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

    李春晖,杨志峰

    水资源具有自然再生和社会再生、水量再生和水质恢复等四种类型。本文根据水资源可再生性基本涵义建立了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一般指标体系 ,并运用TOPSIS法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 :黄河流域主要产水区域如龙羊峡以上、湟水流域、洮河流域和渭河流域等都是水资源可再生性相对最强或较强的区域 ,北洛河流域是最弱的区域 ,其余属于中等或者较弱区域。

    2005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60 ] |[引用频次:8 ]
  • 黄河中游湿地资源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上官铁梁,宋伯为,朱军,张平

    黄河是我国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关键地带。黄河中游的主要湿地类型有河口 (内陆 )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水库湿地、沼泽、沙洲及草甸湿地等 ,总面积 33万hm2 。黄河中游的湿地资源主要包括 :1 )生物资源有脊椎动物资源 42 1种 ,维管植物 936种 ,资源植物 1 1类 ,植被资源有 6个类型 ,含 73个群系。 2 )土地资源储备丰富 ,黄河中游坝外河漫滩 60 %以上的滩涂已被开发为相对固定的农田 ,是黄河中游重要的土地资源。 3)水力资源蕴藏量占黄河水力资源总蕴藏量的 77.63%。 4)黄河中游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是具有重要旅游环境价值的生态景观区。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前景广阔 ,同时面临诸多的环境威胁 ,对此提出了黄河中游湿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2005年01期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06 ] |[引用频次:45 ]
  • 渭河流域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模式探讨

    王雁林,王文科,杨泽元,王钊,乔晓英,段磊,马雄德,韩锦萍

    面向生态的概念的提出 ,拓展了水资源研究的内涵 ,代表着今后水资源研究的发展方向。作为一个全新的科学理念 ,如何与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有机结合起来 ,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命题。本文立足于流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以实现流域水资源永续利用为目标 ,分析了陕西省渭河流域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模式的内涵 ,提出了其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 ,从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未来需求出发 ,探讨了陕西省渭河流域面向生态的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模式的基本内容 ,分析了陕西省渭河流域 2 0 0 0年、2 0 1 0年、2 0 2 0年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方案 ,并从 4个方面论述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研究成果 ,不仅丰富了水资源的理论研究 ,而且可为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005年01期 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859 ] |[引用频次:57 ]
  • 新疆绿洲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刘新平,韩桐魁

    本文结合新疆绿洲环境生态所具有“先天不足 ,后天失调”等脆弱性特点 ,对绿洲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土地生态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 ,并阐述新疆生态环境的改善措施。

    2005年01期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下载次数:735 ] |[引用频次:50 ]
  • 新疆绿洲生态安全及其维护

    杨金龙,吕光辉,刘新春,鞠强,潘晓玲

    新疆分布着我国重要的绿洲农业区 ,又是我国资源、能源的重要接替区 ,在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 ,新疆绿洲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清醒、客观、准确的认识新疆绿洲的生态环境现状 ,制定相应的整治对策 ,对于新疆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在充分剖析该区域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 ,对生态安全面临的挑战作了分析 ,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及可行的途径。

    2005年01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66 ] |[引用频次:51 ]
  • 阴山北麓地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高启晨,姚云峰,吕一河,王学东,孙君

    运用中国科学院遥感所承担国家土地资源调查成果数据对阴山北麓地区 1 995 -2 0 0 0年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景观指数选取了 1 2个。结果表明 ,阴山北麓地区耕地面积呈增加的趋势 ,草地呈减少的趋 ,其变化显著 ,林地面积略有增加 ,但在地区景观中的比例仍非常小 ,未利用土地面积增加较快 ;整体景观的破碎度略有下降 ,多样性指数增加 ,景观类型间的差异增大 ,景观优势度降低 ,均匀度增加 ,草地的优势度下降 ,耕地和未利用土地的优势度增加 ,景观向均衡化发展。分析表明 ,阴山北麓地区以耕地和草地景观为主 ,呈现农牧交错区的典型特点 ,农林牧用地比约为 1∶0 1 4∶4。对面积和分维数关系分析表明 :随面积的增加 ,耕地分维数呈波浪式增加。

    2005年01期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54 ] |[引用频次:16 ]
  • 祁连山区草原荒漠化的驱动因素及其防治对策

