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在空间上有五个自然尘源区,即河西走廊、南疆盆地南缘、阿拉善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和浑善达克沙地等沙尘暴高发区。比较近50年来中国沙尘暴日数的年代际变化,总体趋势在减少,20世纪90年代是近5个年代中最少的。但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沙尘暴日数有明显的回升趋势。进一步研究表明,中国沙尘暴与春季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关系密切,当春季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呈EOF1模态时,当年中国北方沙尘暴日数明显较常年偏多。
2004年S1期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12 ] |[引用频次:4 ] - 柳中明,钱正安,刘景涛,吴明进
本研究分析春季强与特强沙尘暴多发年与少发年的综观气候特徵差异,结果发现西伯利亚上空乾冷极地大陆气团在春季期间是否频繁进入中国,并造成东向强风通过沙源区,是影响沙尘暴多发或少发的主因。而其控制因子应是40oN南北间的气温梯度,若是向南梯度距平,则显示极地大陆气团降温显著,冷气团频繁南进;但若是向北梯度距平,则极地气团增温明显,会抑制冷气团强度发展与南进。表现出来的就是多发年时,西伯利亚上空呈现负气温距平、负重力高度距平与气旋型向量风距平;少发年时,则呈现正气温距平、正重力高度距平与反气旋型向量风距平。而其根本的气候控制因子,应是由低层到高层间,是否低压槽或是高压脊频繁移入,若是前者则有利於槽线前方上升气流运动,所以绝热冷却明显;反之,若是后者则有利於脊线前方下沉气流运动,所以绝热增温明显。至於最终的控制因子,也就是为何低压槽或高压脊频繁移入,则应是与全球大气环流的变动有关。此外,本研究也探讨多发年代(70年代)与少发年代(90年代)的综观气候特徵差异,结果发现其与多发年及少发年间的特徵差异相似,显示强与特强沙尘暴的出现频次,不仅具年际变化,也具年代际变化特徵。更且,影响多发或少发的气候因素,能有效维持在一个年代内。本研究进一步探讨50、60、70、80、90?
2004年S1期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2 ] - 陈大任,郭虎
我们利用布设的地面大气电场仪观测沙尘天气中大气电场的变化。通过对2002年春季几次沙尘天气过程中大气电场数据的分析,获得了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现象初步的大气电场特征。通过比较沙尘和雷暴天气现象下的大气电场特征,我们认为可以将大气电场仪作为有效的监测装备用于监测沙尘天气现象,而应用于气象业务。
2004年S1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5 ] - 姜学恭,沈建国,胡英华
本文基于大气气溶胶垂直分布的一些观测事实和针对两例不同天气类型的沙尘暴过程进行的观测分析,得出在行星边界层中,气溶胶浓度远大于其上方的自由大气;且其层结越接近中性,其浓度越接近均匀分布。在冷锋型沙尘暴的维持阶段,地面风速较强且其大小与沙尘暴强度是比较一致的。在高压底部偏东风型沙尘暴过程中,使沙尘暴触发和维持的地面风速弱于冷锋型,且沙尘暴强度与地面风速大小没有明显关系。混合层是影响沙尘暴发生及强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混合层总与沙尘暴伴随,且其维持滞后于沙尘暴。其原因是沙尘气溶胶对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削弱使混合层的日变化减小,从而产生一种使混合层维持的机制。这一辐射影响在沙尘暴过程中具有普遍性。在冷锋型沙尘暴过程中,沙尘辐射对冷锋强度的强迫也导致混合层日变化出现增强的趋势。它们的共同影响使冷锋型沙尘暴过程中混合层能够始终维持但其日变化强于高压底部型。混合层与沙尘暴的关系应该结合沙尘暴的不同发展阶段考虑。
2004年S1期 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75 ] |[引用频次:15 ] - 赵琳娜,孙建华,赵思雄