    郝建秀,张勃,张凯

    以祁连山区肃南县为例 ,分析了祁连山区山地草原荒漠化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并结合历史 ,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探讨了草原荒漠化的成因。由于自然因素是形成草原荒漠化的基础 ,而人为因素才是其主导因素。所以本文主要就人为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山地草原荒漠化的防治和生态环境重建的对策。即加大资金投入 ,引进和推广新技术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减轻草原压力 ;实现合理用水 ,提高草原的数量和质量。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 ,可有效抑制草原荒漠化的进一步发展 ,使区域环境向良性发展。

    2005年01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99 ] |[引用频次:11 ]
  • 生态环境退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塔里木河下游为例

    孙永强,王德忠,尹林克

    由于人类近 5 0a不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 ,造成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环境退化日益严重。在人类发展经济而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 ,生态环境退化又给塔里木河下游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灾害性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 :土地沙漠化大面积发生 ;灾害频度和强度增加 ;草地退化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 ;水质污染影响了农业生产等。这些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塔里木河下游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在塔里木河下游的调查资料 ,分析了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重要性。同时 ,就该地区的实际情况 ,提出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建议。

    2005年01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69 ] |[引用频次:8 ]
  • 河西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研究

    尚正永

    河西地区要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机遇 ,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 ,发展生态农业 ,走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在分析了河西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后 ,提出河西地区农业发展的出路在于以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为指导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认为河西通过发展特色农业、草畜产业和沙产业 ,并以农业品生产为龙头 ,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 ,形成产业链 ,才能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赢得主动 ,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005年01期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34 ] |[引用频次:26 ]
  • 陕西省耕地和粮食生产力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

    陈秀端,任志远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陕西省的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耕地的数量、质量在时空上存在较大差异 ;科技进步等人文因素对各个区域的粮食单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些都直接影响到陕西省 1 1个区域的粮食生产水平的分异。本文从陕西省各个区域 1 949~ 2 0 0 2年的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及粮食播种面积等农业统计资料出发 ,分析了陕西省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力变化的区域差异 ,并简要分析了其变化的原因 ,从而为陕西省的农业发展 ,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2005年01期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10 ] |[引用频次:18 ]
  • 于田县建国50年来耕地变化问题研究

    张明,熊黑钢,张自力,韩茜,陈顺礼

    本文将 1 949年~ 1 998年于田县农业生产相关资料进行汇集和整理 ,从而做出耕地及产量诸因子 5 0年来的变化曲线。在量上对耕地变化及作物产量作了初步的分析 ,同时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依靠种植面积的增加借以提高作物产量的现象在于田县农业生产中依然存在、并仍占有相当比重的结论。

    2005年01期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7 ]
  • 黑河流域土地覆盖变化与生态环境退化过程分析

    郑丙辉,田自强,李子成

    本文利用 1 988年、1 995年和 2 0 0 0年三个时相卫星遥感数据 ,对黑河流域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进行动态分析 ,综合野外调查和历史资料分析 ,上游地区森林砍伐、植被破坏导致水资源减少 ,中游地区滥用水资源造成土地盐碱化 ,下游地区水资源不足土地沙漠化。水资源问题是黑河流域生态环境退化的关键因子。

    2005年01期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01 ] |[引用频次:34 ]
  • 县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时空转换研究——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例

    白淑英,张树文

    在遥感和GIS支持下 ,利用TM、MSS、地形图及相关资料 ,研究了 1 95 4 - 2 0 0 1年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时空转换形式 ,运用稳定性的概念来解释土地利用变化趋向稳定与否的。结果表明水域和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城镇及居民用地 ,耕地最为稳定 ,其次稳定的是盐碱地和其他难利用土地 ,湿地 ,林地 ,草地稳定性较差。这充分说明了人类在土地利用中一旦开垦耕地一般就不会放弃耕种 ,水域和湿地不能轻易改为它用 ,土地退化了的盐碱地因改良难而较稳定 ,湿地和草地因受降水量的影响 ,较不稳定。

    2005年01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57 ] |[引用频次:12 ]
  • 黄河流域典型城市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评价研究

    丁晓雯,沈珍瑶,杨志峰

    黄河流域主要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区 ,流域内许多城市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问题。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是水资源在利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性 ,其值的增强对于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黄河流域提出了基于若干指标来综合表征缺水城市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的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流域 8个典型城市的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进行了评价 ,得出了这些城市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的差异 ,最后提出了增强这些城市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的途径。

    2005年01期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68 ] |[引用频次:3 ]
  • 甘肃省传统民族服饰的地域分化及其发展趋势

    王计平,肖星

    本文通过对甘肃传统民族服饰地域分化的形成和发展的比较研究 ,阐明了甘肃传统服饰的区域特征及地域分化的时空发展规律 ,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

    2005年01期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27 ] |[引用频次:6 ]
  • 我国西部生态旅游开发构想—以陕西省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訾永成,马耀峰

    生态旅游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旅游 ,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一种高层次的旅游类型 ,也是旅游开发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本文在阐明了生态旅游的定义、特征和意义后 ,以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论述了其多方面的开发优势 ,提出了应该重点开发的生态旅游系列产品的构想及进一步开发建议 ,可供西部其它地区乃至全国生态旅游开发参考和借鉴。

    2005年01期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40 ] |[引用频次:19 ]
  • 以合阳洽川湿地的规模开发促进弱势旅游地渭南市旅游的发展

    张宏,赵荣,杨新军

    以弱势旅游地理论为根据 ,从渭南市旅游资源和经济效益的偏离入手 ,通过要素空间优化组合的方法 ,分析了其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以合阳“洽川湿地”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规模开发为核心的发展策略 ,为渭南市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5年01期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18 ] |[引用频次:17 ]
  • 区域旅游开发的空间布局研究——以正蓝旗为例

    吕君,刘丽梅

    进行区域旅游开发空间布局的研究有利于旅游资源合理布局、加强区域内外旅游合作、促进区域关系的和谐、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城镇体系塑造、旅游景观道设计、旅游景区规划、旅游线路的组合是区域旅游开发空间布局的主要内容 ,以正蓝旗为例加以实证说明。

    2005年01期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87 ] |[引用频次:14 ]
  • 基于GIS和RS技术评价兰州市土地利用状况及变化过程

    张秋玲,马金辉,赵传燕

    利用兰州市 1 980、1 995、2 0 0 0年三期TM遥感数据 ,将土地利用分成 6种类型 :城乡工矿和居民地、荒地、林地、水域、耕地和草地。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的空间叠加方法得到兰州市 1 980 - 1 995年和 1 995 - 2 0 0 0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以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结果显示 :城乡工矿以及居民地面积在 1 980 ,1 995 ,2 0 0 0年的概率分别是 9.75 % ,9.5 5 % ,1 0 .1 8% ,总体上是增加的 ;林地面积在 1 980 ,1 995 ,2 0 0 0年的概率分别是 8.5 3% ,8.44% ,8.5 9% ,有增加趋势 ;草地面积在 1 980 ,1 995 ,2 0 0 0年的概率分别是 5 3.5 9% ,5 4 % ,5 3.35 % ,总体上是在减少 ;耕地面积、水域面积也有明显的减少。

    2005年01期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59 ] |[引用频次:22 ]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森林资源预测模型研究

    朱瑜馨,张锦宗,赵军

    人工神经网络 (ArtificialNeuralNetwork ,简称ANN)从 2 0世纪 40年代的萌芽到今天的开发现有模型以及在应用中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模型、算法的改造 ,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是基于实例的方法 ,不需要考虑数学模型的内部结构 ,不需要假设前提条件 ,不需要人为地确定因子权重 ,作为一个黑箱综合地映射研究对象的整体性。通过森林资源的预测 ,及时掌握森林资源未来的发展趋势 ,是实现森林资源管理动态化、目标化和科学化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多步预测方法对甘肃连城林场吐鲁沟营林区有林地面积进行预测 ,预测结果表明 ,神经网络模型建模简单 ,精度高。

    2005年01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08 ] |[引用频次:41 ]
  • 基于GIS的模糊信息分配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刘秀花

    将模糊信息分配方法应用到水环境质量评价中 ,并结合GIS强大的分析功能 ,以西安市水环境质量评价为例进行了检验计算 ,结果表明评价结果能较快速、准确地反映水环境质量的实际情况 ,最后对其进行了合理的分级 ,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为水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2005年01期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08 ] |[引用频次:6 ]
  • 藏北高原地区辐射收支和季节变化与卫星遥感的对比分析