近年来,东亚地区严重沙尘暴的频发趋势,使沙尘暴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生态和环境问题。本文利用一个以较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具有清晰风蚀物理学概念的沙尘暴数值模式集成系统,对2002年3月19~22日主要沙尘暴事件的气象背景条件、起沙源、起沙率以及沙尘输送进行了模拟和较为细致的数值分析,并将结果与常规气象观测和卫星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式对气象背景、沙尘源和沙尘输送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有较好的模拟能力;起沙区域主要是蒙古国的巴彦洪戈尔省南部、南戈壁、东戈壁省,我国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区、锡林郭勒盟地区、甘肃北部和青海北部;起尘量最大的中心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区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平均达15mgm-2s-1;沙尘输送主要发生在对流层低层,在垂直运动较强的地方可以向上输送到500hPa。
2004年S1期 7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10 ] |[引用频次:35 ] - 姜学恭,沈建国,刘景涛,陈受钧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影响2001年4月6-8日强沙尘暴天气发生的若干天气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次“锋面气旋型”沙尘暴过程中,气旋冷锋是引发强沙尘暴的主要系统,冷锋过境对沙尘暴的触发作用远强于气旋发展。冷锋的动力学特点决定其常与强沙尘暴伴随。影响沙尘暴的诸多天气因素中,影响地面大风形成的有效动量下传机制为高空急流下沉支使高空动量下传至对流层中层,其下方形成的深厚混合层使这一动量继续下传到地面。“混合层”从本质上反映了有利沙尘暴形成的大气层结特征,深厚混合层的是否形成很大程度决定着沙尘暴的强度。本次过程深厚混合层的形成是长时间地面加热的结果,这也是特强沙尘暴仅发生在内蒙古中部偏北地区而不是下垫面条件更为适宜的内蒙古西部的原因。混合层空气的平流对内蒙古中部偏北地区深厚混合层的形成具有相当的贡献,其影响程度与地形分布密切相关。地面热通量试验表明地面加热对冷锋过境时上升运动的强度、深厚混合层形成、高空动量下传等具有重要影响,并因此影响沙尘暴强度。
2004年S1期 8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2 ] - 李一平,康玲
选择1988年以来ECMWF资料齐全的沙尘暴个例,将其按区域分为全区、西部、中部、中西部以及中东部5类,再按强弱分别分为强和一般2类,建立不同的样本库。根据多年预报经验建立消空指标,对实时资料进行消空,在消空的基础上,用相似离度分析方法对ECMWF的3个场(500hPa高度场、850hPa温度场和海平面气压场)的历史资料库和实时资料进行比较,制作不同时次的沙尘暴预报。并利用VB和Fortran语言编程,建立沙尘暴预报业务系统,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完成预报的制作,实现预报结果在Micaps系统下的自动显示。
2004年S1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7 ] - Shih-Chieh Hsu,Shaw Chen Liu,Ru-Ting Hsu2004年S1期 97-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0 ]
- Neng-Huei Lin2004年S1期 104-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 唐书彦,杜宇红,金向红,张同文,李朝晖
在沙尘暴应急监测方法研究中,通过对总悬浮颗粒物采样仪器及各种采样参数的研究确定和降尘采样器的研制,制定出沙尘暴应急监测方法。
2004年S1期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0 ] - 屈建军,王涛,董治宝,张伟民,刘玉璋2004年S1期 109-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10 ] |[引用频次:37 ]
- 姚洪林,阎德仁,刘永军,余伟莅
沙尘暴的发生和发展与荒漠化息息相关,沙尘暴的频频发生正是对土地荒漠化程度发出的黄牌警告。干河谷,干湖床区;洪积-冲积区;基岩风化的残积、堆积区;黄土丘陵区;冲积泛滥、平原区;沙丘活化区等六大区域的风蚀及水蚀为沙尘暴提供大量的沙物质来源,干旱大风条件成为沙尘暴的动力。防治沙尘暴、减缓沙尘暴威胁,必须从增加地面粗糙度、降低风速、防风固沙入手,首先从生态恢复开始,以植被自然恢复为主体方向,再辅以人工造林、种草等生态建设措施,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平衡模式。
2004年S1期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16 ] |[引用频次:2 ] - 闫德仁,杨俊平