    马伟强,马耀明,胡泽勇,李茂善,孙方林,谷良雷,王介民,钱泽雨

    利用“全球能量与水循环亚洲季风之青藏高原试验”GAME/Tibet(GEWEXAsianMonsoonExperimentintheTibetanPlateau) 1 998年加强期 (IOP)观测资料 ,分析研究了藏北高原地区草甸下垫面在季风前、季风中、季风后的太阳短波向下辐射、大气长波向下辐射、地面长波向上辐射、地面短波向上辐射、净辐射及地表反射率等特征 ,得到了一些藏北高原地区草甸下垫面的辐射特征的新认识。利用文献的结果对其中的某些地表辐射平衡分量做了对比 ,结果显示遥感参数化得到的结果与地表观测值有很好的一致。

    2005年01期 109-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97 ] |[引用频次:28 ]
  • 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皇甫川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高清竹,江源,李立业

    采用 1 961~ 2 0 0 0年连续 40年的逐月气象数据 ,分析黄河中游典型砒砂岩地区-皇甫川流域气候及其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皇甫川流域大陆性气候特点明显 ,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 6月~ 9月 ,这四个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 76.7% ,形成河川径流的汛期。皇甫川流域年降雨量和汛期降雨量具有明显的减少趋势而且降雨量年际之间的波动很大 ;年均气温具有明显上升趋势 ,近 40年来年均气温升高了 0 .4℃ ;年平均风速总的变化趋势是逐渐降低的。另外 ,皇甫川流域湿度指数总体变化具有降低趋势 ,而温暖指数则是大幅度增高。可见 ,皇甫川流域气候变化具有明显地干和热的趋势。

    2005年01期 116-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91 ] |[引用频次:28 ]
  • 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地区降水特点分析

    王红梅,骆永明

    分析了科尔沁沙地西部乌兰敖都地区 2 1年的降水特点和降水趋势。年平均降水量为 31 1 .4mm ,降水集中在 5 - 9月份。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 70 .1 % ,年平均降水日数约 76天。≥ 5 .0mm、≥ 1 0 .0mm的降雨日数全部集中于 3— 1 0月份。历年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多发生于夏季 ,占 85 %。相对于年平均降水量 31 0mm而言 ,本地正常降水年份占 43%。异常降水年份占 5 7%。最长干旱持续期出现在冬春两季 ,约占 80 %。 2 1年平均降水量波动较大 ,并存在总体下降的趋势 ,可能与 1 999- 2 0 0 2年的年降雨量低于多年平均降雨量有关。

    2005年01期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0 ] |[引用频次:3 ]
  • 四子王旗生物气候资源及其变异分析

    武艳萍,潘学标

    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四子王旗 1 961 - 2 0 0 0年近 4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 ,研究了该区降水量、气温及日照时数的年、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90年代年平均气温比 1 961 -1 990年平均值增加 1 .0℃ ,降水量增加 1 2 .5mm ,日照时数无明显变化。气候变化对农业和牧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并就此对作物生产、草场复壮提出几点建议。

    2005年01期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01 ] |[引用频次:27 ]
  • 关中平原东、中、西部气候干旱化程度比较分析

    李俊霖,延军平,孙虎,徐小玲,赵德芳

    根据关中地区宝鸡、咸阳、西安和渭南四市的 38个气象站点的 1 95 7- 2 0 0 0年降水量的测量纪录 ,将关中地区东、中、西三个部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进行降水变化分析。结果表明 ,关中平原降水量最多的夏季有逐年缓慢增加的趋势 ,秋季降水量以每年 1 .5mm的较大幅度减少 ,对关中降水减少贡献最大。特别是秋季降水变化以 1 987年为界 ,1 987年以前变化很极端 ,1 987年以后变化趋于缓和 ,并且少雨年越来越多。关中地区在未来几年干旱化明显 ,其中关中西部对关中年降水量减少的贡献最大。而关中中部和东部地区大陆性气候有强化趋势。

    2005年01期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23 ] |[引用频次:37 ]
  • 兰州市大气污染特点与城市植物生态环境建设

    赵首彩,张松林

    兰州市是西北地区重要大城市之一 ,在新世纪的西部大开发中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也经受着市场竞争的挑战与考验。其中 ,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是兰州市改善投资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挑战。本文从分析兰州市的大气环境污染特征入手 ,剖析了狭长的兰州盆地不同区域的大气环境污染特点 ;以此为基础 ,就兰州市不同职能区的植物群落生态培植进行了初步探讨 ,希望能够为减轻兰州市大气污染程度、完善兰州市植物群落生态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2005年01期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81 ] |[引用频次:9 ]
  • 宝鸡市大气环境质量分析与综合评价