本文分析了沙尘暴形成的自然过程和危害特征,并探讨了内蒙古沙源区土壤颗粒物质的含量,指出沙尘暴的沙尘来源主要是退化草原、活化的沙地和裸露坡耕地等。同时根据风沙流运移规律及其和土壤颗粒的关系,提出了防治沙尘暴的关键技术原理,并探讨了有效控制沙尘暴的技术途径。
2004年S1期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91 ] |[引用频次:9 ] - Chen-Tung Arthur Chen2004年S1期 12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 刘振荣,林唐煌
地球同步卫星(GMS-5)不但观测范围可涵盖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一,且具有每小时的高时间解析观测能力等优点,非常适合于大范围地区沙尘暴之监测。由地表不同物种与沙尘在GMS-5卫星可见光频道(S-VISSR)反射特性之分析中,除了少部分的沙尘与低云或稀云之特性较为接近外,其余均可清楚地辨识。如能适时地建立沙尘暴发生前可见光频道的背景环境,即可侦测出沙尘暴所影响的区域及范围。由本文中之个案测试结果显示,利用GMS-5卫星可见光频道资料侦测沙尘暴具极高之可行性。因此,本文除成功地研究发展出利用卫星资料(GMS-5)监测沙尘暴之监测模式外,并已建立自动化卫星即时沙尘暴监测之作业模式,以及卫星监测沙尘暴结果即时自动上网,提供相关单位在沙尘暴即时信息之查询,对于沙尘暴之侦测及预报方面有莫大的助益。
2004年S1期 136-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1 ] - 郑曼婷,林煜棋,李蔚德,许世杰,刘绍臣
2002年中部地区受大陆沙尘事件的影响共计8个案例,本研究於台中市中兴大学测站量测PM2.5与PM2.5-10化学成分及气胶的粒径分布。大陆沙尘事件期间,PM2.5-10质量浓度平均为44.7μg/m3,为平常22.5μg/m3的2.0倍,而PM2.5质量浓度则为平日的0.8倍。由微粒粒径之分析结果显示,大陆沙尘事件期间所带来的沙尘微粒,主要介於1.8~3.2μm。在化学组成方面,PM2.5-10中之地壳元素Mg、Ti、K、Fe、Al的浓度分别为平日的2.8、2.4、2.3、2.2及1.2倍,海盐气胶Cl-及Na+浓度亦为平日的2.5及2.0倍,NO3-、SO4=、EC及OC之浓度则为平日的1.6、1.4、1.2及1.2倍,显示经远程传输的沙尘微粒主要带来尘土矿物及海盐气胶外,硝酸盐、硫酸盐及碳微粒浓度,在沙尘事件日期间亦有些微的增加。藉由HYSPRIT模式推估72小时逆推气流,分析不同沙尘远程传输路径对中部地区悬浮微粒物理化学特性之影响,结果发现2月11日12日,沙尘源地为内蒙古西侧,气团经由大陆沿海高污染地区传输至台湾,粗微粒中硫酸盐微粒之质量比例分别为5.4%,明显高於大陆沙尘事件日平均值(3.7%)。3月19日及4月19日的两波沙尘暴,沙尘源地均为内蒙古西侧沙漠及甘肃与新疆交界处经由海洋传输至台湾地区,导致PM2.5-10海盐气胶质量比例分别为7及9%,高於非海洋传输大陆沙尘事件日时的4
2004年S1期 142-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1 ] - 李河清2004年S1期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0 ]
- Shaw C. Liu,Charles C.-K. Chou,Saint-Jer Huang,Chung-Ming Liu,Chea-Yuan Young2004年S1期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8 ] |[引用频次:0 ]
- 梁永志,李崇德,刘绍臣,朱宏动
近年来,中国大陆沙尘暴的发生机率普遍受到重视,当沙尘暴发生时,伴随著适当天气系统的传输,会影响到日本、韩国及台湾等地空气品质,有些沙尘暴甚至影响到东南亚或太平洋东岸等更远地区。本研究台湾最顶端的台北县石门乡,从2002年8月~2003年4月对PM10及PM2.5气胶进行采样,在采样监测期间,共完成了120个PM10及120PM2.5有效样本,所采集的样本均进行了气胶质量浓度分析、气胶元素成分分析、气胶水溶性离子成分分析及气胶碳成分分析。研究期间的天气在2002年9月~2003年4月主要受大陆冷高压影响,且在2003年1月~2003年4月共计有5波大陆沙尘影响台湾。在大陆冷高压影响时段,石门地区的风速风向会呈现持续东北风及高风速,PM10气胶质量浓度会由平常日的40μgm-3上升到100μgm-3以上。再配合HYSPLIT模式後推72小时气流轨迹线,可发现当台湾受大陆冷高压影响时,气流大都经过大陆沿海地区,带来了许多硫酸盐类、有机碳,并且受到风速增强的影响,大气气胶中的海盐成分明显地上升。在大陆沙尘暴影响时期,後推72小时气流轨迹线更可远达大陆西北地区,可充分地解释气胶中所含较多的尘土元素。此外,在大陆冷高压过境後,台湾会有高压回流的现象,使得台湾本地气胶产生累积而造成另一波浓度高值,此时气胶组成的海盐及污染物质?
2004年S1期 157-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4 ] - 郑曼婷,林煜棋,邱嘉斌,王竹方,郭崇义
2000年春季大陆内蒙古地区发生多次沙尘暴,强度之大及影响范围之广为近年来罕见,本文主要报告3月下旬在台湾中部量测大气悬浮微粒之结果,并针对此案例分析大陆沙尘对本地PM10物化性质的影响,采样时程从3月26日开始至31日,地点选择梧栖、崇伦、彰化、草屯和南投测站,每天分日夜於各测站采集粗粒(2.5μm<d<10μm)及细粒(d<2.5μm)样本,并分析悬浮微粒之微量元素、水溶性阴阳离子、有机碳及元素碳。分析的结果再与1999年12月11日至16日(非沙尘期间)量测结果比较,3月29日白天大陆沙尘影响中部地区最为严重,沙尘暴期间各测站量测的粗粒质量占PM10之比例为70~78%,而非沙尘期间粗粒所占比例仅有41~46%,沙尘暴期间带来大量含矿物元素Ca、Mg、Al、Fe及Mn,其浓度分别为非尘期间4.9、4.7、4.1、2.4及1.9倍,而细粒浓度及来自燃烧或工业排放相关的元素大致与非尘暴期间的浓度相近。此外,沙尘过境期间各测站矿物元素变化一致,表示来自单纯一种污染源,且Ca/Al比值几乎呈定值约在0.6~0.8之间。
2004年S1期 162-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3 ] - Charles C.-K. Chou,S.-C. Hsu,S.-C. Lung,Shaw C. Liu,C.-Y. Young2004年S1期 168-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 Shih-Chun Candice Lung,Charles C-K Chou,Shaw C. Liu2004年S1期 173-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0 ]
- F. Tsai,I.C. Tsai,W.C. Shieh2004年S1期 17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 C. W. Chiang,J. B. Nee2004年S1期 183-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1 ]
- Chung-Shin Yuan,Cheng-Chung Sau,Ming-Chung Chen,Ming-Ho Huang2004年S1期 18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1 ]
- 李经民,陈佩仪,陈玉恭
本研究探讨两次亚洲沙尘暴中三种粒径范围微粒(PM2.5、PM2.5-10、PM>10)及微粒中16种PAHs化合物浓度以了解沙尘暴粒子分布特性。研究结果显示,沙尘暴期间南台湾地区大气总悬浮微粒平均质量浓度上升幅度约为非沙尘暴日1.5~2倍,沙尘微粒浓度升高主要集中於PM>10粒子,佐证交通污染物指标(CO、NOx),发现CO与NOx有良好相关性,但PM10与CO或NOx间相关性则较差,显示沙尘暴期间南台湾地区悬浮微粒浓度升高除了受地区污染源影响外,部分粒子可能来自长程传输移入。沙尘暴期间,三种不同粒径范围沙尘微粒主要是以PM>10粒子所含PAHs浓度最高;若采用PAHs分子量(MW)解析MW<228与MW228化合物日、夜浓度比值,MW<228化合物夜间PM2.5浓度比值增加最多,MW228化合物则是日间PM>10粒子增幅较大,前者是沙尘暴期间夜间扩散不良导致PM2.5浓度增大,後者可能是白天有利于PM>10沙尘暴传输所造成;本研究并藉由粒子PAHs浓度光解比值解析,结果显示沙尘PM>10粗大粒子有AgingAerosol特性可能由高空传输移入。PM2.5-10粒子PAHs(MW<228与MW228)比值趋近于1(ADSPAHs浓度近似于Non-ADS)可能是PAHs气/固相平衡影响所致。本研究利用粒子PAHs分布特性(ΣPAHs、MW、photo-reactivity)明显有助于解析南台湾地区沙尘粒子传输特性。
2004年S1期 198-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0 ] - EPA Ozone and Aerosol Research Team
,刘绍臣,李崇德,郑曼婷,袁中新,吴义林,陈瑞仁,林博雄,林传尧,龙世俊,周崇光,刘遵贤,许世杰,张志忠2004年S1期 203-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0 ]
- 胡云锋,刘纪远,庄大方,杨风亭
内蒙古是我国风力侵蚀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土地利用方式剧烈变化的地区之一。依据两期土地利用数据以及相应年代的土壤风力侵蚀数据,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和风力侵蚀的静、动态格局。根据土地利用和风力侵蚀的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特点,设计了内蒙古土地利用—风力侵蚀动态区划,基于该区划详细讨论了内蒙古不同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土地利用动态与风力侵蚀动态,由此揭示了两者之间存在的驱动——被驱动关系。研究发现,在过去10年里,内蒙古土地利用和风力侵蚀的基本格局没有太大变化,但风力侵蚀在总体上是增强了,而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反映为草地的退化和耕地的扩张。土地利用动态与风力侵蚀动态有着良好的时空对应关系草地的退化与耕地的扩张导致了显著的风力侵蚀增强,而草地的改善以及耕地的收缩对风力侵蚀的影响不是很大,这同时也表明了土地利用动态对风力侵蚀动态正、反向驱动力的不平衡性。