    王陆军,廖晓芬

    对宝鸡市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氮气化物、总悬浮微粒和降尘等四种主要污染物的平均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作了分析 ,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各年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指出了改善宝鸡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必要性。

    2005年01期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79 ] |[引用频次:12 ]
  • 榆林市工业”三废”污染及其治理对策

    李瑜琴,赵景波

    以榆林市 1 989- 2 0 0 2年的统计资料为依据 ,分析得出近年来该市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 ,废水排放达标率较高 ;工业废气排放量呈上升趋势 ,工业废气处理率呈下降趋势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加 ,而综合利用率很低。工业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污染是榆林市的主要环境问题 ,也是妨碍该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产生工业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生产工业水平低 ,公众环保意识差 ,环保设施建设投入不够 ,环境管理执法力度不强。榆林市工业”三废”污染处理对策主要有 :加强”三废”处理设施建设 ,加大废气处理力度 ,利用清洁能源 ,加强废水处理和回收再利用 ,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 ,加强环境管理 ,实施”污染者付费”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2005年01期 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59 ] |[引用频次:15 ]
  • 塔里木河中游土壤分布规律及其特征研究

    艾合买提·那由甫,李卫红,徐海量

    本文根据在 2 0 0 1年 1 0月塔里木河中游对水、土、植被等资源现状野外调查和通过定点取样分析 ,重点探讨了河岸土壤分布规律及其特征 ,并提出了土壤理化性质与生产性能评价。研究表明 :塔里木河中游长期受到减水遇旱 ,地表发行沙化和荒漠化 ,但是土壤犁地层以下土壤生态特征 ,理化性质变化不大 ,若遇到水分 ,有利于盐分淋溶下渗 ,能够得到乔、灌、草本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条件 .

    2005年01期 149-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76 ] |[引用频次:26 ]
  • 青海大通中国沙棘人工林对土壤有机质和含氮量的影响

    张伟华,张昊,李文忠,周心澄

    测定了 1 4a生沙棘纯林及沙棘×青海云杉和沙棘×白桦×青杨以及无林对照剖面 2 0个土样的有机质、全氮及速效氮含量 ,比较研究了青海大通黄河上游沙棘人工林对土壤系统的微观生态效应。结果表明 :①在青海大通营造沙棘林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1 4a生沙棘纯林及混交林 0 - 80cm土层平均有机质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 1 79.35 %和1 67.68% ,0 - 80cm土层平均有机质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 5 9.1 44和 41 .0 2t/hm2 ;②沙棘的固氮作用使土壤氮素含量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 ,沙棘纯林及混交林 0 - 80cm的贮蛋量较对照分别增加 3.1 1 9t/hm2 和 2 .5 74t/hm2 ,速效氮贮量增加 30 0 .69kg/hm2 和 2 33.5 5kg/hm2 ;③沙棘人工林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增长作用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 ,而速效氮在土壤中下层高于表层。④ 1 4a生沙棘纯林的培肥效应高于沙棘混交林 ,而沙棘与针叶树混交培肥效果又低于沙棘与阔叶树混交。

    2005年01期 154-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14 ] |[引用频次:39 ]
  • 两种防护林蒸发效能和土壤蒸发的对比研究

    刘静,王林和,崔学明,孙旭,马国飞

    本文采用小型蒸发皿对小美旱杨防护林和新疆杨防护林的蒸发效能进行了平行观测 ,并采用热平衡法对两种林网内的土壤蒸发进行平行研究 ,主要结论为 :小美旱杨防护林和新疆杨防护林均能有效地减少林网内土壤蒸发 ,但小美旱杨防护林的蒸腾耗水量高于新疆杨 ,使得小美旱杨林带对林网内的增湿降温作用较大 ,小美旱杨林带的蒸发效能高于同龄新疆杨。

    2005年01期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21 ] |[引用频次:15 ]
  • 塔里木河中下游不同植被群系下土壤盐分及地下水特征研究

    莫治新,尹林克

    对塔里木河中下游主要的 1 0个植物群系下的土壤盐分、地下水理化特征与群系最大盖度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群系最大盖度与土壤盐分、地下水理化特征相关。

    2005年01期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10 ] |[引用频次:37 ]
  • 绿洲边缘白刺林退化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