2004年S1期 21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73 ] |[引用频次:11 ] - 高涛,徐永福,于晓
本文利用内蒙古1961~2001年的天气气候资料,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沙尘暴作了统计分析,阐述了沙尘暴的危害并给出了沙尘暴的基本定义。分析了引起沙尘暴的天气和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研究了他们对沙尘暴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0年内蒙古的沙尘暴总体呈减少趋势,但从1998年开始有所增加;沙尘暴的空间分布以阿拉善盟偏北地区为最高发区;降水、气温、大风、寒潮、北半球极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亚洲西风环流、东亚大槽和南方涛动等天气和气候因素均对该地区沙尘暴的发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004年S1期 220-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78 ] |[引用频次:20 ] - 董建林
本文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规定,依据《全国荒漠化监测主要技术规定》,区划界定了内蒙古荒漠化潜在发生的范围,并对内蒙古的土地荒漠化状况进行了宏观监测。监测工作中充分利用了“3S”技术,现地调查与遥感解译相结合获取地面信息,利用数理统计的原理计算各类荒漠化土地面积并进行了程度分级。同时在弄清《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限定范围的土地退化的基础上,调查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范围外的土地退化情况。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荒漠化面积为74.39×104km2(约合11.16亿亩),占自治区总面积118.3×104km2的62.88%,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规划提供了依据。
2004年S1期 231-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28 ] |[引用频次:7 ] - 王革丽
,吕达仁
,尤莉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区气候变迁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分析,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该地区气候生态的影响,探讨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可能原因。
2004年S1期 237-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16 ] |[引用频次:6 ] - 王玉金,张维斌,张辉玲
沙尘暴天气的剧增与生态环境恶化有密不可分关系,气候的变化是锡林郭勒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的重要条件之一,沙尘暴天气特征的变化也反映了生态恶化的程度。
2004年S1期 241-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86 ] |[引用频次:13 ] - 曹军,吴绍洪,杨勤业
根据1985年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和从相同时期的TM影像上提取的土地沙漠化数据,运用ARC/INFO软件和Access统计软件,分析科尔沁沙地近20年来土地利用和沙漠化土地的构成及变化特点、土地利用与土地沙漠化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草地和耕地是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未利用地面积较大,其它利用类型面积较小;15年来,耕地和林地增加幅度最大,草地减少幅度最大,土地利用转移的主要方向是草地变为耕地和林地。科尔沁沙地沙漠化土地比例大,占一半左右,以中度类型为主;变化趋势是沙化面积增加,程度减轻。在持续强度利用条件下,面积广大的草地和耕地发生退化,由潜在沙漠化土地发展为轻度和中度为主的沙漠化土地;而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所形成的沙漠化土地面积较小,在新增沙漠化土地中的比例亦很小。所以,草地、耕地等土地利用强度的增大是沙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的最主要原因,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能加快土地沙漠化的进程。
2004年S1期 24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57 ] |[引用频次:11 ] - 庞万才,董玉秋,高莲花
调查并统计了全盟8个站40年资料,研究分析了兴安盟沙尘暴天气的气候统计特征,讨论了其时空分布特征的气候成因,剖析了风沙灾害机理,提出防御对策。
2004年S1期 249-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2 ] - 尤莉,王革丽,吴学宏,王国勤
本文根据内蒙古阿拉善地区1961~2000年40年的沙尘暴、扬沙资料,分析其气候学特征,着重分析其地理特征、季节特征以及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近40年来阿拉善地区沙尘暴出现日数在减少。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阿拉善北部地区沙尘暴出现日数却呈波动增加趋势。沙尘暴出现日数的变化是特定气候变化的反映,下垫面条件的持续恶化是该地区沙尘暴天气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
2004年S1期 253-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4 ] |[引用频次:5 ] - 尤莉,程玉琴,张少文,王国勤
用12个观测站的1961~2000年40年的沙尘暴、大风日数和降水量等观测资料,分析了内蒙古赤峰地区沙尘暴发生的地理分布、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等。结果表明赤峰地区近40年来沙尘暴呈减少趋势,其特殊的地形特征和多风的气候特点是沙尘暴多发的主要原因。通过沙尘暴天气的个例分析,给出了赤峰地区沙尘暴发生的主要环流型。
2004年S1期 258-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0 ] - 乌兰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和新观念是在世界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与传统的常规性发展有着本质的不同。锡林郭勒盟土地总面积3.04亿亩,其中天然草地占土地总面积的97.2%,据有关部门统计,80年代开始至今,全盟土地沙化面积接近土地总面积的45-50%,其速度令人吃惊。对锡盟境内15个气象(气候)站的沙尘暴资料统计分析可见,沙尘暴对草原沙化的进程和生态平衡都有直接影响,不仅对当代人满足需要构成危害,更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严重危害。
2004年S1期 263-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7 ] - 高晓杰,陈晓梅,韩忆军
用东乌珠穆沁旗1961-2000四十年气象资料,分析了乌珠穆沁草原气候及沙尘暴的变化趋势。发现20世纪90年代乌珠穆沁草原气候变暖增湿,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差异,但沙尘暴对草原生态危害加重。东乌珠穆沁旗位于锡林郭勒高原东北部、大兴安岭西麓。北部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东临兴安盟、通辽市,南接西乌旗、锡林浩特市,西与阿巴嘎旗相连,是乌珠穆沁草原的主体部分。全旗土地总面积473万公顷,草原面积占461万公顷。其中沙化面积约307万公顷、沙丘沙地面积5.3万公顷,平均每年被风沙吞没的草原面积约1000公顷。
2004年S1期 26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83 ] |[引用频次:7 ] - 董智,李红丽,孙保平,郝玉光,丁国栋
利用磴口县1970年~2000年31年的风沙天气发生日数资料和1977~2000年24年防护林建设资料,分析了沙尘天气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并通过线性回归和多项式回归分析了沙尘暴和扬沙日数的长期趋势变化,结果表明,大风、扬沙和沙尘暴日数呈总体下降趋势,1970~1985年沙尘发生日数相对较高,1985年以后明显下降;沙尘天气发生日数在防护林体系建设前期最高,在不同建设阶段各指标均明显下降,尤其是第三阶段各指标下降幅度可达73.0~94.0%。方差分析表明四个阶段沙尘天气差异极显著;相关回归分析表明风沙天气指标(年均大风日数、扬沙日数和沙尘暴日数)与防护林指标(防护林面积、防护林林木蓄积量)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同期扬沙、沙尘暴与大风日数的比值变化明显,说明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了其对沙尘天气的防护功能。