    李昌龙,李茂哉,汪杰,李爱德,赵克昌

    本文针对绿洲边缘天然白刺灌丛植被退化发生机制 ,采取平茬和人工降雨两种措施 ,从白刺灌丛的生长量、生物量、物种多样性以及沙丘内部水分变化量等方面入手 ,对白刺灌丛的复壮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平茬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白刺个体的生长并较小范围内改善浅层土壤水分条件。对结皮不同程度处理并结合人工降雨措施 ,均能促进白刺灌丛的生长 ,对浅层土壤水分条件具有较大幅度的影响 ,但对深层土壤水分条件不产生影响。 0 - 1 40cm范围内土壤水分条件的优劣是白刺灌丛生存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改善该范围内沙丘内部水分条件对白刺灌丛的复壮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5年01期 167-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64 ] |[引用频次:31 ]
  • 不同灌溉制度下的冬小麦品种比较研究

    薛绪掌,王志敏

    在充足底墒前提下 ,进行了三种灌溉制度下的品种比较试验 ,三种灌溉制度为播后不灌水、春季灌孕穗水、和春季灌孕穗与开花二水 ,供试品种共 2 5个 ,试验主要结果为 :1 )晚播条件下 ,品种的分蘖成穗能力相差仍然明显 ;2 )供试品种的籽粒产量与经济系数间没有必然联系 ;3)不同品种对各次灌水的反应有较大差别 ;4)品种间总耗水量相差不大 ,耗水的时空分布差别大。

    2005年01期 172-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73 ] |[引用频次:3 ]
  • 胡杨林的初次灌溉效应

    李银芳,王东,阿迪力·吾彼尔,阿依古力,李君,买买提.艾买提

    对胡杨次生林适宜灌溉量的研究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 ,林木材积生长量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 ,在 0 (对照 )、75 0、1 5 0 0、2 2 5 0、30 0 0m3/hm2 .a处理中 ,年产材积量分别为3.76E - 0 5、3.42E - 0 5、4.94E - 0 5、0 .0 0 0 1 2 3、5 .75E - 0 5m3/株。 2 2 5 0m3/hm2 .a灌溉量的产材量最高 ,高含水量 1 1 0mm线上升的最高 ,较其他处理都为明显。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塔里木河流域 ,胡杨林的灌溉量应以 2 2 5 0m3/hm2 .a为宜。

    2005年01期 179-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4 ]
  • 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苏丹草生态适应性研究

    陈艳瑞,尹林克,孟林,胡玉昆,王进

    针对干旱荒漠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 ,本文系统论述了苏丹草在塔里木河中下游干旱地区引种的生物学特性 ,并对其栽培与管理方法、各物候期的积温、日照、旬平均气温等环境因子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一年中的累积植株生长量和植株生长量与主导作用的气象因子的关系 ,突出苏丹草的物候期、生长规律、生物量和营养成份的变化 ,评价此物种在塔河中下游地区种植的适宜性和优质高产生产性能 ,试验结果表明苏丹草年产鲜草 91 369.85~ 1 47646.2kg/hm2 ,苏丹草的种子的耐盐性 ( >2 .0 % )明显高于苜蓿 ,具有很强的适宜性 ,具有相当高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2005年01期 183-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9 ]
  • 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地区特有濒危植物空间分布图的编制

    张韬,安慧君,王炜,梁存柱,裴浩,尚飞宇,宝鲁日

    通过对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狭域地区 1 5种特有濒危植物进行野外实地调查 ,获得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分类整理 ,结合该地区不同时段的航、卫、遥感图片和TM、ETM、数据磁带 ,采用PCI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加工 ,同时结合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地区的地形图以及土壤类型分布图内蒙古珍稀植物图谱进行综合分析 ,建立该地区 1 5种濒危植物的解译标志 ,最后利用ARC/INFO地理信息软件在人机交互条件下绘制出 1 5种特有濒危植物的空间分布图。

    2005年01期 188-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90 ] |[引用频次:18 ]
  • 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狭域特有植物濒危分级标准与优先保护级的确定研究

    安慧君,刘佳慧,张韬

    本文以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狭域特有 1 5种荒漠植物为研究对象 ,采用“3S”技术与野外调查相结合 ,同时结合前人研究经验 ,确定其现存分布范围、数量。研究制定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地区特有植物濒危分级标准的定量化指标。通过对评价指标的定量化和权重分配处理 ,求得 1 5种荒漠植物的“濒危系数”和“优先保护值” ,并进行濒危等级划分。从而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该区域特有植物的濒危状况和急需优先保护程度。

    2005年01期 194-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86 ] |[引用频次:17 ]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编辑委员会名单

    2005年01期 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