2004年S1期 269-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51 ] |[引用频次:23 ] - 李钢铁,贾玉奎,王永生
作者观测了固定、流动沙丘风沙流结构,并运用拟合曲线、拟合方程等方法对固定、流动沙丘风沙流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沙丘输沙率均与风速成正比,与高度成反比;0-40cm高度内输沙量与风速之间遵循指数关系;流动沙丘的沙粒运动主要集中在近地层0-6cm高度范围内;另外,植被阻截沉沙效果特别明显,植被覆盖度在30%时,沉沙效果达到95%以上,且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加。
2004年S1期 276-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42 ] |[引用频次:30 ] - 张智,李艳春,郑广芬,林莉
宁夏中北部地区东、西、北三面被沙漠包围,沙尘暴是该地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而下垫面土壤湿度状况对沙尘暴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选取1981-2000年沙尘暴多发期(3-5月)7个农业气象站的土壤湿度资料及其对应前一日、当日空气相对湿度、平均温度资料,分析了旬土壤湿度与空气相对湿度、气温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有着很好的相关性,最后建立逐日土壤湿度估算方程,检验表明效果较好。
2004年S1期 279-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2 ] - 李艳春,赵光平,郑广芬,丁仲录
沙尘暴是一种强烈的风蚀输沙形式,是造成流沙蔓延和土地沙化最重要、最直接的作用过程之一。借鉴国际国内最新的研究进展,建立适合宁夏中北部地区气候特征的沙尘暴频率定量模拟模型,比较深入地分析宁夏中北部地区气候因素对沙尘暴频率的影响。
2004年S1期 283-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0 ] - 赵光平,杨有林,王连喜,陈楠
应用GMS-5或YF-2静止气象卫星云图资料,依据不同目标物(如水体、地表、沙漠、地面积雪、中高云、低云、扬沙、沙尘暴)在红外通道、可见光通道、水汽通道的平均灰度及光谱响应曲线的差异,利用多参数条件下的分类合成处理与评估技术,确定了宁夏及周边地区沙尘区(扬沙和沙尘暴)在静止卫星云图各通道中灰度阈值,建立了集信息综合分析和动态监测为一体的沙尘暴客观评估和实时监测系统
2004年S1期 287-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1 ] - 李青春,吴正华
本文利用1954-2001年北京地区(20个气象站)逐月沙尘资料,重点对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空间分布特征、沙尘日数的年代变化规律、沙尘日数的月变化进行分析;分析了近三年北京地区出现沙尘天气特点及成因;同时对近48年的沙尘出现日数变化规律进行了小波分析。
2004年S1期 291-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41 ] |[引用频次:6 ] - 张书余,姚树然,王云秀,康西言
利用多年环北京地区280个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卫星遥感资料,分析了环北京沙尘暴沙尘源区的地表特征。结果表明环北京地区干土层和植被指数的分布与沙尘暴易发生路径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春季干土层厚、植被覆盖差,夏秋好,这是造成春秋冷空气活动同样频繁,而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秋季少的主要原因;干土层、植被覆盖有明显的年变化,沙尘暴发生的次数与前者成正比,与后者成反比;华北北部沙漠面积近几年逆转率增加,有利于沙尘暴减少。
2004年S1期 296-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93 ] |[引用频次:8 ] - 周晓平,陈大刚
根据北京地区资料分析了沙尘的年代变化、月变化,春季是沙尘天气的高发期并以浮尘和扬沙为主。造成沙尘天气的冷空气主要有三条路径,它与蒙古气旋、冷锋、高空急流等大尺度天气系统紧密相连。
2004年S1期 300-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10 ] - 高建峰
,任璞
,刘秀春
利用山西省72站1961-2000年的气象资料,通过对沙尘暴天气发生日数的统计分析,给出了山西省沙尘暴天气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沙尘暴天气的长期变化趋势,发现山西省沙尘暴天气的发生频次及影响范围,20世纪90年代较70、80年代都有所减少。
2004年S1期 306-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3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